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對歐美無人機產業發起制裁
周二(12月10日),彭博社引用消息人士報道,中國的電機、電池和飛行控制器生產商已經開始減少向歐洲和美國等地的供貨,有的甚至已經停止了交付。中國生產商的這些舉動顯示出中國可能已開始限制向歐美等國出口用于制造無人機的關鍵零部件。
西方知情人士表示,多個西方國家估計這很可能是中國出臺更大規模出口禁令的前奏。他們預計明年中國可能發布更大規模的出口禁令。屆時官方可能會依據零部件的最終用途來評估是否批準企業的出口許可;也有可能實施較為寬松的規定,僅要求中國企業在出口前通知官方。
近來,由于美國和歐洲對中國進口芯片和出口電動汽車等業務發起制裁,中國對歐美的反擊制裁也很可能會相應增多。
月初(12月3日),中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對美國發起石墨、鎵、鍺等軍民兩用物資出口的制裁,理由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發布的禁止公告表示:將禁止對美國軍事用戶或軍事用途出口軍民兩用物資;原則上不允許鎵、鍺、銻、超硬材料,以及石墨等軍民兩用物資對美國出口;同時將實施更嚴格的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審查;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組織和個人違反上述規定,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潛在制裁可能的影響
據悉,由于技術和成本的優勢,中國在無人機產業零部件和整機供應方面占有巨大的市場優勢。盡管已經經歷了多輪的“脫鉤斷鏈”,但目前中國在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仍然占據80%的市場份額。
中國如果真的對歐美無人機行業發起制裁的話,對他們的相關企業影響應該會很大。當然,中國無人機企業自身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畢竟國外市場還是整體市場重要的一部分。
美國無人機軟件企業Auterion的COO邁爾說:“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制裁)消息……我相信日后這會升級為新的限制措施。”
據知情人士稱,美國當局多個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潛在的制裁。美國國務院和商務部可能已經或計劃聯系將會受到影響的美國企業,幫助它們尋找無刷電機、電池和磁鐵等無人機所需零部件的替代供應商。
牛津網絡研究所科技政策專家麥布萊德認為,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刺激一波來自韓國和[人委]國供應商的競爭浪潮。但他認為中國領導層也會充分認識到這樣的現實。他說:“這肯定是深思熟慮后的決定……他們對此的推動力度或執行的嚴格程度,將是觀察他們對此事有多認真的一個明確指標。”
對烏克蘭將會影響巨大
中國若對歐美發起無人機產業制裁,最難過的可能不是歐美國家,而是烏克蘭。
眾所周知,無人機現在可以說已經成了烏克蘭戰場的主戰武器。兩國官兵創造出了很多的無人機戰術,令世界耳目一新。從最開始的用無人機扔手榴彈、迫擊炮彈;到攜帶反坦克火箭彈頭撞毀坦克和裝甲車,穿越機在戰壕和房屋中穿行殘酷獵殺走投無路的步兵;再到噴射鋁熱劑焚燒敵方戰壕和散兵坑等,各種新戰術令人目不暇接。
俄烏之間的無人機戰術把風光一時的標槍導彈都幾乎淘汰了,也幾乎都要把坦克和裝甲車輛打出歷史舞臺了。雙方步兵都不約而同的更加散兵化,小摩托化。這就需要海量的無人機來應對。據中國雇傭兵說,現在俄烏戰場上的無人機比鳥都多。
再此情況下,烏克蘭把無人機的生產當作了國防工業重點項目,幾乎到了全民生產的狀態。烏克蘭工程師文化盛行,很多家庭作坊從官方領取無人機零配件,安裝為成品之后交給官方。
根據之前的政策,中國不會向俄烏雙方供應能夠用于戰爭的無人機和零配件。烏克蘭生產無人機所需的大量零配件來源肯定是來自于歐美國家的轉交。
據悉,自俄烏開戰以來,烏克蘭已經生產了數十萬架無人機,明年還計劃增產到上百萬架。中國對歐美的無人機產業制裁,很可能會間接的讓烏克蘭受到很大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