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的朋友圈有被《再見愛人》刷屏嗎?
這檔婚姻紀實真人秀節目將三對面臨婚姻危機的夫妻置身鏡頭下,親密關系的細節被放大成了一場公開的情感解剖。
有人看綜藝,有人照鏡子——
熬吧,沒意思;放下吧,又不甘心。真要開口說分手,卻只敢縮在被窩里抹眼淚。
有人在“再見”還是“不說再見”之間徘徊輾轉,但也有人選擇徹底“訣別”——
在得知對方變心后,她一連寫下三首訣別詩,句句帶刺,把所有糾纏斬斷,瀟灑翻篇。 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直到今天都還是分手文案的天花板。
她就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卓文君的背景。
她妥妥地“含著金湯匙出生”,家里什么水平呢?蜀郡臨邛的卓家,那可是漢代的頂級富豪。家里有良田千頃、豪宅若干,馬車成群,金銀珠寶都快堆成小山了。
在這樣的豪門里長大,卓文君從小錦衣玉食、榮寵加身,她不但長得漂亮,還特別有才——琴彈得賊好,詩也寫得溜,簡直就是“古偶女主天花板”。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劉歆《西京雜記》
但是,豪門大小姐的生活未必都是幸福的。
卓文君雖然家世顯赫,卻被迫早早嫁人,丈夫早逝后,更是如同籠中鳥被困深閨。想要一點自由?呵,門都沒有!
直到那個秋夜,卓家大宅燈火通明,賓客滿堂。
喧囂中,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纏綿婉轉,如清風拂過,引得眾人駐足。
撫琴者是一位年輕男子,眉眼清秀,氣質不凡。
他是縣令王吉的座上賓司馬相如——雖滿腹文章,卻囊中羞澀,寄人籬下。
一曲終了,他又撥弦再奏。這次是一曲《鳳求凰》,直白動人,訴說著他難以掩飾的欽慕: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卓文君躲在屏風后靜靜聽著,心頭怦然,已然明白琴音的弦外之意。
▲ 明 · 杜堇 《聽琴圖》
若為愛情故,一切皆可拋。于是她不顧父親的怒斥,也不管外界的眼光,她邁出深宅,再沒有回頭。
月光下,她抓住了他的手,仿佛抓住了屬于她的明朗未來。
可是真等她跟著司馬相如回到了他的“家”——好家伙,家徒四壁,連個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墻倒是挺結實的。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但她也是個硬核女子,咬咬牙決定和相如一起面對這個現實。
為了生計,她當壚賣酒。堂堂卓家千金站在集市挽著袖子迎來送往,辛苦自不必說,但她不曾退縮。
“后居貧,至臨卭買酒舍,文君當壚,相如著犢鼻?,滌器市中。”——劉義慶《世說新語》
錦衣玉食也好,柴米油鹽也罷,她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選擇了與愛情并肩。
得益于卓家的支持,他們熬過了最貧窮的日子,生活慢慢步入正軌,似乎終于迎來了光明的未來。
但隨著司馬相如在朝廷中混得風生水起,“渣男”本性也開始顯露了。
《子虛賦》和《上林賦》讓司馬相如一躍成為文壇頂流,接觸到的都是達官顯貴,天天吃香喝辣,整個人也開始飄了。想當初那種“貧賤夫妻齊心走”的感情,忽然看起來沒那么浪漫了。
他一琢磨,自己都混成這樣了,是不是該找個更“匹配”身份的伴侶?于是他動了心思,想要在京城納個茂陵女子為妾。
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劉歆《西京雜記》
消息傳到卓文君耳朵里,她的心涼了個透徹。
當初為了愛情,是卓文君放下榮華富貴,跟著他過一窮二白的苦日子,為了他,她可以什么都不要。而現在,這個“鳳凰男”卻大言不慚地變了心。
于是她拿起筆,寫了一首《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這幾句就像是一張分手宣言,直截了當,毫不拖泥帶水——你不是變心了嗎?那我來和你絕交就是了。
她曾經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如同潔白無瑕的雪和盈盈的月亮,純凈高遠。可直到那一刻她才突然發現,自己當寶貝揣在懷里怕化了的那片雪,早已變成了一灘黑泥,發爛,發臭。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聽聽,多扎心啊!昨天咱們還在把酒言歡,今天呢?這感情直接潑進溝里,順水漂遠了,煙消云散。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曾是她最美好的愿望,現在卻成了最無奈的反諷。如今她才明白,承諾只是一場虛妄,那些溫柔繾綣的誓言,終究敵不過世俗的誘惑。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她看重的,從來不是那些身外之物,而是兩個人的真心相待。而如今,司馬相如顯然已經被名利迷了眼,這樣的人,哪還懂得什么叫情義?
卓文君要的愛情是干凈的,是純粹的——要么一心一意,要么,拜拜了您嘞。
整首《白頭吟》,卓文君寫得那叫一個直白剛烈。她不是在講道理,而是在講自己的故事,一個從滿懷憧憬到清醒決絕的故事。
卓文君在對過去那個為愛委屈求全的自己說再見,她選擇用最瀟灑的姿態告訴所有人:“我愛過,但我更愛我自己。”
司馬相如收到了這封“分手詩”,卻覺得卓文君不過是在跟他慪氣罷了,于是沒過多久,他就回了一封信給卓文君。
這封信的內容簡直讓人無語——通篇全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就是少了個“億”。
你仔細一品,這明晃晃的意思就是“無憶”啊,他居然直接說對他們的過去沒有一丁點留戀了。
一瞬間卓文君仿佛回到了那個寒風刺骨的私奔夜晚,她想起了父親的白發,想起了他們的第一個空空如也的家,想起了那首《鳳求凰》。
好在卓文君骨子里流著的,還是卓家大小姐的驕傲與自尊。她知道,是該真正結束了。
于是,她再一次用自己的方式做了回應——大筆一揮,寫下了《怨郎詩》和《訣別書》。
一朝別后,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離別不僅拉遠了地理距離,更撕開了心靈間的裂痕。那些相依為命的日子,早已成了遙不可及的回憶。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愛情的盡頭,是一顆心慢慢冷卻,是七弦琴無人彈奏,是書信空空如也。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曾緊緊相扣的九連環如今已斷得稀碎。她站在長亭盡頭望眼欲穿,卻只看到孤獨無邊。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思念如潮,越想越怨,越怨越無奈。
她確實想過司馬相如,想過他們曾經的那些幸福日子,可是越想越失望,想到后面只剩下了怨恨。怨他薄情寡義,怨自己癡心錯付,怨到最后,只剩下一聲長嘆。
最終,她寫道: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她用最鋒利的字句,刺破自己內心積壓的痛楚,也刺向那個曾經的愛人:
下輩子換你來做女人,讓你也體驗一下為愛付出所有到最后卻被辜負的滋味。
她怨得徹底,怨得決絕,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大方地將一切心緒攤開,坦然面對。
當初她敢為愛私奔,不顧世俗;如今她敢為怨執筆,毫不避諱。這是她的勇,也是她的清醒。
寫完《怨郎詩》后,她沒有停筆,而是繼續寫下了《訣別書》。
這一次,她更是用最決絕的文字告訴司馬相如:姐走得干脆,你隨意。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
琴弦斷裂,明鏡破碎,朝露消逝,青春已去。一字一句,像冷靜的判決。
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的訣別,不是歇斯底里的哭喊,不是低聲下氣的乞求,而是一種冷靜的清醒,一種坦然的放手。
她不掩飾自己的失望,也不再抱有幻想。 她選擇了優雅地結束這一切:所有的愛與恨,從此塵歸塵,土歸土。
當然,關于這些詩是不是卓文君親筆寫的,后人也有不少爭議,但這并不影響我們從中看到卓文君的那份堅定和灑脫。
哪怕這些詩不是她寫的,但那份“敢愛敢恨”的態度,真的是和她一脈相承。
至于他們最后有沒有復合,這個問題有點像古代八卦圈的謎題,誰都說不準。
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
那個勇敢私奔的姑娘,最后也能勇敢說再見,她的骨氣和自尊,從來沒有丟掉過。
*本文參考資料:
[1]《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遷
[2]《世說新語》劉義慶??
[3]《西京雜記》劉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