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號吃完飯想著蹓跶一圈消消食,眼見丸之內(nèi)都是火樹銀花,圣誕氣氛濃郁。天氣挺冷,但廣大日本群眾和外來游客都在熱氣騰騰地逛街。商鋪都關(guān)了,路邊有好多攤位,圣誕主題的禮品最受歡迎。
回旅店的地鐵上,有人帶著紅色的氣球(圖三)。我記得上海的地鐵不讓帶氣球吧?小日子的心比較大。
24號早晨,餐廳也展現(xiàn)了圣誕氣氛:炸雞排、小蛋糕(圖四、圖五),是日本人擅長的“節(jié)日限定”,讓人覺得好珍貴。但一想,這不是國內(nèi)酒店的基本配置么?
本想去上野的東京國立博物館看看我國的一些文物,沒想到圣誕節(jié)改成了hello kitty展,常規(guī)展一律停止(圖七),這就讓人有點森氣了。
化森氣為動力,去銀座逛街。離11點開門還有5分鐘,等候進B1采購節(jié)日食品的顧客排隊排到了地面(圖九),買來不一定自己吃,是要送人的,大概相當(dāng)于中秋節(jié)前光明邨排隊買鮮肉月餅。區(qū)別在于,這里買的禮品食物都會有一個巨大的、精致的、好看的、(不環(huán)保的過度)包裝。
商場里都是圣誕布置,逛了會兒去樓上吃鰻魚飯,店員嘰里咕嚕介紹今天有“克里斯馬斯”特別套餐,各么我就點了一份。先端上來一份常規(guī)鰻魚飯(圖十二),咪道蠻好;然后端上來一碟炸雞卷(圖十三),就是兩塊雞肉卷了卷、炸了炸,這就圣誕特別限定了?圣誕節(jié)為什么要吃雞,是不是以為要吃火雞,但火雞不那么容易吃到,所以改成吃雞雞?
不懂。
24號晚餐在麻布十番,吃完出來看到一家超市門口放著沒賣完的打折雞,哎呀日本人民過圣誕要吃雞實錘了,眼看著24號沒幾個鐘頭,只好打折售賣。
六本木的火樹銀花比丸之內(nèi)更豐富、更好看,蔦屋書店居然要排隊進場(圖十六)。日本賽馬協(xié)會JRA發(fā)了個政治正確的海報,不寫Merry Christmas,而是寫happy holidays(圖十八),皆大歡喜。
回到旅店,居然有圣誕款宵夜面,紅紅的番茄綠綠的菜,是圣誕配色哎。排隊端面,煮面舀湯的姐姐開開心心地指著面碗說:面條里,雞肉的,有!
從早到晚,一天三頓,都有雞。吃完面我發(fā)了個朋友圈,問“是不是日本人把圣誕老人和山德士上校搞混了?看到圣誕老人就條件反射想吃雞?”
一位來東京多年的朋友回復(fù)說:今天和日本朋友排隊吃了肯德基。
上帝保佑吃雞的人民。,。
忽略這些細(xì)節(jié),等于白住了香港四季
潮汕鹵水鵝打邊爐,舌尖到心底都酥服
福建人喝茶,隱藏著一個外地人不知道的秘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