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岑園批復,包括金澤、朱家角、練塘三個子園,總計5幅組團地塊,總面積約802.05公頃(12030.75畝)。
昨天(12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將青浦(西岑)園區命名為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岑園的批復》(滬府〔2024〕67號)發布(下文簡稱《批復》)。
該《批復》顯示,將金澤、朱家角、練塘三個子園,總計5幅組團地塊,總面積約802.05公頃(12030.75畝)納入了青浦(西岑)園區,并將之命名為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岑園(下文簡稱《西岑園》)。并納入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范圍。
從這次命名來看,由于華為入駐青浦區金澤鎮西岑,“西岑”兩字儼然已成為青浦新質生產力的“標簽”,這次《批復》相當于將整個青西地區的高新區全部納入到《西岑園》范疇。
《西岑園》是示范區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部分,即示范區高新區青浦片區。
這次《批復》面積相比此前《2023規劃版》要擴大了約1.6605平方公里(166.05公頃)。
2023年7月,舉行的2023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開發者大會暨示范區全鏈接大會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揭牌成立,作為全國首個跨省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示范區高新區涵蓋了青浦、吳江、嘉善三個片區,規劃面積19.54平方公里
其中,當初的青浦片區規劃用地面積為6.36平方公里
這次《批復》的《西岑園》范圍:
一、金澤園
《批復》版金澤園示意圖
本次批復的金澤園由2幅組團地塊組成,總占地面積為360.58公頃(約5408.7畝)。
地塊一(G50北側開發邊界地塊,面積約26.25公頃)東至石塘港,南至G50滬渝高速,西至農田,北至岑飛路;
地塊二(西岑科創中心,面積約334.33公頃)東至規劃綠地,南至城市開發邊界—岑楊路—港悅路,西至培漾路,北至岑卜路—慢西圩港—蘭科路—朝陽河—岑卜路—岑卜東路。
金澤園,原《2023規劃版》僅為西岑科創園區(并剔除了一、二期安置地塊,華為人才公寓,及練西公路東西兩側5幅商住地塊),金澤鎮西岑虹橋港路地塊(華為注冊地)等,及G50北側開發邊界地塊。
本次《批復》,新增將整個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整體納入金澤園,也就是整個西岑科創中心除了一、二期安置地塊,華為人才公寓,及練西公路東西兩側5幅商住地塊,其余均被納入。
西岑科創中心將以華為海思、復旦創新學院等為產業錨點,引進科創研發、綠色金融、人力資源類企業。包括芯片設計、智能制造、研發中試、技術交易、科創投資、數字化人力資源服務等。
另外,根據《2024年示范區開發者大會暨全鏈接大會政府需求清單(青浦)》顯示,G50北側開發邊界地塊目前正在制定控詳規,希望由金澤鎮自主開展招商引資,未來將聯動西岑科創中心布局新興產業、特色產業,招引高端芯片設計、高端軟件研發、下一代通信設備等相關產業, 助力跨省域高新片區建設。
二、朱家角園
本次批復的朱家角園由兩幅組團地塊組成,總占地為301.87公頃(約4528畝)
地塊三(朱家角工業園區,面積約259公頃)東至康歐路—老朱泖河,南至康業路—沈磚公路,西至小浜港—朱楓公路—康園路,北至果園江—康業路—九峰港—城市開發邊界—康泰路;
地塊四(朱家角TOD地塊,面積約42.87公頃)東至朱楓公路,南至普安港—陸九方路—規劃道路,西至17號線朱家角編組站,北至17號線朱家角地鐵站。
這次《批復》,朱家角園相比原《2023規劃版》新增將上述地塊地塊四納入其中,即朱家角TOD地塊,面積約42.87公頃。
朱家角TOD地塊,將依托軌交17號線信息產業帶,對朱家角站片區進行產業開發,推動打造長三角全數字化產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形成長三角數字產業總部企業集聚地。
三、練塘園
本次批復的練塘園由1幅組團地塊組成。
地塊五(練塘工業園區,面積約139.6公頃)東至海介灣—練東路—婁西江—蒸莊路—規劃道路,南至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浦地塊邊界,西至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青浦地塊東側邊界—新朱楓公路—城市開發邊界,北至城市開發邊界—東塘港—盈天路—泖南路—野豬江。
相比《2023規劃版》,本次批復的練塘園范圍輪廓也作為些許優化。
本次批復的張江高新區西岑園將在市科委的指導下,圍繞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目標,聚焦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努力建設成為跨區域協同創新示范園區。青浦區政府要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園區統計工作機制,在區級統計報表、公報、分析中,加列“張江高新區西岑園”欄目,并加快建立和完善園區管理服務機制,對園區發展做好評估分析。
本次批復張江高新區西岑園必將加速青浦青西地區的崛起步伐!
上海張江高新區,原名上海高新區。1991年3月,國務院批準漕河涇新興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全國首批國家高新區之一;自1992年,上海陸續將知識經濟集聚的區域納入上海市級高新區范圍,先后成立張江高科技園、金橋園等高科技園區;高新區從1園、2園、6園、8園、12園、18園,到目前的22園,總面積531平方公里,覆蓋全市16個行政區
2006年3月,國務院批準上海各高科技園整體更名為“上海張江高新區”。2011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持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賦予張江深化改革、先行先試的使命。
在張江高新區的22園中,也包括了原青浦園,張江青浦園位于上海市青浦區,是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最早的六個分園之一 ,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軟件信息、新材料、重大裝備為支柱產業的成熟產業開發區。
上海國家級園區梳理
本次批復原稿:
你對上述文章有什么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互動、分享!
(以上內容解讀僅供參考,一切請以官方公示為準。)
更多資訊,請關注大青浦房談!
資料:上海市政府網
編輯:大青浦房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