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資訊,還可關注V信公號:Ciming_Oasis(慈銘奧亞醫院)
腦梗,是一種潛伏在我們生活中的高發疾病,尤其是45至70歲的中老年人群更是其重點“關照”對象。
近年來腦梗的發病年齡不斷刷新下限,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一健康威脅。有人認為,腦梗的發生總是毫無征兆,實在難以預防,事實上,腦梗更容易在某些特定時段發作。
這個時間段很危險!
當夜幕降臨,人們進入夢鄉,身體的各項機仍在繼續。 在睡眠的過程中,人體無法通過飲水來及時補充因新陳代謝而消耗的水分。
凌晨1:00到3:00這段時間,大多數人正處于深度睡眠之中,此時血液流動速度變慢,是膽固醇合成高峰,血液的濃度相較于白天要高得多,所以發生腦梗的概率明顯高于白天。
為了不影響睡眠質量,許多人會避免在睡前大量飲水,擔心夜間的尿頻會影響睡眠質量。然而,這種做法卻進一步加劇了晚上睡覺時身體缺水的狀況。
在缺水的情況下,血液中的血小板等凝血因子濃度變得更高,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更為頻繁,這無疑增加了發生腦梗等血管意外的風險。
這些信號是腦梗前的征兆
總是打盹睡不夠
如果平時精神狀態都比較好,喜歡早早起床,卻突然出現昏昏欲睡、睡不夠的情況,即使是在充足睡眠后依然無法緩解,這時候需要考慮腦部供血不足,要警惕腦梗的來臨。
看東西偶爾模糊
在腦梗早期,患者會偶爾出現視物模糊、突然黑懵、視野變窄等癥狀,一般不會長久持續,多在1小時左右會逐漸消失,這時候需要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排除眼部疾病后,則需要警惕腦梗的可能。
突然說話不清楚
患者會突然感覺說話變得困難,可能是自己說話別人聽不懂,也可能是別人說話自己聽不懂,情況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口角歪斜、流口水的情況。
手里握不牢東西
患者可能因為區域組織的壞死而影響到肢體功能,常見癥狀為四肢麻木、乏力僵硬,而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為握不牢東西,手里的東西經常無意識滑落,平時走路不穩,經常性摔倒。
為何冬季易發生腦梗?
在寒冷的環境中,身體受冷空氣刺激,血管會自然收縮,引起血壓升高、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血流供應中斷,從而誘發腦出血、腦梗等腦血管疾病,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除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人群腦梗的發生率高以外,現在一些中青年人因工作和學習壓力比較大,生活節奏快,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加班、玩游戲等,也容易發生腦梗。
冬季到了,最好每天關注天氣預報,及時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日常要戒煙限酒、健康飲食、適當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有“三高”的人群要定期監測血壓、血糖,遵醫囑堅持服藥,不要太早出門晨練。
總的來說,腦梗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面對腦梗,千萬不能大意。平時要定期做體檢,做到身體出現問題能夠早篩查、早評估、早干預。
本文綜合自:
①2024.12.09生命時報《腦梗容易在這個時間段發作!冬季做好8點降低腦梗風險!》
②2024.11.24澎湃新聞《這2處發麻或是腦梗前兆,冬天正是高發期,仔細觀察可救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