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chaKuchaBeijing(PKBJ)你身邊的藝術設計與生活方式旁觀者,依托于18年來論壇平臺資源優勢,推出“PKBJ藝術家”、“PKBJ設計師”等專訪欄目,并聯動各地產、文創園、藝博會、畫廊主、藏家、品牌、政府等機構有效高質量鏈接,持續在“城市更新”領域貢獻其力量。
PKBJ 20X20 模式
*線下演講PKBJ演講者須在6分40秒展示20張圖每張20秒,即為全球獨特的20x20演講模式。
*線上采訪延續這個模式,提出20個問題給藝術家,反饋20個回答。
本期PKBJ藝術家采訪的是黃楷模---與大自然親密“共生”、感悟生命律動與能量!其參加的群展T13+ 當代青年藝術展《藝術,我,感悟》正在之谷空間展出,展期2024年11月22日-2025年1月6日。
黃楷模的繪畫以飽滿的色彩和動勢勾勒自然界的律動。他筆下的景象似乎呼吸著自然的氣息,既真切又抽象,有著原始而雄渾的生命力。他敏銳地捕捉自然中的色彩與形態,將其轉化為色塊或線條,與大自然保持著一種親密的“共生”關系。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亦體會到生命的律動與能量。他的作品里闡述著人與環境的永恒命題,并提示我們,藝術與自然、人與環境間的千絲萬縷因果糾纏。
1、請簡單介紹下您自己?
我是黃楷模,1995年出生于湖北咸寧,2021年研究生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近期住在武漢盤龍城畫畫、生活。
《綠色和紫色》 90x120cm 布面丙烯 2024
2、您的創作靈感通常來源于哪里?
我目前的創作靈感主要來源于我腦海中對自然界各種色彩和空間關系的印象和意象。
《夏末》 80x60cm 布面丙烯 2024
3.有沒有一部書籍、電影、音樂等的作品深深啟發了您的創作?
印象比較深的是弗洛伊德《夢的解析》里面提到的一個案例:1862年,有個哲學家德爾伯夫夢到自家院子覆蓋著白雪,兩只小蜥蜴凍得半死,埋在雪里。他非常喜歡動物,所以把它們撿起來焐熱,放回了墻洞,那墻洞本來就是給它們做窩用的。他還從墻上摘下幾片蕨葉給它們吃,夢中他還知道這種蕨的拉丁學名叫“劍葉鐵腳蕨”。清醒時,德爾伯夫只知道幾種植物的拉丁學名,但絕對不知道“劍葉”是什么東西。他查資料發現還真有一種蕨葉叫這個名字,正確的拼法是“劍葉鐵角蕨”,夢把它做了稍微的扭曲,但他到底怎么知道“劍葉”的卻一直是個謎。16年后,他在一個朋友家做客時,注意到一個小紀念冊,里面全是植物標本。他打開標本集,在里面發現了夢中的劍葉,并認出標本旁邊手寫的拉丁名正是自己的字跡。終于找到連接了。1860年,也就是蜥蜴夢前兩年,他朋友的妹妹在度蜜月時,曾經拜訪過德爾伯夫。當時她一直拿著這個紀念冊,是買給她哥哥的。而德爾伯夫則在一個植物學家的口授下,不辭辛苦地在每個標本下面都寫上了它們的拉丁學名。德爾伯夫的案例有不同尋常的價值,因為還發生了另一件好運氣的事,另一部分夢的源頭也找到了。1877年的一天,他偶爾翻到一本舊畫刊,在里面發現了畫著一串蜥蜴的圖片,正是他1862年所做的夢中的情景。該畫冊標注時間為1861年,而德爾伯夫記得,自己從第一期就開始訂閱該刊。這里呈現了一個現象——“夢可以自由處理在醒時無法恢復的記憶”。我的創作邏輯有點像醒著的夢,但幾乎跟夢的內容無關。眼前畫面中的形狀、色彩、畫面氛圍在我不同時間、不同距離、不同的心情去看它時,會勾起我腦海中不同時期存儲的印象和意象,念頭不斷變換,不斷影響我對畫面的進一步處理,每次產生的最終結果都會在意料之外。
《夏山》 57x120cm 布面丙烯 2024
4.您是如何在作品中表達個人情感和思想的?
情感是個自發的東西,情感的流露就像渴了想喝水,是自然而然的。就像上一個問題中提到的創作過程,情感和思想會在每一次對畫面做進一步決策時流露出來。
《野山》 100x135cm 布面丙烯 2024
5.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瓶頸時您通常會如何處理?
放一放,轉移注意力,看下書、看別人的畫,接著干別的事,到了一定時間問題就解決了。
《夜行》 80x60cm 布面丙烯 2024
6.您的作品試圖與觀眾或者藏家建立怎樣的聯系或對話?
暫時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因為觀看和感受是非常個人的事情。
《造景》160x120cm 布面丙烯 2024
7.在您的藝術實踐中,有沒有一種特定的材料或技術是您特別喜歡一直在用或想要深入探索還沒使用的?
暫時沒有。
《芭蕉》 120x150cm 木板丙烯 2023
8.您的作品是否有特定的主題或系列貫穿始終?
回過頭看近一年多的作品,自己的視角總結歸納他們都跟“腦海里的景觀”有聯系。
《寶石山》 120x150cm 木板丙烯 2024
9.您的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符號或意象有哪些?它們對您個人意味著什么?
符號似乎還沒有,但是會經常出現一些關于地形地貌、石頭、植物相關的意象形態。這些意象于我應該屬于一種對自然環境的歸屬感和依賴感,因為我在田野山林的環境中長大,長大后依然熱衷于走進不同的山野林中,并對它們保持著興趣。
《立春》 73x53cm 布面丙烯 2024
10.您如何定義自己的藝術風格?在形成這種風格的過程中,有哪些關鍵因素或轉折點?
風格暫未成型,還在探索階段。
《林深處》 200x120cm 布面丙烯 2023
11.有沒有某個關鍵時刻或決定性的事件徹底改變了您的創作方向或視角?
2022年,事業和情感都受挫,大半年沒畫畫,重新拿起筆時想嘗試畫些讓自己愉悅的,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從偏冷抽象的畫風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面貌。
《龍井》60x80cm 木板丙烯 2024
12.在創作一件作品時,您是如何平衡直覺與理性思考的?直覺在您的創作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直覺很重要。直覺即是一個開始,也會貫穿始終。不用考慮太多,先動起來,然后在直覺與理性的不斷反復中去推進。
《龍王尖》100x72cm 布面丙烯 2024
13.對于藝術市場或評論界的反饋,您持怎樣的態度?
吸收我聽得進去的部分。
《龍王尖》120x150cm 木板丙烯 2024
14.您如何看待創作過程中的失敗或“不滿意”的作品?這些經歷如何影響了您的成長和后續的創作?
這是一個重要且必要的過程見證,可以不斷回頭看去總結和發現新的感悟。
《漫步》79x41cm 布面丙烯 2024
15.您如何看待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您的作品是否反映了您個人或周圍人的日常經驗?
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包括跟創作直接相關和看似不相關的,經過時間的陳化這些碎片都可以在將來的某一時刻發生關聯。這種前期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對于往后的創作而言,很像收集處理需要經過時間來陳化或發酵的食材,比如把春天的吃不完的竹筍風干留著冬天燉火鍋,做泡菜、腐乳,熏臘肉都是這個邏輯,儲備了足夠的食材,任何時候做起菜來都會更加從容和得心應手。
《漫步》180x120cm 木板丙烯 2024
16.您如何看待藝術的“永恒性”或“時效性”?您的作品是旨在傳承經典還是反映當下時代的獨特印記?
偏政治、事件類的作品可能時效性更強,但也可以成為經典永恒。先做自己該做、能做的事。
《秋山》 60x80cm 木板丙烯 2023
17.您是否參與過跨界合作?比如跟建筑師、服裝設計師、音樂人等,這些經歷是否影響了您跨界合作后的創作?
暫未參與過。
《濕山茶》 60x90cm 木板丙烯 2023
18.平常有什么業余愛好,假如不做藝術家會做跟愛好有關的行業么?
做菜、徒步、騎行、自駕。可能會想開個面館或者融合菜土菜館。
《萬物生》 90x120cm 木板丙烯 2023
19.未來五年,您想在藝術創作上探索哪些新領域或方向?比如科技、時尚、設計等。
空間設計相關吧。
《無人島》 60x80cm 木板丙烯 2023
20.您的作品是否可以跟“城市更新”進行鏈接?
沒想過,有合適的機緣樂意嘗試。
《五里界》 80x104cm 布面丙烯 2024
采訪藝術家:黃楷模
提問人: 孟令達
圖片來源:藝術家本人提供
《紫色》40x40cm 布面丙烯 2024
展覽信息
展覽現場
藝術家簡介
黃楷模,男,1995年生于湖北咸寧,研究生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現居武漢。
教育履歷
2018年-2021年湖北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碩士
2013年-2017年湖北美術學院風景園林設計學士
個展/個人項目
2024 雙乘-張仁杰&黃楷模雙個展 青島 H&0 ART SPACE
2024 雙乘-張仁杰&黃楷模雙個展 杭州 BLOCK GALLERY
部分群展
2024 T13+當代青年藝術展--藝術,我,感悟 北京 之谷
2024 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上海
2024 妙有藝術夏季群展 北京 妙有藝術MOUart
2024 田野筆記 北京 新氧藝O2art
2024 23號樓 北京 Simple One
2023 花鳥集2023 杭州 天目里BLOCK
2023 T13 世界,我、存在——從畢業展發展到職業藝術北京之谷
2023 首屆湖北省青年美術作品展武漢 湖北省美術院美術館
2021 重慶小幅作品收藏推廣計劃重慶金山意庫 ADC藝術中心
2020 武漢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 武漢武漢展覽中心
2019 美麗家園 ”第三屆寶龍藝術大獎 上海 上海寶龍藝術中心
2019 正青春--第十五屆上海青年美術大展上海劉海粟美術館
2019 上海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上海 上海展覽中心
2019 繁花曲線小幅作品展 武漢 近覺空間
2018 三回黃金時代 武漢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