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行業持續寒冬,碧桂園的多名高管又出事了。
近日,碧桂園發布公告,公司執行董事及主席楊惠妍、執行董事及總裁莫斌、執行董事及財務負責人伍碧君近期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通知。因公司未依上交所相關債券上市規則按時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上交所對碧桂園、三位高管及其他相關人士予以自律監管,決定通報批評并記入誠信檔案。
同時,碧桂園附屬公司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楊惠妍也收到上交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通知。由于碧桂園地產未按時提交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兩所均對碧桂園地產、董事長楊惠妍及其他相關人士作出相同自律監管措施決定。
碧桂園表示,此次違規系未能及時完成2023年度業績審計等客觀原因所致,并非相關人士履職不力。故而除上述三人外的董事會成員認為,無理由質疑楊惠妍等三人的誠信與能力,其繼續擔任執行董事恰當。
此前,碧桂園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9時起于香港聯交所暫停買賣,并將持續暫停直至另行通知。此外,據天眼查信息,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安慶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近期新增股權凍結信息。
曾經的宇宙房企爆雷
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碧桂園的資金鏈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直至2024年2月28日,碧桂園正式被債權人Ever Credit Limited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涉及約16億港元的未支付定期貸款及應計利息。
這一事件標志著碧桂園正式步入“爆雷”行列,成為繼恒大之后又一備受矚目的房企焦點。
碧桂園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2023年8月,碧桂園便因未能支付兩筆美元債券的利息而引發市場擔憂。這兩筆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均為5億美元,到期日分別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
當時,碧桂園表示,受銷售額下降、再融資環境惡化及資金監管政策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盡管有30天的付息寬限期,但碧桂園最終未能如期支付,正式宣告違約。
碧桂園的爆雷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與整個房地產市場低迷密不可分。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1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2815.3億元,同比下降33.3%,環比下降47.7%。在這一嚴峻的市場環境下,即便是碧桂園這樣的龍頭房企也難以獨善其身。
碧桂園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公司負債高達1.36萬億,資產負債率高達84.28%。2023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巨虧近500億,凈資產大幅下滑至0.26萬億。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碧桂園積極尋求債務重整,推進境外債務管理措施。然而,這些努力并未能完全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
2024年2月28日,碧桂園被債權人Ever Credit Limited正式提出清盤呈請,這一消息如同平地一聲驚雷,引發市場震動。碧桂園股價當日收盤大跌12.5%,市值大幅縮水。
碧桂園緊急回應稱,將極力反對呈請,并強調單一債權人的激進行動不會對公司保交樓、正常經營以及境外債務整體重組產生重大影響。然而,市場的恐懼情緒并未因此消散,碧桂園的股價和債券價格繼續承壓。
碧桂園的爆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房地產市場的高杠桿模式風險巨大。一旦市場出現波動,房企的資金鏈便可能斷裂,引發連鎖反應。因此,加強風險防控、優化資金結構、推動轉型升級已成為房企亟待解決的問題。
楊國強順利“歸隱”
碧桂園成立于1992年,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自1997年開展房地產開發業務;于2007年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創始人楊國強于1955年出生于廣東順德一個農民家庭,是一個地道的廣東人。楊國強出生的小鎮誕生過很多商業奇才,因此小鎮也已商貿聞名。
楊國強家里很貧窮,但好在當時政府對于貧困的家庭有一定的政策,不僅減免學費,每學期還能獲得2元助學金。楊國強希望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畢業后,楊國強在哥哥幫助下進入房管所當一名普通施工員,由于接受過教育再加上自身勤奮刻苦,幾年后楊國強成為北滘建筑工程公司總經理。
之后,楊國強產生創業的想法,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和朋友一起買下一家建筑公司,并成為大股東,后來這家公司名為“廣東騰越建筑工程公司”,這也是碧桂園的前身。
不顧其他股東阻攔,楊國強把公司重心放在了房地產上,但由于是初創業,他對房地產的風向把握得并不精準,導致幾個樓盤賣出去的房子屈指可數,楊國強遭遇創業以來最大困境。
此時,一名記者向楊國強提出“學校救市”的想法,他建議楊國強建一所學校,解決住戶家孩子的上學問題,房子就能一起賣出去了。
這名記者幫楊國強聯系了一位校長,楊國強答應免費幫這位校長建一所分校,但要留給他相應的學位。就這樣,碧桂園打著“買房送學位”的旗號賣出不少房子。
碧桂園從此突飛猛進,一發不可收拾。2004年碧桂園收入32.4億,2005年收入51.9億,2006年收入79.4億。在2007年上市當天,碧桂園市值一度超過1100億港幣,楊惠妍當年成為中國女首富。
在楊國強帶領下,以“一切以銷售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的服務理念下,采用集中化及標準化的高周轉運營模式快速發展。
楊國強曾寫下《我夢想中的碧桂園》,表達了對公司發展的期許和愿景,也成為公司深刻體會并貫徹的理念。
時勢造就諸多地產富豪,但“高周轉、高杠桿、高成本”的通病,在時局之下給了房企致命一擊。 造富潮水退后,這些顯赫一時的地產公司都扛不住了。
賓客宴畢,起的高樓開始搖搖欲墜。從一貧如洗到中國頂富再到風雨飄搖,楊國強選擇“解甲歸田”安享晚年。
去年3月,面臨行業及企業困境,楊國強以“特別顧問”的身份退居幕后,也就免去了后續的是是非非。
楊惠妍能否扛起大旗?
楊國強退居幕后,女兒楊惠妍走上前臺,接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
上任后,楊惠妍面臨“公司創辦以來最大的困難”。地產行業持續下行,“保交付、保經營、保信用”成為她的首要任務。
2023年4月,在接任后主持的第一場集團月度管理會議上,楊惠妍再次提及《我夢想中的碧桂園》。她說,家族肯定與公司共命運,會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地為公司的發展努力,目前也在盡力盤活資產。
2023年12月8日碧桂園月度管理會議上,楊惠妍許下軍令狀,并且大聲疾呼:“家族肯定會砸鍋賣鐵支持公司,探索出一條盡快恢復正常經營的有效路徑”。幾天后,碧桂園宣布楊惠妍、總裁莫斌的年薪降到12萬元。此前,莫斌的年薪曾一度高達2.34億元。
與此同時,碧桂園還提出“積極自救保信用”。碧桂園透露,公司推進多項自救措施。2023年,碧桂園盡最大努力削減行政費用開銷,總額較2021年大幅降低近60%。
此外,楊惠妍家族作為控股股東,全力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上市至今已通過借款、增持股票、購買債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計支持總額約410億港元,且從未減持股票。
今年1月15日,碧桂園召開2024年度工作會議,楊惠妍現身。她表示,“雖然公司現在面臨困難,但夢想中的碧桂園從未改變。”
從會議內容來看,碧桂園2024年的重點工作仍然是保交付、保經營和保信用。其中,保交付仍是碧桂園“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碧桂園預計,2024年交付量超48萬套,仍是天量的交付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0月召開的集團高管會上,莫斌透露,楊氏家族在出售名下的私人飛機。之后,有知情人士透露,“已賣掉一架,另一架還在賣。從當前公司運營角度來看,此舉增加了公司現金流,對公司可持續運營形成支持。”
然而,面臨行業和企業的困境,楊國強的女兒和他的碧桂園還能安否?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 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