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4日的晚上,在夜色之中,一艘艘木帆船帶著9000余士兵下了海,對面,就是臺灣的橋頭堡“金門”,他們的任務是搶灘登島做先鋒,這是我軍對于拿下臺灣的第一次嘗試。
“我等著你,你一定要平安回來-----”
女孩說著,已是淚流滿面,她是85師醫療隊的室長周展秋,她的未婚夫是253團的政委陳利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對軍中戀人已經3次延遲婚禮了,沒想到這一去竟成“永別”,9086名戰士,一個都沒有回來。
但陳利華卻還有生還的希望,他是“失蹤”了-----
陳利華
金門一戰慘遭團滅
陳利華1920年出生于廣東省梅縣南口鎮,雖然家里祖輩務農,但也算殷實寬裕。他的父親陳錫江耕讀傳家,頗有文墨,是前清監生,而且他思想開明為國為民,非常支持辛亥革命。
有這樣的父親,陳利華兄弟5個也都錯不了,除了二哥早夭以外,其他兄弟全都參軍入伍報效國家,是部隊里的骨干。
1935年,中學畢業的陳利華回到了家鄉南口圩,一邊教書一邊參與各種救國活動,于是很快他就讀起了馬列主義,加入了我黨,開始參與抗日救亡活動。熱血青春,正值國難當頭,之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連十幾年陳利華扎根部隊,參加過許多戰役。
陳利華上過中學當過教書先生,能寫一手好文章和漂亮字,經常參與宣傳工作,也逐漸走上了政委這個崗位。
廈門解放以后,我軍準備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直接進攻金門。戰略定了下來,以6個團的兵力分兩個梯隊進攻大金門島,成功以后,再由第85師兩個后備團進攻小金門,屆時發起總攻奪取勝利。
陳利華所在的253團,與其他兩個團一起,領命成為進攻大金門的第一梯隊。
陳利華雖然身經百戰,但海戰他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夜里一片漆黑,海上還刮著大風,在接近島岸時,便接連發生不順。
先是被敵人的守衛發現,遭到了密集的炮火攔截,有一部分戰士因此倒下。雖然如此,但是戰士們不畏槍林彈雨奮力沖擊,接連突破守軍防線,登陸算是宣告成功,只要后援能及時跟上,那么就算是勝利在望。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意外發生了!因為對海邊不熟悉,出發時正值漲潮,船只靠岸讓戰士們下船,結果敵人用障礙物勾住了船只,退潮以后,100多艘船全部擱淺在沙灘上。敵人又出動了幾十架轟炸機,將所有船只全部炸毀。
這些船只,本來是要返航回去接第二梯隊過來增援的,這下子接不成了。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但并不是,破釜沉舟就一定能取得勝利,總要雙方的實力有得一拼才行。現在船只被毀,戰士們唯有向前沖,殺光島上的守軍才能取得生機。但情報明顯錯誤,預估人家有兩個團的守軍,但結果卻是兩個師,再加上戰斗打響以后敵軍不斷有增援,實際金門島上已經有4萬守軍了。
9000對40000,還是在裝備落后于人的情況下,戰斗的艱難可想而知。
第一梯隊急需增援,但我軍顯然戰斗準備不足。船只被炸以后,第二梯隊無船可渡難以應援,而蔣軍更是拿出了萬分精力來阻止,飛機在金門附近上空不停徘徊,勢必要讓我第一梯隊成為落難孤軍。
金門戰役空軍指揮
24日后半夜登陸,到25日,兵力已經折損了一半,在連續三晝夜的奮戰之后,第一梯隊幾乎滅絕,少數一部分還活著的,也成了俘虜,最后被殘忍殺害。
而陳利華呢,他原本帶了十幾個戰士在太武山附近打游擊,因為遇到敵軍搜山,所以大家只能分頭行事。分開沒多久,他遇到了一波襲擊,他被炸傷了,臉上更是血肉模糊,他拖著受傷的身體,躲進了一個山洞里。
英雄臥底遭出賣
“那邊有個山洞,找找里面有沒有人!”
陳利華躲在山洞里,但敵軍搜山,最后他還是被搜到了。
陳利華被抓住了,但想到這次進攻金門的慘敗,與對敵情的判斷不準有很大關系,但凡還有一口氣,他還是要想辦法為國家做貢獻才行。
“沒想到是自己人,他是哪個部隊的?這臉傷成這樣,也看不出來啊?”
陳利華的臉毀了,身上也是沾滿鮮血,敵人本來準備將他殺了,沒想到他一開口,卻是流利的客家話。
認不出來他是誰,又說著臺灣方言,于是敵兵就將他當做傷員帶回去了。
后來我軍清點傷亡,到處都找不到陳利華的蹤影,于是他被定為“失蹤”。從1949到1981的30多年里,他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但其實,陳利華已經利用自己相貌被毀的特點,改名叫做“陳開中”,好端端的混進了國民黨的軍隊。因為他有文化、能寫會畫,還有指揮才能,因此很快脫穎而出,一路平步青云,當上了上校科長。
為了讓自己不引人懷疑,陳利華還在臺灣娶妻生子,他家庭和美經濟優渥,誰也看不出來他有什么不同。但這些年,他心里一直記掛著那些死去的戰友,所以利用職務之便,收集了很多的國民黨軍事機密,他希望將這些機密送出去,然后讓大陸再來一次金門登陸,實現統一一雪前恥。
只是他的情報,卻一直沒有機會送出去,直到他找到了陳瑞林這個人。
陳瑞林也是253團的戰士,只是他投降了,但以過去的戰友情誼,陳利華對他很信任,相信他投降,也是為了保存有生力量報效祖國的。
“如果這些情報能夠送到大陸,那么,就再也不會發生對敵軍實力預估錯誤的事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陳利華找到了陳瑞林,向他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希望他能幫忙去送這個情報。
所謂“墻頭草兩邊倒”,陳瑞林立刻明白這是一個立大功的機會,便立刻應允再三保證。
由于全面的交通封鎖,唯一的辦法,也只能借道香港來實現這個目的。陳瑞林也真的去香港跑了一圈,但是找來找去,他根本找不到轉交情報的門路。
陳瑞林因此泄了氣,看來這個大功立不成了,沒有功勞哪里會有榮華富貴?這個一心享樂的自私小人,竟由此想到了一個惡毒的主意。
“你不給我,我就去告發你!”
從此,陳瑞林開始不停給陳利華要錢,而且越要越多,這陳利華如何應付得起?陳利華給不出,陳瑞林竟不顧戰友情誼國家大義,真的去告發了他。
陳利華被揭發以后,使臺方大為震驚,蔣經國親自過問此事,下令以“匪諜罪”處死他。1981年12月17日,陳利華犧牲。
一直到犧牲前,陳利華才向自己的妻子兒女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他一個人孤身奮戰32年,他的身份,便是妻子兒女他也從來沒有說過。
為了完成他的遺愿,陳利華犧牲后,他的兒子帶著他的骨灰和遺書等物,來到大陸尋根問祖,陳利華的感人事跡,才終于為人所知。我軍情報部門也得知了此事,他的英勇事跡最終被承認,他也被確認為“烈士”!
天鵝愛的是湖泊,英雄愛的是祖國。正是因為心底對祖國的深沉大愛,他才能夠如此英勇無畏,致敬英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