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
?
藥物的特殊配制方法需牢記
近日,靜配中心接到了這樣的用藥咨詢: 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 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含葡萄糖的溶液時,由于葡萄糖溶液呈偏酸性,為中和其pH值,必須每100ml溶液中加入4% 碳酸氫鈉 1ml,但臨床實際使用的碳酸氫鈉劑型濃度為5%,能否替代使用?如果替代使用是否需要做濃度換算?
隨著醫院靜配中心的建立,越來越多靜脈用藥的問題得到了關注,如溶媒、濃度、配伍等。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查詢了相關的文獻資料,發現當中大有奧妙。
1
乳糖酸紅霉素為何要加“料”?
這還得從紅霉素說起。紅霉素為弱堿性藥物,為解決水溶性低的問題,所以制成乳糖醛酸鹽供臨床靜脈使用。乳糖酸紅霉素在酸性環境時易發生分子內的脫水環合,而當環境的pH>10時,紅霉素以溶解度極小的游離堿形式存在。
《馬丁代爾藥物大典》提示紅霉素衍生物的穩定性依賴于pH值,在pH值高于10或低于5.5時會快速降解 [1] 。 根據pH值結果分析,與乳糖酸紅霉素水溶液pH值(6.0-7.5)最接近的是生理鹽水(pH值4.5-7.0),故乳糖酸紅霉素藥品說明書將氯化鈉注射液作為乳糖酸紅霉素首選溶媒。
但臨床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需要葡萄糖注射液作為溶媒的情況,2020年版中國藥典規定葡萄糖注射液pH值為3.2-5.5,當與乳糖酸紅霉素混合后,混合溶液pH為4.2~4.8 [2] ,為保證其穩定性和臨床療效,這時堿化藥液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見, 乳糖酸紅霉素 溶于葡萄糖溶液時加用碳酸氫鈉注射液的原因是為了調節pH。
2
乳糖酸紅霉素如何正確加“料”?
乳糖酸紅霉素pH調節劑常用的是4%碳酸氫鈉注射液(pH值7.5-8.5)和維生素C注射液(pH值5.0-7.0)。維生素C注射液調節pH值主要也是依靠其配方中的碳酸氫鈉,但同時又引入了配方中其它不必要的固有物質,而且維生素C注射液的pH值也比碳酸氫鈉注射液低,因此,推薦臨床使用碳酸氫鈉注射液作為pH調節劑。
但臨床實際使用的碳酸氫鈉劑型濃度為5%,是否可以替換使用呢?試驗發現, 1ml 4%或5%的碳酸氫鈉溶液對100ml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影響不大,兩者pH值僅相差0.2左右。因此,考慮到臨床的適用性,可直接使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而不必稀釋[3]。
需要注意的是,乳糖酸紅霉素水溶液在與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前,就應按規定量加入碳酸氫鈉注射液至葡萄糖注射液中以調節pH值,而不是最后才加入碳酸氫鈉,以免局部堿性偏高形成難溶的紅霉素堿。
3
氫化可的松注射液為何要加“料”?
玄機”! 類似這種需要加“料”的藥物臨床上不止乳糖酸紅霉素,還有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如下圖:
圖片來源:醫生站小程序
臨床使用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時為何要加維生素C注射液呢? 難道又是因為pH值的原因?
點擊下方卡片看看你的理解正確嗎?
參考資料:
[1]王新宇,蔣睿,張艷仙.乳糖酸紅霉素溶媒選擇分析[J].中國處方藥,2021,19(01):42-43.
[2]藺建云.乳糖酸紅霉素在臨床靜脈滴注中的合理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9):137.
[3]夏泉,王中新,劉鋼,談超,孫旭群,許杜娟.pH對紅霉素穩定性及抑菌作用的影響[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20):1755-175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