(圖片源自網(wǎng)絡)
淺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議論”
□盧江良
20世紀末,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小說一度在中國掀起閱讀熱潮。究其原因,當時中國正處于思想活躍的時期,對外界新鮮事物充滿渴求,昆德拉的小說以其深刻的哲學思考和獨特的敘事風格,吸引了無數(shù)的讀者,并在文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其獨特的敘事風格,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夾雜著大量“議論”。特別是他最負盛名的長篇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其中穿插的“議論”,如同影視片或戲劇中的“旁白”,遍布了全文,所占比重之高為其他小說望塵莫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由作者1975年流亡法國后用捷克語創(chuàng)作而成,首次出版于1984年。它以20世紀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歷史劇變?yōu)楸尘埃v述了因婚姻失敗發(fā)展出一套“外遇守則”的外科醫(yī)生托馬斯與餐廳女侍特蕾莎、畫家薩比娜、大學教授弗蘭茨等四人間的情感糾葛。當然,這并非一個情感故事,而是一部哲理小說,它通過探討人生的意義、責任與自由的關系,從哲學層面高度觀照了現(xiàn)代人類的生存困惑,強調人生不能被動交給機遇,而應該有一種信念。
這部長篇小說,開篇就引用尼采的“永恒輪回”這個概念,以整整兩節(jié)的篇幅探討何謂沉重,何謂輕盈;全文一共六個部分,每部分至少有一整節(jié)在討論各類問題;尤其是第六部分,一共二十九節(jié),差不多十一整節(jié)在“議論”,前五節(jié)圍繞“糞便”進行探討,后六節(jié)探討“媚俗”;除了整節(jié)的“議論”,那種點綴性的“議論”,幾乎隨處可見。而這些“議論”,有的根據(jù)小說的“支蔓”自然地洐生、伸展,有的則拋開故事情節(jié)以作者的身份“評頭論足”或“自言自語”。
那么,昆德拉為何熱衷于“議論”?鑒于資料的短缺,筆者無法悉知其意圖。不過,縱觀其一生,不難窺知:他孩提時代讀了大量文學名著,19歲時考入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布拉格電影學院畢業(yè)后留校教授世界文學,并開始大量閱讀理論書籍;蘇聯(lián)軍隊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后,他的作品遭禁,教職被解除,七年后流亡法國,時間長達40年。深厚的哲學功底與豐富的生活閱歷,無疑使他對人生有著更多的經(jīng)驗與感悟,而作為一名寫作者,也就融合到了作品之中。
然而,這類“議論”的“噴薄而出”,引發(fā)了文壇大家的褒貶不一,例如:伊塔洛·卡爾維諾說:“他還會用離題和評論把個人的問題轉變成普遍的問題,從而變成我們的問題。……在昆德拉的讀者中,有的更喜歡其作品的主線,有的(像我)更喜歡那些離題的部分。但即使這些也變成了故事。”哈羅德·布魯姆則認為:“跟他的前輩(卡夫卡、穆齊爾等)相比,昆德拉是一個矮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公式化的、過度確定的,有的地方讓人難以承受。”
確實,通過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研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一方面,“議論”部分通過哲學思考和理論探討,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哲學內涵,還提升了其文學性。另外,引用古希臘哲學、現(xiàn)代存在主義等思想,讓作品變得更加厚重和具有深度?。另一方面,由于“議論”過多,容易讓讀者產生閱讀疲勞,尤其是大量的哲學探討,對于沒有相關背景知識的讀者而言,無疑加深了閱讀難度。除此,穿插過多的“議論”,往往會沖散故事主線,使情節(jié)發(fā)展顯得不夠連貫?。
然而,不管褒貶不一,也無論利弊并存,這類大量的“議論”,已成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可以這么說,沒有“議論”,就沒有昆德拉。中國作家韓少功說:“夾敘夾議的手法,拓展了文學技巧的空間。”另一位中國作家莫言則認為:“很多議論精辟、深刻,表現(xiàn)出昆德拉與眾不同的思考。”由于對“議論”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使昆德拉的作品飽含著深刻的哲理,從而讓他成為了世界級文學家。同時,他也給了中國文學界一個寶貴的啟迪:真正一流的作家首先應該是思想家。
2024.11.21于杭州
盧江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眾號: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騰訊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QQ:38444144(閑聊者請勿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