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常遙遠的西伯利亞,有一個偏遠的小村莊,這里溫度極低,最低可達到-71.2℃。
村莊常住人口不到1000人,放眼望去一片荒涼,沒有農(nóng)作物以及植物在此生長。
在這里,還有一個“世界上最寒冷的小賣部”在此開著,里面一斤牛肉只需要10多塊錢,反而我們這里不值錢的蘋果卻要30多一個。
而這里的村民能在這里好好生活下去,自是有他們的生存之道。
01.
這個小村莊就位于俄羅斯最東北的地方,名叫奧伊米亞康。
在這里,曾經(jīng)記錄到的最低氣溫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71.2℃,這里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
奧伊米亞康的冬天,是大多數(shù)人難以想象的嚴(yán)酷。當(dāng)氣溫降至極低時,普通的電子溫度計都會失靈,無法準(zhǔn)確顯示溫度。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那里的村民呼吸都帶著冰碴,呼出口氣都仿佛是一團雪,走在戶外,沒多久睫毛就會結(jié)霜,臉上的毛發(fā)感覺隨便一摸就會斷掉。
這里的車子每次停下來都不敢熄火,生怕一熄火就再也啟動不了了,畢竟在極冷環(huán)境下車子是很容易凍壞的,在奧伊米亞康,車子可是出行的稀罕物。
同時為了抵御寒冷,奧伊米亞康的居民們不得不采取特殊的防寒措施。
就比如他們的衣服,他們穿著的堪稱“移動的小屋”:厚重的毛皮大衣裹住全身,腳上穿著保暖性能極佳的氈靴,頭上戴著能夠遮住耳朵和大部分面部的皮帽。
這些防寒的皮毛大衣基本上都是馴鹿的毛制作的,防寒性能極佳。
奧伊米亞康只有約900多名村民世代生活在這里,所以他們的生活比較簡單,生活方式也與外界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食物儲備方面。
由于冬季漫長且寒冷,村民們必須提前為整個冬天準(zhǔn)備充足的食物。比如腌制一些小咸菜比如甜菜根之類的,而肉類則可以在低溫下自然保存很長時間,無需特殊處理。
這里的居民除了吃蔬菜吃肉之外,也有牛奶喝,只不過他們的牛奶不像我們一樣是用盒子或袋子裝的,而是一塊塊凝固著的,想喝的話還需要再加工一下。
不過因為冬天比較冷,他們居民家中也不可能什么調(diào)料都能備齊,所以這個偏遠的小村莊里也開了一家小超市。
02.
不過雖然有超市,但由于運輸困難和供應(yīng)稀缺,這里的物價可謂“天價”。
一個普通的蘋果就能賣到30多元人民幣,這個價格簡直嚇壞不少外地人。
不過相比之下,肉類倒是相對便宜,一斤牛肉甚至10塊錢就能拿下。
而這也是因為村莊主要依靠畜牧業(yè)維生。
奧伊米亞康的畜牧業(yè)以馴鹿和雅庫特馬為主,這兩種動物都極其耐寒,能夠適應(yīng)這里的嚴(yán)酷環(huán)境。
因此,鹿肉和馬肉在這里供應(yīng)充足,而且可以在低溫下保存很長時間,成為村民們的主要蛋白質(zhì)來源。
再加上這里有河流,魚肉也是村民們的肉質(zhì)來源之一,那一條魚立起來足有半個人之高。
除了這些還有牛肉,畜牧業(yè)也算是比較發(fā)達了。
相比之下,蔬果的供應(yīng)就顯得捉襟見肘了。由于氣候條件限制,當(dāng)?shù)睾茈y種植蔬菜和水果,而且蔬果在氣溫極低的情況下很容易凍壞。
加上冬季頻繁的暴風(fēng)雪常常導(dǎo)致村莊唯一一條通往外面的道路中斷,使得外界的物資難以運輸進來。
這就造成了超市里蔬果供應(yīng)稀少,價格昂貴的局面。
冬季的奧伊米亞康,幾乎與外界隔絕。厚厚的積雪覆蓋了道路,暴風(fēng)雪時常肆虐,使得交通幾乎癱瘓。
在這樣的情況下,村民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隨之放緩。他們會花更多時間待在溫暖的室內(nèi)。
除非萬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踏出家門一步。
不過為了應(yīng)對寒冷漫長的冬季,村民們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zhǔn)備。
每年冬季來臨之前,村民們就會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會組織大規(guī)模的伐木活動,將砍伐的木材整齊地堆放在房屋周圍,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儲備取暖燃料。
這些木柴不僅用于取暖,還是烹飪食物的重要能源。
同時,村民們還會抓緊時間進行打獵和捕魚活動。這些肉類食材會被妥善保存,成為冬季的重要食物來源。
在極寒的環(huán)境下,肉類可以自然冷凍,無需特殊處理就能保存很長時間。
盡管生活環(huán)境艱苦,但奧伊米亞康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極端氣候卻吸引了不少冒險者和旅游愛好者。
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遠萬里來到這里,親身體驗“寒極”的魅力。
像是曾經(jīng)就有一群中國游客到訪奧伊米亞康,為了好好玩耍,他們在參觀溫泉時,竟然直接脫光衣服跳入水中。
這在極冷的天氣下可謂是壯舉啊,讓在場的當(dāng)?shù)鼐用翊鬄檎痼@。
畢竟奧伊米亞康的居民每天出門都是裹得里三層外三層,像是這樣直接脫光的可沒人敢這樣做。
這里的村民們的每一個習(xí)慣,每一種做法,都是長期與極端環(huán)境抗?fàn)幍慕Y(jié)果。
他們懂得如何在嚴(yán)寒中保護自己,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維持生計。
對于奧伊米亞康的村民來說,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一種傳承。
從小到大,孩子們跟隨父母學(xué)習(xí)如何在極寒環(huán)境中生活,如何利用自然資源。
這種知識的傳承,確保了村莊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世代延續(xù)。
參考資料
封面新聞-《零下63℃有多冷?世界最冷村莊 竟有500人常年居住》
央廣網(wǎng)-《小伙探訪-63度西伯利亞:潑開水落地前結(jié)成冰》
錢江晚報-《零下62度!全球最冷村落“奧伊米亞康”如何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