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可以看到周邊道路都已經進行了硬化、拓寬和綠化。依據歷史資料,指揮部舊址內部設置了多個陳列室,通過豐富的實物展品、歷史照片等,能夠直觀感受當年革命先輩的戰斗歲月。”日前,山西省忻州市神池縣八路軍120師指揮部舊址的保護管理人員熱情地向檢察人員介紹。
八路軍120師指揮部舊址位于神池縣義井鎮義井村后街,占地面積約983平方米。1937年9月,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率領該師由陜西東渡黃河進入山西,在神池縣設立指揮部,指揮開展抗日游擊戰,至1938年2月離開。1949年解放后,地方政府將該處院落分給一戶李姓村民居住。后該院落幾經易主,2010年后由一戶楊姓居民居住。2015年8月,八路軍120師指揮部舊址被忻州市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4年3月,神池縣檢察院在開展文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八路軍120師指揮部舊址現存房屋主體為木質結構,其正房、東西耳房、西房、東房、東偏房等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墻體裂縫;院中搭建的牛棚等設施破壞革命文物整體風貌,革命文物亟待保護修繕。針對這一情況,該院迅速啟動公益訴訟程序,通過實地勘查、調取史料、咨詢文物保護專家等方式,全面掌握舊址損壞狀況及保護需求。隨后,依法向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督促其切實履行文物保護職責,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革命文物。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協同履職。一方面,著力厘清文物權屬,通過置換補貼方式依法取得指揮部舊址所在院落的所有權;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專家進行勘查、設計,開展保護修繕工程。截至目前,修繕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房屋主體結構在原基礎上增加支護,院墻全部整葺,影響文物安全和整體風貌的設施全部拆除,指揮部舊址原貌得以恢復。
八路軍120師指揮部舊址作為見證抗日戰爭時期革命先輩浴血奮戰的重要歷史遺存,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和精神內涵。如今,“整裝”后的指揮部舊址已重新煥發生機,成為當地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賡續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教育基地。
抗戰檔案
八路軍120師東渡黃河抗日
1937年9月,八路軍120師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率120師東渡黃河進駐以寧武、神池為中心的晉西北地區,在神池縣義井鎮設立指揮部,組織開展抗日游擊戰,至1938年2月指揮部離開義井鎮。進駐期間,120師有力配合了忻口和太原方向的戰斗,對日軍的交通運輸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收復岢嵐、偏關、河曲、保德、神池、五寨、寧武7座縣城,鞏固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檢察日報 吳楊澤 王鵬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