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多厲害?他1927年的一句話,改變了中國。
中國近代史上,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關鍵節點有很多,但最近閱讀了關于1927年的歷史故事突然明白,毛主席青年時期就非常了不起。
1927年大革命浪潮前后,在海外留學的很多學子都回國鬧革命,從國際共產主義提供的經驗看,馬克思,恩克斯提出無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原則,就是圍繞成功地組織城市工人武裝起義。
原則依舊就是馬克思,恩克斯所處時代的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就是在中心城市舉行的武裝起義,然后把勝利從城市擴展,最后取得勝利。
所以,中國共產黨人早期就是嘗試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所以從1927年8月開始,在江西,湖南,湖北等等各地,先后發起了上百次的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都是在攻打中心城市,結果大多數都遭遇到挫折,甚至失敗,比如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
這時候,青年毛澤東已經意識到,在中國,武裝攻取中心城市是完全行不通的,換句話說,一味的效仿馬列主義是不太行。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革命的前途到底在哪里?擺在各位領導武裝起義的將領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繼續攻打中心城市,要么另謀出路,但是大多數都沒有更好的建議,只能遵循共產國際的指示,繼續攻打中心城市。
注意,就是在這樣關鍵的情況下,30出頭的毛澤東毅然說了一句話,“小石頭可以打爛大水缸,不行我們就去當個山大王!”
也就是這句話,直接改變了歷史走向。
在當時社會革命的道路并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毛澤東很清楚,中國人必須走我們自己的革命道路,所以他果敢地不被上級指示束縛,決然地上了井岡山,開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那就是農村包圍城市。
1927年秋收起義失利后,毛主席帶著衣衫襤褸的800多人,毅然登上了井岡山,這才有了后來的“朱毛會師”。
其他人為什么沒有想到這條路,原因有這么幾個。
第一,不敢。當時很多將領雖然都是正兒八經的專業戶,但是他們作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只能繼續打中心城市。
第二,迷茫。在當時那個情況下,大家根本不知道除了攻取中心城市,效仿十月革命之外的任何辦法,會取得好的成果。
第三,缺乏創新精神。
那么,毛主席為什么可以有這樣的想法走這一步,日后毛主席回憶起來這段歷史,他說,當時沒有辦法,只好和農民一起打游擊,逼上梁山(戰略轉移),去農村建立根據地,這才能保存實力,發展革命力量,反映中國革命的規律。
關鍵在于,毛主席身上有三個優點。
第一,毛主席沒有出國留學,而是一直在學習自己國家的情況,他曾說過,世界文明分東西流,作為中國人應該先研究自己國家的問題,在研究西方,所以他留在中國,研究自己國家的國情。
第二,敢于創新。毛主席出生在湘鄉文化,從小生活在農村,經常受到父親的責罵和要求,所以從小就養成了敢于反抗的精神,以致于毛主席的性格就是放蕩不羈,雷霆萬鈞的感覺,他把自己的性格稱為“虎氣”。
第三,把馬列主義和中國國情結合。決策中的深謀遠慮和聯系實際地分析形勢,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實際結合,是毛澤東能在中國革命的緊急關頭,正確選擇革命道路的特色和基礎。
對于毛澤東在中國革命道路的抉擇中所起的作用,一位外國評論家這樣寫道:
“為了完成俄國1917年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武裝起義是從首都彼得格勒開始的,接著像創始人自己,都不可能設想無產階級革命會有其他的道路,但是出身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國家的毛澤東能夠提出一條新的英明的道路,并且得到了推廣,由于有了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首先從農村開始,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一個一個地奪取城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