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先有公主,后有大唐”的,大唐第一公主,率領一騎娘子軍打下了李唐的半壁江山,成了中國古代唯一一個以軍禮下葬的女子,撐起了大唐的半邊天,她就是平陽公主。
她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史書上均無記載,只知道她出生時,李淵還是唐國公,她的母親是太穆皇后竇氏,祖母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親姐姐,祖父是西魏北周大臣,外婆是北周襄陽長公主,她與李建成,李世民一母同胞。
她自小喜愛武術,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長大成人后,被父親嫁給武將柴紹為妻,柴紹出身將門,愛行俠仗義,從年少時就一直擔任太子侍從,兩家門當戶對。因為丈夫在京中做官,婚后平陽公主便隨駙馬一起定居長安,婚后育有二子,日子過得平淡幸福,如果天下太平,家境顯貴的平陽公主應該會像無數個京中貴婦一樣在家相夫教子,安然度過一生。
公元617年,隋朝搖搖欲墜,各路起義,層出不窮,李家也位列其中,當年6月,李淵決定起兵,派人告訴平陽夫妻二人回太原老家,這樣做是考慮一旦起兵失敗留在長安城的偏公主及駙馬將會成為人質,但岳父的考慮卻讓柴紹犯了難。
和平陽公主一起走,實在是太過引人注目,稍有不留心就會招惹禍端,但如果是他先走,平陽公主一個女人留在長安又太過危險。正當他苦惱時,平陽公主主動說“你趕緊去接應父親去吧,不用管我。我只是一介婦人,他們不會留心的,實在不行我就躲起來,不會被發現的。”
平陽公主不是不知道留在長安城的危險程度,但她有自己的打算,在丈夫走后她動身去了長安附近的鄠縣,那里有李氏莊園,出發前她把家產變賣。女扮男裝,自稱“李公子”在當地招兵買馬,很快就是組織成了一支幾百人的部隊。
亂世之下,平民百姓最為凄慘,平陽公主不忍心看百姓們流離失所。又把變賣的家產拿去賑濟災民,越來越多的人趕來投奔平陽公主,甘愿做她的手下,公主也慢慢的卸下了男人的偽裝,自稱“李三娘”,開始了自己不同凡響的人生。
平陽公主知道自己手下人雖多,但也是一群烏合之眾,為此她特地派機敏膽大的馬三寶去游說擁兵自重的商人何潘仁,何潘仁歸入平陽公主麾下。這也不難理解,他雖然手下有幾萬大軍,但終究是胡人,天下大亂得以自保,但一旦戰亂平定就很容易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因此必須在中原尋找勢力庇護。
此后李三娘的名號越打越響。李仲文、向善志等義軍慕名而來,加入平陽公主麾下,異軍突起自然引起了隋朝朝廷的注意,他們不斷派兵攻打平陽公主,甚至派出了大將屈突通,平陽公主憑借對局勢的把握,屢戰屢勝,勢如破竹,不僅守住了根據地,還連續攻占了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很多人對此不相信,覺得一個女人怎么可能統領大軍呢?靠著自身在軍事謀略上的能力,和身先士卒的魄力,士兵們對她非常尊敬,每次戰斗都斗志滿滿。平陽公主手下的軍隊軍紀嚴明,每次攻下城池后都禁止燒殺掠奪,反而賑濟當地平民,這與其他軍閥對比鮮明,很快李三娘的娘子軍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沒多久軍隊就擴展到了7萬人,此時李淵軍隊只有3萬人,李建成和李世民各自率軍1萬人。
李淵能夠入主長安,平陽公主功不可沒,公元618年,李淵稱帝。但當時李唐控制的地盤并不大,四周豪強虎視眈眈,為了統一全國,李淵派兒子們上前線征討,把回防山西大本營的重任交給了女兒平陽公主,平安公主駐守的地方是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平陽公主在此設防而得名。
娘子關位于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晉冀咽喉要地,在此駐扎后。平陽公主根據當地地理設防,從不給敵人可乘之機,在一次與劉黑闥部的對戰中,敵人極其強勁,平陽公主一邊向太原發出援兵信號,一邊指揮部隊嚴防死守,但關內兵力不足,硬碰硬顯然是行不通的,平陽公主集中生智,組織部隊立即收割糧食,把糧食熬成米糊,倒入關前的水溝里,偽裝成馬尿,制造了兵強馬壯的假象,最終騙過了對方,等到了太原援兵,此番計謀堪稱女中諸葛。
公元623年2月,史書記載了平陽公主的死訓,以及她獨一無二的葬禮,她是以軍禮下葬的,李淵賜她謚號為“昭”,后世稱她為“平陽昭公主”,她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謚號的公主,在歷史上被封為平陽公主的有很多個,平陽昭公主只有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