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大部地區業已進入到了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天,表面上看上去有些火熱的造車賽道,實際上正在經歷一場暗流涌動的洗牌。
哪吒汽車CEO張勇離職的消息尚未平息,極越汽車解散的消息,再度引爆網絡。
這個曾經被百度、吉利汽車同時投資的企業,還是倒在了這個冬天。
當極越汽車CEO夏一平站在「中國智能汽車史上,必將擁有每一個極越人的名字」的話語下,接受員工們的質問,多少有些諷刺意味。
正如以往的造車玩家們的倒掉,沒有任何征兆不同,極越汽車的倒掉,其實是由于一筆欠款所引發的。
據Tech星球微博顯示,新能源汽車品牌極越拖欠傳播供應商款項36萬元,逾期一直不支付款項。多次發送催款函,仍拒絕支付。請極越CEO夏一平付款。
就在這條微博發布后的第二天,極越汽車便宣布就地解散,后續的員工賠償事宜開始展開。
綜合種種消息來源看,極越汽車的倒掉,屬實令人意外。
原因在于,無論是從市場用戶對于極越汽車的反饋來看,還是極越汽車的融資來看,它都不應該是在這個冬天倒掉的那一個。
然而,如果我們將極越汽車的倒掉放置于造車賽道的大環境,乃至我們將極越汽車與早前的威馬汽車、高合汽車,乃至更早的恒大汽車聯系在一起的話,便會發現,極越汽車的倒掉,絲毫沒有任何的意外,反而是造車行業的發展開始進入到深度洗牌期的表現。
一
事實上,有關造車賽道的洗牌早就已經開始了。
只不過,今年的造車賽道的洗牌更加深入和徹底而已。
如果我們將以往造車賽道的洗牌看成是尾部造車玩家們的洗牌的話,那么,當今造車賽道的洗牌,則是開始進入到腰部及以上的洗牌。
對于處在造車賽道上半部分的極越汽車來講,在這樣一場洗牌當中敗下陣來,自然不是一個意外。
對于極越汽車的倒掉,很多人認為,這多半是因為它的戰略打法并不完備所致,更有人指出,極越汽車的洗牌,是其CEO夏一平模仿雷軍打造個人IP失利有關。
雖然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將這些歸咎于極越汽車倒掉的根本原因,而忽略了整個造車賽道的大環境,其實是無法找到極越汽車倒掉的真實原因的。
從根本上來講,現在的造車賽道早已告別了以往PPT造車的時代,早已告別了僅僅只是依靠概念和營銷,依靠資本的輸血來發展的時代。
對于像極越汽車這樣的造車玩家們來講,它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提升自身的自我造血的能力,它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如何用技術和產品的附加值來贏得市場消費者,乃至打動資本投資機構再度對自身進行投資的能力。
如果僅僅只是還停留在PPT造車的階段,如果還僅僅只是想要去通過打造CEO的個人IP,如果還僅僅只是通過直播帶貨來買車,那么,它們的發展,勢必會進入到類似極越汽車的死胡同里。
站在這樣一個角度來看,真正導致極越汽車倒掉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造車賽道的洗牌開始進入到成熟期,開始進入到深度洗牌期,才是關鍵。
二
如果說,造車市場的外部環境的加速變化,最終導致了極越汽車難以跟得上變革的步伐,是導致其倒掉的主要原因的話,那么,造車的競爭開始進入到以產品、技術為主導的綜合性競爭的新階段,則是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對于極越汽車來講,無法打造自身的造車生態圈,無法打造屬于自身的造車附加值,才是導致它倒掉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復盤當下頭部造車玩家們的發展,不難看出,現在的造車,更多地開始將競爭的焦點轉移到了生態的競爭、技術的競爭、產品的競爭等諸多方面。
從產品上來看,造車玩家們的產品開始成系列,成體系,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單一產品。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產品的成系列預示著它可以覆蓋不同的人群,獲得不同的消費者,從而可以打開新的想象空間,占據新的市場份額。
從技術上來看,造車賽道的競爭早已不再僅僅只是石化能源和電氣能源去區別,而是開始將競爭的重點,轉移到了以物聯網、AI為主導的全新的發展階段。
對于像極越汽車這樣的玩家們來講,如果僅僅只是將自身的優勢聚焦在能源驅動方式的不同上,如果僅僅只是用互聯網技術的方式來定義自身,那么,勢必是與當下造車賽道的技術競爭相脫節的。
站在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極越汽車的倒掉,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從生態上來看,現在的造車賽道開始越來越多地開始比拼生態的搭建和建造。
換句話說,現在的造車,正如當初的手機賽道一樣,開始更多地講究對于自身生態的打造和構建的能力。
對于任何一個造車玩家們來講,只有不斷地構建和完善自身的生態系統,只有不斷地實現不同產品之間的打通,才能真正實現造車根本意義上的改變。
對于極越汽車來講,無論是技術來講,還是從生態而言,乃至是從產品來說,其實都無法達到這樣一種狀態。
隨著造車賽道洗牌的深入,特別是極越汽車所賴以生存的資本輸血不復存在,那么,它的倒掉,便成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三
如果說內外部競爭的加劇,最終導致了極越汽車的倒掉的話,那么,極越汽車在戰略上的敗筆,則是它真正走向敗局的另外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
如果對于極越汽車的戰略上的失焦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僅僅只是將戰略的重點聚焦在營銷上,卻并未真正聚焦在產品上,乃至聚焦在造車的本質上,才是導致極越汽車失敗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
自從造車這個概念誕生的第一天開始,它便被冠上了「互聯網造車」的名頭。
說到底,所謂的「互聯網造車」,其實就是想要把互聯網的模式和方法應用到造車的賽道上而已。
然而,需要明確的是,縱然是將互聯網的模式和方法應用在了造車的賽道上,但是,造車的本質,依然還是在造車上,絕非是在互聯網上。
如果尋找極越汽車倒掉的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的話,僅僅只是將造車的重點聚焦在了互聯網上,卻并未真正將戰略的重點放在了造車上,才是導致它走入到死胡同的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
對于極越汽車的倒掉,很多人將其歸結為其CEO夏一平試圖通過打造個人IP,進而直播帶貨的方式來實現自我造血。
如果對于這樣一種戰略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其實這樣一種做法,依然還是將戰略的重點放在了「互聯網」上,卻并未真正將自身的發展放在「造車」上。
當極越汽車作為一個造車賽道的玩家,無法在「造車」上有所突破,而僅僅只是將戰略發展的重點聚集在以個人IP打造、直播帶貨為代表的「互聯網」上的時候,它的發展必然還是會進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說到底,所謂的造車,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互聯網造車」,更不是「互聯網+」模式的生搬硬套,而是一次汽車產業的迭代和升級。
如果僅僅只是用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的思維來造車,那么,非但無法真正造出一臺車,甚至還將會真正錯失掉造車賽道的新機會。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極越汽車的倒掉,其實是曲解了造車的真正概念和內涵,并由此導致了自身在戰略上的失焦。
當極越汽車的戰略重點不再是造車,而僅僅只是將造車看成是一種互聯網式的存在的話,那么,當它難以用互聯網的流量、規模、資本等元素為自身續命的時候,極越汽車的發展,依然還是進入到死胡同里。
結語
極越汽車,最終還是倒在了這樣一個冬天里。
然而,如果我們將極越汽車的倒掉,放置于造車賽道的大環境里,便會發現,它的倒掉,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從本質上來看,極越汽車本身并未迎合當下造車賽道的發展新趨勢,并且匹配與大環境相對應的元素,才是導致它的發展走入到死胡同的關鍵。
如果我們再度深入分析,極越汽車曲解了造車的本質和內涵,而僅僅只是將自身戰略發展的中心聚焦在對于互聯網模式的簡單復制上,才是導致它的發展從一開始就開始走偏的關鍵。
當極越汽車倒掉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或許依然還將持續。
那么,下一個究竟會是誰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