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姓名:陳永軍
作品名稱:自作詞《雨中韶山行》
作品書體:行草書
作品尺寸:八尺(250cm x 150cm)
創作時間:2024年6月
作品釋文:湘水綠,梅初紅。一別韶山衝,一別雨傾城。心悱惻,意難平,長亭更短亭。寂寂湘潭東風輕,迢迢煙水今重逢。硯雕西樓融融意,詩思為君翩翩傾。冬毫書蘭亭,丹青寫青松。吟詩讀古典,沐手抄心經。青寒柏,翠傲竹。揀盡寒枝不肯棲,橘子洲頭黎民敬。識君深謝三生幸,緣來終憶一段情。領袖故地仰,尋憶韶山行。千里輾轉覓芳蹤,往事依稀繞夢中。
作品鈐印:永軍私璽、道居、偶得
作者簡介:陳永軍,字道居,號朝陽閣,1974年生于浙江臨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委會委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優秀基層書法家,中國書壇青年百強榜百強,華南農業大學、廣東交通學院客座教授。
陳永軍書法創作感悟:
2011年4月,第二屆全軍書法創作培訓班在北京香山舉辦。這是全軍書法史上第二次舉行的創作培訓班,目的是加強全軍書法人才梯隊建設。經過全軍自下而上、優中選優、層層遴選,最終四十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齊聚北京,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學習培訓。我受空軍推選,忝列其中。
在此期間,主辦方系統規范地安排了詩詞創作、書學理論、書法臨創等相關課程。還特聘了全國詩詞書法名家李鐸、張海、康成元、申萬勝、李翔、林岫、陳振濂、言恭達、宋華平、劉洪彪、邱振中、叢文俊、吳震啟、張旭光、苗培紅、張坤山、楊明臣、劉文華、葉培貴、張繼等先生為輔導授課老師,李翔先生為班主任,龍開勝、趙山亭先生為班長,鐘顯金先生為副班長,鄭小成先生為聯絡員。
在香山班上,我得到很多師友的指導和幫助,不斷在學習中收獲、在交流中提升、在研討中深化,受益良多。在一次書法交流中認識了一位湘籍地方書法作者高先生,他是英雄后代,兒時失去了雙親,從小跟著外婆長大,一直致力于書法公益事業。高先生為人謙和做事低調,他熱心投身公益的行為深深感染了我,自然而然我倆也成為了好友。
2024年6月20日晚,我正在閱讀鄭毓煌《解碼自控力》時,突然接到高先生來電。他同我詳談了擬于今年八九月份在湖南長沙和甘肅蘭州舉辦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的相關事宜,打算展覽結束后把這批作品捐獻給甘肅會寧,改善一下會寧部分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文化氛圍。還特邀我創作一件書法作品參展,內容要求積極、健康、向上,文體不限,提倡自撰,書法作品尺寸為4-8尺,豎式,于6月30日前創作完成并寄出。
一想到這些年來高兄為書法公益事業所付出的善行義舉,我欣然應允了他的邀請。而在書寫內容方面,我選擇了自作詞《雨中韶山行》,此詞是2016年元月我與闊別18年的軍校同窗李前進兄在湖南岳麓山相遇后,一同前往偉人故里韶山沖拜謁,雨中行別有紅色情,以作記之。書作尺寸長250厘米、寬150厘米,由豎式三條屏組成,紙張為浙江富陽杏黃色元書紙,書體為行草書。
在技法上,這件作品筆畫粗細反差明顯。粗細,即筆畫線條的寬窄。在歷代法書中,皆用粗細筆畫變化來體現筆墨的相對統一。筆畫較粗曰筆重,筆畫較細曰筆輕,隨筆勢的轉換自然而變,如音樂中的高低音一般。
首行中的“傾城”二字,“傾”字用細筆畫,“城”字用粗筆畫,粗細迥異,筆鋒的起伏提按變化豐富,通過使轉筆法予人以強烈的立體感,在靜謐中營造流動之意象,反映出兩字內在氣息律動的相互轉化。三行中的“重逢”二字,“重”字筆畫窄,向左傾,有飄逸、靜謐、恬淡之意,“逢”字筆畫寬,向右斜,有堅定、跳躍、鏗鏘之韻,兩字既有勁挺又不失厚重,形成節奏韻律,盡現凝聚沉著、暢通和諧之意境。五行中的“吟詩讀古”四字,“吟”字筆畫寬,“詩”字筆畫窄,“讀”字細筆畫,“古”字粗筆畫,“吟詩”二字占比小,“讀古”二字占位大,對比鮮明,極具跳躍性和擺動感,讓粗細筆畫于變化間互為顧盼、相互制約。
此作還運用了駐筆、絞筆、搶筆三種筆法。駐筆是指筆鋒改變方向前短暫的緩行,筆力小于“頓”“蹲”之筆,力還在紙面上,停頓時間較短。如作品二行中的“短”、“湘”字,四行中的“毫”、“亭”字,六行中的“傲”、“黎”字等,或在橫畫收筆時稍停駐一下筆,爾后鋪毫作頓;或在轉角調鋒前、轉折頓筆前駐筆,為后筆作先導之勢。清·蔣和曰:“駐,不可頓,不可蹲,而行筆又疾不得,住不得,遲澀審顧則為駐。”即為此理也。絞筆,則為晉人用筆的一個重要特點,在筆鋒運行的過程中不斷換面,改變筆鋒錐面。絞轉筆法是二王筆法主要組成部分,唐以后多用提按筆法,如七行中的“深”、“生”、“緣”、“來”字,八行中的“領”、“尋”、“里”“輾”字等,在絞筆時向筆鋒加力,順勢捻管,轉腕時使其線質厚重圓潤。搶筆是指運筆至筆畫盡處時,提筆離紙,鋒不在紙,空中取勢,迅捷有力,如作品九行中的“芳”、“事”、“稀”、“中”字中的最后一筆行筆較快,筆鋒聚攏、頂紙回鋒,空中作勢、突然回收,搶筆收筆、給人力感。
“揮毫罷,看淋漓雪壁,真草行書。”宋劉過在《沁園春(題黃尚書夫人書壁后)》中這句話,盡抒胸中情趣個性。而細觀這件自作詞《雨中韶山行》行草書作品,本意是想寫行書的,卻因即興而書、自然而書、隨性而書,結果草多行少,長短九行書,一揮而就成,于無意間恰符“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之深意。作品字里行間依稀浮現有“妙手偶得之”的一點從容自然和輕松自得,天道酬勤,熟能生巧,此中真意,吾與書道中人共情共勉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