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件事,突然想起馬斯克還是特朗普說過的一句話,說是上帝就創造了兩個性別,不是男的就是女的,從來就沒有不男不女這個說法,不男不女這個現象的存在,簡直就是倒反天罡。
細想這句話,也的確很有意思,本身按照自然的規矩來說,是男的就是男的,是女的就是女的,有些人非不愿意接受上天的安排,你把我造成男的,我就是要想辦法當個女的,你把我造成個女的,我就想這輩子做個女人。
這種事在某個國家非常嚴重,你說她是女的,可她卻鉆進男廁所,跟男士們共用同一個方便姿勢,你說他是男的,從外邊上完全看不出來,他比女的長的更加漂亮,比女的更會化妝,身材也是超越了大多數女的,有時候分辨他們是男是女,真的還是有一定的困難,除非你扒開衣服,從根本上去研究一番。
要說這種現象其實已經夠讓人難堪的了,但在國內還有比這更讓人迷糊的,特別是在某些公共場合里,當你想方便的時候,現在廁所的你不禁陷入了思考,我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我性別的代表符號到底是哪個,我應該進入左手正確,還是右手不會錯?
這一切,都還得從廁所得標識說起,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有的用煙斗和裙子來區分男女衛生間,有的用胡子和“吻”來告知,也有的地方你看變天,也不知道哪個符號代表的是自己。
近日在社交平臺上,一位網友發帖稱,武漢的一處公廁,用“凹”來標識女廁所,用“凸”來標識男廁所,這樣的標識讓人感覺非常的不適,這個話題在網上也引起了很大的熱議,有網友表示:社會都發達到這種程度了嗎,就連廁所標識都開始抽象起來了!!!
12月18日,根據網友反映的地址,記者專程來到了武漢市江岸區臺北院子商業樓一層,發現一樓兩處的廁所標志已經做了更換,分別用了男士和女士的簡筆畫,下方還有漢字解釋,以及英文翻譯。
發帖的網友是位女士,她向記者表示: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凹凸”的歧義存在,但如果讓人感到不適,就應該呼吁更多人去關注。她認為,公廁的標識顯示男女中英文和利于分辨男女的圖像即可。
通過相關查詢發現,在我國公共衛生間標志,屬于公共信息標志,國家有推薦性的標準,但并不強制。
12月17日,記者聯系了當地有關部門進行反映,江岸區環衛集團的工作人員表示,該廁所不在他們的管轄范圍之內,后續的申訴處理,將會交給臺北街道工作人員轉接。社區的工作人員回應,已經去臺北院子進行核實調查,昨天就已經整改。
此事在網上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網友稱,一個廁所標識,一個圖像一個字就能搞定,很簡單的事情,非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可能有關的設計和運營人員,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人們感覺到他們“挺有創意”,豈不知這個所謂的創意,真的會給很多人帶來一些麻煩,當你正著急好不容易找到了衛生間,還得死死把住水龍頭站門口研究半天,萬一走錯了尷尬都還是小事,再讓別人誤會給報警那就更麻煩了。
就拿武漢公廁這個“凹凸”區分標識來說,你還如何向大眾解釋一下呢,如果碰到小朋友以及一些未成年人,它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你就是一個區分廁所的標識而已,整的那么多亂七八糟的真的非常煩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