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墨 文藝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后,現為獨立學者、自由藝術家。曾在國內多所高校及學術機構授課或舉辦講座。
1966年出生,祖籍河北省三河市。
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后,學者、藝術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與書畫藝術。現為獨立學者、自由藝術家。曾在國內多所高校及學術機構授課或舉辦講座。
少讀書,長而游學,喜書畫詩詞文史,以寧靜、淡泊、獨立、自由為安身立命之宗旨,著述自娛。代表著作有《中國藝術美學》《禪學與藝境》《乾嘉學術十論》《中國散文源流史》《中國美學與中國畫論》《石濤》《八大山人》《龔賢》《現代國學思潮與人物》《國畫門診室》《藝術中的文人》《蘇東坡的朋友圈》《晴窗一日幾回看—文人印史》等。人民美術出版社即將出版《隋唐五代寫經書法研究》。
求畫于象外
文/劉墨
1061年,26歲的蘇軾,以鳳翔簽判的身份第一次出任地方官員,這里離長安很近,有很多唐代遺留下來的偉大古跡。在這個地方,蘇軾留下了著名的《鳳翔八觀》組詩。另外又有一首題為《王維吳道子畫》的長詩,結語為:
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
摩詰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
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
就是這幾句,被認為是東坡繪畫美學的精髓。
宋初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叫滕昌祐,他從江蘇來到四川,“卜筑于幽閑之地,栽花竹、杞菊以觀植物之榮悴而寓意焉。久而得其形似于筆端,遂畫花鳥蟬蝶,更工動物,觸類而長,蓋未嘗專于師資也。其后又以畫鵝得名,復精于芙蓉、茴香,兼為夾纻果實,隨類傅色,宛有生意也。其為蟬蝶草蟲,是謂之為‘點畫’;為折枝花果,謂之‘丹青’。以此自別云。大抵昌祐乃隱者也,直托此游世耳,所以壽至八十五”。以上記載,見于《宣和畫譜》卷十六。
他的畫今天所傳不多,但他所開創(chuàng)的“折枝”“點畫”卻仍然是后人的典范。《宣和畫譜》尤其說他是一個“隱士”,那無論是隱于朝,還是隱于市,都是在與世無爭的雅致姿態(tài)里,蘊含著藝術之心。
他有一個學生叫趙昌,也是四川人,一開始學滕昌祐,后來超過了他的老師。對他的畫,褒貶不一,但大詩人蘇東坡極為喜歡。在一首題為《黃葵》的詩中,蘇東坡這樣寫道:“古來寫生人,妙絕如似昌。晨妝與午醉,真態(tài)含陰陽。君看此花枝,中有風露香。”詩載《東坡集》卷十五。
不知是否源于勾踐十年生聚、臥薪嘗膽,諸暨人一直有重義剛直、豪爽敢為的傳統(tǒng)。諸暨人素來有“木陀”之喻,諸暨話“木陀”意思與“一根筋”“木殼腦袋”相同,諸暨人似乎也不以為意,他們將這種重情重義、堅韌不拔的“木陀”特性視作諸暨人的一種精神,引以為豪。
看來東坡真是愛極了他的畫,不惜用最美麗的詩句來形容他,絹上筆底,飄逸著風月無邊的詩情和畫意,一朵花,一片葉,都妙奪自然。這種生機因富于生命的意味而顯露出晶瑩的光彩。
那些筆墨,無不是一種語言所無法傳達出來的“語言”,訴說著執(zhí)筆者的心情與領悟,蘸了水調了墨,落在紙上,瀉出的是心靈的流年,有山、有水、有花、有鳥,萬種風情,進行著一種與天地、與古人的對話。
1922年,陳師曾出版《文人畫之價值》,1927年,海德格爾寫出《存在與時間》——這兩本書一東一西,實際上都是意圖在科學世界當中發(fā)覺人的生命的存在或者價值意義的存在。陳師曾眼中的文人畫,正是在科學世界之外的一種詩意的敞開。如今畫面越來越滿,并非僅僅是美術館展覽效果使然,恰恰是“詩意的退場”。“詩意”退了場,畫面自然就滿起來了。
文人的畫,可以歸為逸品——在規(guī)矩之外、在方圓之外、在刻畫之外,用“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的智慧凸顯他的心性、生命,他能夠在寥寥幾筆當中體會到心性的圓滿自足,將“暢神”和“澄懷”體現得淋漓盡致。至于別人是否能夠在他們的繪畫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比如里面是否有法度有形象,那倒是其次的事情了。
好的藝術作品,在我看來,應該具備以下條件,即傳統(tǒng)、時代與自我的高度整合。而更重要的在于,應該超越簡單的書畫創(chuàng)作——作畫,品畫,賞畫——畫里畫外,已經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方式了。
而中國寫意畫之精神,亦在于此。
詳見《中國書畫》雜志2024年第6期/總第258期
朱德無題詩一首
作者:劉墨
尺寸:138cm×35cm
釋文:百戰(zhàn)余生者,群材可撐天。
從征憑兩兩,大將剩三三。
款識:朱德元帥無題一首劉墨
鈐印:十丈蓮花館(白文)
彩云仍舊現滇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全國書法名家朱德元帥、葉劍英元帥詩抄作品展
指導單位
云南省文物局
中共昆明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昆明市委黨史研究室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云南省圖書館 昆明市博物館
學術支持
浙江省書法研究會 《中國篆刻》
支持單位
朱德故居管理局 古田會議紀念館
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
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
云南民族藝術研究院 云南革命軍事館
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云南省人大服務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省昆明警備區(qū)
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
機構支持
齊廬畫會 西湖畫會 三星堆詩書畫院
鳴謝單位
云南省博物館
展覽顧問
韓天衡 何應輝 鮑賢倫 孫慰祖
學術主持
劉新德 金心明
文學統(tǒng)籌
曹曉宏
總策劃
杜 拉
策展 人
劉德武 張 震
策展助理
念繼新
展覽協調
班 文 李建坤
展覽統(tǒng)籌
張文清 楊丹堯
展陳設計
邱 燁 方世秋
視覺設計
王昕蕾
展覽執(zhí)行
鄒興梅 張玲玲 唐友軍 朱 曉
宣傳推廣
張 穎 劉堂建 張學聰
作品釋文
熊廷獻 劉慶飛 朱青玉 廉文杰
行政事務
李麗娜 馬 晨 張 穎 朱曉娟 梁甦君
公共教育
李安妮 曹楚坤 謝 瑞 張 睿 李 珊 王亞楠
趙凌瀟 張啟文 張瑋皓 王銓銳 朱翠紅 楊 楠
劉昊諺
展覽時間
2024年10月23日——2025年1月12日
展覽時段
9:00——17:00(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臨展廳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參觀需提前使用小程序預約。
圖文編輯:杜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