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北京醫院 國家老年醫學中心舉辦第十九期“京醫薈”學術交流活動。本期嘉賓是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的魏瑋教授、北京大學醫學技術研究院魏勛斌教授,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王麗強教授。北京醫院張烜副院長、相關領域學術帶頭人及科研人員100余人參加,會議由北京醫院李怡教授、李曉光教授和王錚教授主持。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 魏瑋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的首席研究員魏瑋教授就“如何做好中西醫結合工作”作報告。從炎癥與癌癥的關系出發,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和西醫循證醫學的各自特點和優勢,闡述了腦腸軸與代謝性疾病的關系,提出“中醫+西醫=1”的理念,從醫患需求、統一認識、強化意識、規范制度、實踐創新等多角度,將中西醫并重發展融入醫學研究當中,為未來醫學研究的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高等研究院 魏勛斌教授
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高等研究院、醫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魏勛斌教授以“免抽血活體流式細胞檢測突破循環(腫瘤)細胞檢測瓶頸”為題作報告,以小鼠皮膚進行熒光標記細胞計數為切入點,介紹了在體流式細胞儀利用光學柱面壓縮技術形成測量視窗,共聚焦光學技術測量特定血管,進而檢測循環細胞的新技術,實現了在體、實時、無損、定量檢測循環系統內細胞群體,并揭示了循環腫瘤細胞的晝夜節律。魏教授還闡述了其監測臨床試驗藥代動力學的重要功能,為藥物臨床試驗提供了無創的檢測工具,并總結和分享了監測納米顆粒和小型細胞外囊泡的研發工作,為在場科研人員帶來了新的啟迪和思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王麗強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王麗強教授分享了題為“人工角膜與視覺科學:興趣引領的臨床與基礎探索”的報告,從復雜性角膜盲的我國疾病負擔現狀出發,提出人工角膜手術是目前唯一的復明手段。王麗強教授首創了系列人工角膜植入新術式,手術量占全國的85%,為廣大患者帶來了光明的希望,繼而在國際上首創人工角膜加固技術,有效預防組織溶解、漏水、眼內炎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提高復明率,顯著高于國外水平。此外,王教授團隊還結合我國國情研發出國產人工角膜,無需供體角膜,適應癥廣泛,具備眼內干擾小、遠期在位率高的優勢,逐漸推動產業化和規?;瘧?。王教授在臨床需求的導向下還對角膜損傷修復的基礎研究不斷探索,發現堿燒傷通過沿視網膜血管和視神經排列的CX3CR1+和CCR2+細胞浸潤引起急性視網膜炎癥的重要機制,并不斷挑戰視覺系統重建,領跑國際,激勵臨床醫生結合臨床和基礎探索科學問題,提高科研能力。
三位教授的精彩報告獲得了在場科研人員的熱烈掌聲。在提問環節中,參會人員就各位教授的講題提出老年癡呆患者的光學療法、人工角膜的國產化流程等問題向專家們交流請教,收獲了很多學術上的啟發。
最后,張烜副院長再次對魏瑋教授、魏勛斌教授和王麗強教授的到來表示由衷的感謝。京醫薈活動不僅加深了醫學界同仁之間的友誼與合作,更重要的是激發了每一位醫學工作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在探索醫學未知、守護人類健康的道路上,我們既是同行者,也是開拓者。讓我們攜手并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堅定的步伐,共同為醫學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撰稿:科研處 侯文靜 張弼
臨床檢驗中心 劉昱東
審校:科研處 張鵬俊
宣傳處 孔競 馮世領
主編:孔競 監制:杜元太
編輯制作:宣傳處 吳一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