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場藝術設計論壇PechaKuchaBeijing于2024年12月11日在兆泰國際中心舉辦“藝術介入城市更新”主題論壇。本場PKBJ論壇是由禹源文化、PKBJ聯合主辦,聚焦“藝術”與“城市更新”兩大話題。2024年也是PKBJ論壇自2006年開始舉辦以來的第18年。
本次PKBJ論壇邀請到了12位杰出的演講嘉賓,他們包括深耕城市建筑領域的國際知名建筑師、富有豐富東方美學設計經驗的空間設計師、獨具匠心的藝術家、美術館館長、中央美院教授、畫廊主、藏家、策展人、媒體人等。他們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我們揭示時尚和城市更新的多元可能性和創新路徑,分別是:孟令達Nicky Meng/ 策展人、PechaKuchaBeijing聯合創始人;金智虎 Howard Jiho Kim/ TEMP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劉陽/ 大料建筑創始人、主持建筑師;周潔瑩/ 樂家北京藝術廊經理;梁琛 /建筑師、藝術家、阿萊夫時空研究所創始人;馮曄/ 空間設計師、北京上荷設計創始人;歐陽星/ 重美術館館長;陳蕾/ LCE GALLERY聯合創辦人、策展人、藏家;陳明強/ 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陳松林/ 雕塑藝術家;特約嘉賓:葛曉寧/ 兆泰集團城市更新部副總經理、譚湘君/ 禹源文化總經理。
本場PKBJ論壇不僅探討藝術與城市空間融合的創新實踐,更是探索城市文化復興、環境美化與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在兆泰集團旗下的各個城市樓宇中,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作為三維空間中的藝術表現形式,承載著歷史記憶、文化寓意與審美追求,能夠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與觀者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當藝術的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兆泰集團城市更新項目中,它不僅能夠成為城市景觀的亮點,提升公共空間的藝術品質,還能通過其獨特的敘事方式,講述城市故事,增強地域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PKBJ策展團隊 PKBJ Team:孟令達NickyMeng、黃凱、謝振昊、馬弘毅、田夏雨,感謝禹源文化、兆泰國際中心的大力支持,TEAM潮流文化、北京風亞設計、北京上荷空間設計、喆里繪館、清蓮鄉特別支持; 特別感謝斯內爾(天津)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酒水支持、古高爾一站式會議團建活動服務商攝影支持、伊諾安冬高級珠寶等品牌對第54場藝術設計論壇PechaKuchaBeijing大力支持。
PKBJ論壇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臺,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實踐者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思路、新方法。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夠激發更多人對城市更新的關注與熱情,推動城市更新理念和實踐的深入發展,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PKBJ的微薄智慧和力量。通過藝術的介入促進人與環境的互動,激發社區活力,為城市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與創造力。為未來的城市更新實踐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指導,讓“藝術介入城市更新”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自然與人文、藝術與生活的橋梁,共同繪制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論壇由PKBJ策展人孟令達主持開場,感謝各位到場嘉賓觀眾及贊助支持單位。邀請兆泰集團城市更新部副總經理葛曉寧先生開場致辭。隨后,PKBJ聯合創始人/策展人Nicky Meng介紹了PechaKuchaBeijing的前世今生,他表示,PKBJ從2006年成立至今已走過了18個年頭,青春正當時,希望未來能有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加入PKBJ的共創中來,一起為“城市更新”貢獻PKBJ力量。
葛曉寧
兆泰集團城市更新部副總經理
葛總在致辭中介紹了兆泰集團城市更新的歷史沿革和發展歷程,形成了全價值鏈、全業態的城市更新建設運營等核心能力,并結合悠唐綜合體、鼎好DH3、兆泰國際中心C、D、E座等項目在城市更新領域所做出的實踐,為大家展示了兆泰集團在高品質、高標準、高水平的規劃設計與建設運營理念。
隨后,12位演講嘉賓依次進行了PKBJ演講。本次演講形式上依舊采用PechaKucha全球獨特的“20x20”模式,演講者在6分40秒內展示20張圖,以每張圖20秒來講解各自的創意。這也是全球獨特的20X20模式。論壇意圖通過這種限定的模式激發演講者,為觀眾提供一種另類的創意體驗,同時也為創意者之間提供交流的社交平臺。
PechaKuchaBeijing是一個聚焦國內外建筑師、室內設計師、服裝設計師、藝術家、生活方式等跨藝術設計行業的綜合性論壇。過去18年里,在“城市更新”這個龐大的科系里,匯集了建筑師、設計師、社會學家、城市管理者等資源。“城市更新”,它不但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城市更新”更是關乎城市面貌的煥然一新,關乎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于是策展人Nicky選定“城市更新”這一大主題作為2024年PKBJ主旨核心,并陸續開啟系列相關分話題論壇。
PechaKuchaBeijing論壇現場精彩分享
金智虎 Howard Jiho Kim
TEMP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為大家展示了他的四個代表作品。第一個集合了他在材料、聲光、環境等各方面相結合的思考;第二個作品是位于上海的一處15平米的亭子,從各個視角看去會產生不一樣的觀看效果;第三個作品是798頌藝術中心的設計思路,集中表現了他在盡可能減少原有設計變動的同時對光線利用的處理;第四個作品是位于黑龍江雞西的政府項目,將廢棄廠房改建成了城市文化中心。
劉陽
大料建筑創始人、主持建筑師
圍繞題目“一顆蘋果樹”介紹了一些創意與思路閃現的案例。其中包括航母鋼板做成的秋千、山洞外形的航空海綿裝置、將廠房改造成馬術俱樂部、成都麓湖的兒童美術館、在深圳展覽的西藏墨脫主題互動裝置,以及上海科技館的空間蹺蹺板形裝置作品。
周潔瑩
樂家北京藝術廊經理
傳承百年潔具品牌樂家Roca 的設計基因,Roca 藝術廊以開放的姿態,聚焦設計,建筑,可持續的議題,打造城市人文會客廳。Roca 北京藝術廊從2017年至今,已策劃200余場跨界沙龍,其中包括紀錄片放映,古典音樂會,建筑師脫口秀,跨界對談等豐富內容。2020年,Roca 北京藝術廊發起“城市造像”企劃,以縱貫空間的長卷屏幕為載體,邀請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共創數字媒體藝術作品,詮釋城市人文的另一種活力與可能。
梁琛
建筑師、藝術家、阿萊夫時空研究所創始人
對城市的研究始于對童年生活地點丹東市的還原,著眼點從家庭拓寬至整個城市,進而逐步延伸至展覽。第二個展覽在位于200米高空的南京金鷹美術館,找到了類似鴨綠江界河橋梁的空間經驗。innerflow畫廊的設計中旋轉樓梯的運用,展現了城市結構的代入感。SIM的空間設計嘗試利用城市中心的閑置空間,介入綜合藝術與設計的展覽形態,激活社區的文化活力。
馮曄
空間設計師、北京上荷設計創始人
以東方美學賦能空間設計,上荷設計過去一直服務各地高端地產商,見證了中國20余年的房地產的蓬勃發展,在近些年作品中,結合項目定位,參與設計了上百套帶有東方美學,唐宋詩詞元素的優秀空間作品,得到業主甲方的一致好評,同時在居多項目上榮獲國內外大獎。
在北京,天津、石家莊,深圳,大同等地項目上大膽的用藝術賦能空間,傳達設計是文化的窗口,研究在地文化并運用到空間設計中,同時她帶領團隊不斷探索,更新思想,未來他們將繼續熱愛并致力于為城市人居創作美好,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
歐陽星
重美術館館長
歐陽星分享了重美術館從設計到改造再到運營的發展過程。重美術館是由北京重型電機廠里一幢老廠房改建而來,在空間設計上,秉持著不破壞建筑原始結構,盡可能保留工業質感的基礎上,構建出一個3層共6個展廳的空間布局。為滿足展覽的多樣化需求,各個展廳都有不同的條件與特色。而在美術館運營方面,始終秉著多元、開放的態度,更多聚焦于年輕一代藝術家群體,努力推出高質量的展覽及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
同時在藝術介入城市更新這個話題上,他指出建筑空間與周邊環境的改造固然是極為有效且關鍵的環節,但如果僅僅把城市更新理解為空間環境的改造就過于狹隘且簡單。更為重要的更新是需要通過持續地推出新的內容,促使人們對這個地方產生全新認知與接納,并與之構建起全新的聯系與互動,才算做到了真正的更新。如果說建筑師對空間的精心改造,賦予了建筑全新的生命活力,而改造后的空間所產生的內容才是其煥發新生的靈魂所在。
陳蕾
LCE GALLERY聯合創辦人、策展人、藏家
越來越多的美術館成為城市的文化標簽,畫廊則以群落的方式在城市中駐扎下來。藝術可以用最小干預的方式對空間秩序進行重構,挖掘和實現公眾的精神需求,讓人們對城市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通過對畫廊一系列不同主題展覽的闡釋,分享畫廊在城市更新主題下,如何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陳明強
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
關于日常生活與藝術內容的關系,他認為日常是“務實”的,藝術是“務虛”,是“無用之用”,生活就是虛實相生。他以一套日常廚具制成的“盔甲”婚服為例,日常物的功能性也能轉化為無用性的藝術創作體現。借用康德的理論,藝術實質是關于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同時,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對藝術的影響不可忽視,城市更新的不僅僅是一種物,一種審美,更是一種價值觀。因而即便是廢棄的廉價材料,也可以被發掘出富有人性含義的內涵。
陳松林
雕塑藝術家
在探討雕塑介入城市更新這一概念時,他通過以往不同的雕塑作品,其在美術館、博物館以及高等院校等各類空間中展現出了豐富多樣的創作實踐。從這些實踐中不難發現,雕塑于城市空間所發揮的作用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的呈現,更重要的是,雕塑成為了一種實現自我表達的獨特媒介,承載著城市的文化與歷史記憶,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們的認知沉淀,最終能夠演化為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烙印在城市的發展脈絡之中,彰顯著城市獨特的人文底蘊與精神風貌。
譚湘君
禹源文化總經理
禹源文化總經理譚湘君在論壇中講到,禹源文化作為兆泰集團旗下的輕資產運營平臺-豐匯空間文化藝術板塊,始終秉承“商務合作、文化先行”的理念。此次論壇正是禹源文化展示“藝術介入城市更新”理念的窗口,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關注到藝術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探索藝術與城市共生共榮的新模式。
Nicky Meng還介紹了“PechaKuchaBeijing青年設計師計劃”、“城市更新”PKBJ方案,通過媒體宣傳、展覽展示、論壇演講等方式推廣室內設計師及其原創作品。聯動各地項目、文創園區、藝術設計園區、藝博會、畫廊主、藏家等機構進行商業鏈接,在“城市更新”領域貢獻平臺力量。同時依托于PechaKucha全球化屬性,向國際舞臺輸送中國優秀設計作品及設計師。未來會不斷創新理念、升級平臺,為不同領域的青年設計師、藝術家等提供全方位成長的優質土壤。
“城市更新”PKBJ方案,圍繞“城市更新”,提供前期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軟裝配飾、景觀設計、視覺設計、商業美陳等,到中期活動策劃、藝術策展、潮流創新、市集快閃、時尚走秀、娛樂演出、詩歌朗誦等引流內容線下活動,后期營銷同步線上傳播、傳統媒體、新媒體、達人等綜合品牌宣傳,進而促進商業盈利目的。
禹源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兆泰集團旗下的資產運營管理平臺—豐匯空間,是為所轄資產提供全周期運營管理服務。下轄多個輕資產運營業務板塊,涵蓋商業物業、醫療健康、建筑科技、文化藝術等領域。
禹源文化作為豐匯空間文化藝術板塊,秉承“守正出新,專注致遠”的價值觀,致力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位于北京市金融街核心區域,展陳面積1200平方米,設有2個藝術展廳、2個名家工作室及1個多功能廳。禹源文化與李可染畫院攜手共建了“李可染畫院藝術中心”,并與坦博藝苑合力打造了“坦博絲路藝術館”,通過不定期舉辦名家書畫展、絲路文明展、奧運藝術展等多主題展覽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為大眾打造一個集藝術展覽、文化交流、教育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藝術平臺。其業務范圍包括承接展覽、承辦文化交流活動、藝術品租賃銷售以及文創產品定制等等。
禹源文化作為西城區“金融街文化藝術體驗中心”的常設機構,堅持以黨建引領、文化共建,不斷探索創新,積極踐行文化強國戰略,為文化藝術的發展注入新動力,為中華民族文化偉大復興貢獻微薄之力。
北京伊諾珠寶有限公司創?于2017年,業務涉及寶?原料、裸?的貿易與?級珠寶的設計制作。伊諾珠寶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密切合作、共同開發;同時與業界著名藝術家、知名設計師們緊密配合,推出具有伊諾珠寶?格的系列作品。采?彩?寶?為主材,通過?膽的創意設計賦予美好寓意,再輔以精湛的?藝制作?成系列珠寶,是伊諾珠寶的創作?格。
伊諾·安冬Enore&Anton是伊諾珠寶旗下的?級珠寶品牌。永恒的?然和美好的情感,是伊諾·安冬珠寶設計的靈感來源。以珠寶為載體,表達?然與情感帶來的感動,傳遞愛與美,是伊諾·安冬?級珠寶的初衷。秉承?級珠寶創作原則,伊諾·安冬甄選?品質珍稀寶?,以精湛技藝打造原創作品。每款作品均表達獨特的設計理念,遵從伊諾·安冬濃郁的美學?格,完整且完美地加以呈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