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25日看到一篇文章,“一天連吃三頓致急性腎損傷!很多人吃飯沒它不行”,說的是一位56歲的廖先生突發了急性腎損傷。看報道,廖先生應該是做了腎穿刺活檢的,因為有病理報告,結果考慮是草酸鹽性腎病。
報道中,醫生進一步詢問,這位廖先生因為家中辣椒成熟,最近每天吃三頓炒辣椒。因此,判斷這就是導致他發生草酸鹽腎病的主要原因,因為“辣椒的草酸含量豐富”。這實在是令“吃了一輩子的辣椒”的廖先生萬萬也想不到。
其實,不光是廖先生想不到,作為看了這篇報道的醫生,感覺就這樣簡單地把患者發生草酸鹽腎病的原因歸為多吃了炒辣椒,并且說辣椒的草酸含量豐富,也說不通!
因為辣椒是低草酸含量的蔬菜。相比起動輒每百克(g))重量含有草酸500~1000毫克(mg)甚至更高的的歐芹、馬齒莧、莧菜葉、菠菜,空心菜,甜菜來說,辣椒每百克中草酸含量只有14-15毫克,實在是很低的(不是每百毫克含15毫克哦!)。而且草酸吃進去也不是全部吸收,大部分草酸是和腸道中的鈣和食物殘渣結合,只有10%~20%被吸收。因此,身體里草酸含量的增加,不光涉及吃進來的,還涉及腸道吸收的、在身體里代謝產生的、以及排泄障礙的問題。所以草酸鹽性腎病是被歸為代謝性腎臟疾病的,很多因素參與,而不單純是高草酸食物的攝入。
草酸鹽腎病或者草酸鹽腎損傷是怎么回事兒?
是說一些因素引起尿液里的草酸升高,形成了高草酸尿,這種高草酸尿在腎臟排泄的時候會形成草酸鹽,刺激、損傷腎臟,引起血尿,形成結石、引起腎臟鈣化,進而影響腎臟的功能,甚至造成腎功能衰竭。因為形成高草酸尿與很多代謝因素有關,所以被歸為代謝性腎臟疾病。
草酸鹽腎病也有原發和繼發性之分。
原發性的是有遺傳基因的異常導致代謝異常草酸增加,往往有腎結石的家族史,發病也比較早,一般是慢性病的過程,除了有腎損害,還會有全身組織器官因為草酸鹽沉積引起的損害。
繼發性的,就是各種因素影響到草酸的吸收、代謝和排泄,導致了高草酸尿。這時候大量的草酸鹽不僅刺激腎臟產生炎癥,還會堵塞腎小管、損害腎間質,引起急性腎損傷,腎功能衰竭。
導致繼發性高草酸尿的原因很多:
- 草酸的吸收過多:這里也不光是高草酸食物,還有其他食物成分和吸收的問題。
高草酸食物:除了高草酸的蔬菜,茶水、咖啡、中草藥湯劑等也是草酸含量高的。
吸收:腸道的炎癥可以增加草酸的吸收,腸道的脂肪增多、吸收障礙,就會導致脂肪和鈣結合,和草酸結合的鈣就少了,草酸的吸收也可以增加。所以,腸道的炎癥、疾病、胰腺的疾病,服用減少腸道脂肪吸收的藥物奧利司他,都可以增加草酸吸收。
- 草酸的代謝異常
過多攝入維生素C,或者缺乏維生素B6都可以影響草酸的代謝,增加身體里草酸含量。
- 草酸的排泄減少
飲水少,尿量少,或者腎臟本身有問題,腎功能差,草酸排泄也會減少。
- 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吃的蛋白質多,代謝草酸增加;吃的鹽多,尿鈉高,促使尿鈣高,增加尿草酸鈣結晶;尿里的尿酸高,尿液酸堿度低,也增加草酸鹽。
回到前面的病例。
廖先生56歲了,既往沒有腎臟病史,腎功能正常,應該不是原發性的草酸鹽腎病,而是繼發性草酸鹽腎病,也應該不是腎功能不好造成的草酸排泄障礙所致。
那單是因為一天三頓炒辣椒?那么低草酸的辣椒,一斤500克才含75mg草酸,正常還只吸收10~20%,而每天攝入草酸量超過80~120 mg才可能導致高草酸狀態,那得吃下去多少斤?所以,不怪吃了一輩子炒辣椒的廖先生想不通。
- 可是,廖先生只是吃炒辣椒、沒吃其他菜嗎?像其他很多葉菜、花生米、豆制品,含有的草酸量都遠高于辣椒。
- 再說,炒辣椒里就只是辣椒嗎?放肉了嗎?據說廖先生是四川人,放臘肉了嗎?咸不咸?
還有:
- 廖先生喝茶嗎?吃水果嗎?這個季節,正是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上市,浙江是主要產區之一。
- 廖先生每天喝水多嗎?
- 廖先生以往的疾病史?有胃腸道疾病、胰腺疾病嗎?有高尿酸血癥嗎?存在維生素B6缺乏嗎? 或者最近喝湯藥、還吃其他什么藥嗎?
因此,就這么簡單地把廖先生發生急性草酸鹽腎損傷的原因歸為“一天三頓的炒辣椒“,太牽強了。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