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在野蠻擴張階段,那是搶錢、搶珍寶、搶地盤,但這種明目張膽的搶和自身的很多理論有時候是沖突。后來發現更高級的玩意,那就是控制經濟命脈,滲透意識形態,這樣既能保持“謙謙君子”的形象,又兵不血刃。發現這些玩意后,逐漸不玩版圖擴張了。
二十世紀初的世界還處于粗放式發展中,這樣的環境控制經濟命脈那得從重工業入手,這行業得運輸,所以鐵路自然成了目標。西方人便千方百計地攫取著中國鐵路建筑經營權,這導致了國人的強烈反抗,如四川的保路運動,這些連鎖反應讓一個帝國轟然倒塌。
和寧遠有關的就有幾條,寧遠包括現涼山州,攀枝花市大部以及峨邊、馬邊。1910年,英帝國在印度德里設立印藏滇蜀鐵路公司,公開招股,企圖修筑一條自印度經緬甸入云南,過寧遠府到成都的大鐵路,派遣費格生測繪了西昌到雅安的地圖。在之前美帝國也派道米奇經寧遠府勘測了滇蜀鐵路。
當然,這些不是保路運動的導火索。還在這些事情的十多年前,英帝國就策劃了自上海至四川的東西大干線。其中成都到漢口段,長1980公里,即后來的川漢鐵路。
川漢鐵路的修筑那是一波三折,1903年7月8日,川督錫良奏準清廷自辦川漢鐵路。次年元月官辦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成立。但1905年7月25日改為官紳合辦,又在1907年3月再改商辦。
修筑這條鐵路需白銀5100萬兩,資金來源除官撥28萬兩和銅元局盈利外,都向民間抽租、加捐征收,至1911年全省已收民股1645萬兩。全民入股,大家分紅,似乎很美好。各府州縣還設有股東分會負責,西昌分會人員尚不知道,但會理分會是明確的,會場設于龍王廟,由馬鐘麟、楊德盛分任正副會長。
會理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突然不干了,其中的緣由據說很復雜。宣布將川漢等八省鐵路收歸國有,強行接管各鐵路公司,已收民股一概不予退還,這可是吃人不吐骨頭。同時與美、英、德法四國銀行團簽約借筑路款600萬英,把川漢鐵路權益讓給了西方人。
得罪一部分人,實惠一部分人,事情自然好辦。得罪多數人,實惠個別人,有人搞事,那就難辦了。這倒行逆施,激怒了四川人民,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由此掀起。
1911年6月17日,商辦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召開股東大會,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提出“保路破約”口號,誓從帝國們的手中爭回路權,維護國家民族利益。
全省各道府州縣,各業各界紛起響應,成立保路同志分會,重慶等地還舉行抗議集會。7月,同盟會會員李宅安、高盛周、劉次平、王用平等奉派從成都回西昌發動寧遠府各州縣的保路運動。
原來清政府征集鐵路民股,是依田地租財,按百分之三強行征收,無論貧瘠富饒,不分內地邊疆,概莫能外。寧遠府各地有田的,還是租佃的要統統收。清政府的官股則是以開征鐵路捐、加征厘金、土藥(鴉片)稅等充數。
征收、征稅對官員那是個肥差,各級官員趁機層層加收,西昌縣發展到馬草、柴草都要交捐,茶館去吃茶那也是跑不掉的,名目之多,蔚為大觀。
西昌茶館喝茶的人們
同盟會員到西昌,進行簡單的宣傳,就得到廣泛支持,西昌保路同志分會很快成立。會址設在順城街文昌宮,參加的除股東外,還有商學各界愛國人士,他們公推學界名流劉芷汀為會長。下面積極活動的都是同盟會會員,其中劉次平、王西平、朱用平、賈文明最出名。
他們除在文昌宮定期集會,講演宣傳外,還到縣屬禮州、河西、樟木箐等場鎮擴大宣傳對象。
寧遠府屬各地同盟會員也在當地發起保路運動,成立保路同志分會。由于事涉有田、業田者的切身利益,得到各行各業的擁護,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8月24日,成都保路運動從集會、請愿、通電,發展到罷工、罷市、罷課、抗捐抗稅、拒納糧賦。并迅速擴展到綿州、順慶、重慶、邛睞、榮昌、雅州等廣大地區。西昌保路同志會也發動寧遠府聯立中學、西昌縣立兩等小學罷課。
9月7日從川邊趕回成都的川督趙爾豐對保路運動進行鎮壓,制造了成都血案。
在同盟會領導下,各府州縣迅速組織保路同志軍自衛自救,隨即發展為聲勢浩大的反清武裝起義,川西各縣匯集了20萬同志軍圍攻成都。
西昌同盟會也在縣屬各鄉鎮聯絡反清志士準備舉事,而當時四川各地都遍布有哥老會。西昌黃聯關哥老會“太陽會”首領張躍堂,德昌四十八地大總團曹吉武,哥老會總舵把子曹祚三等都參與其事。
會理同盟會員劉子美在西路迷易(現米易),曹皎潔在姜州,王竹齋在南路木落褰古,也利用哥老會組織武裝,準備行動,其中劉子美在西路發動起來的有千余人。
西昌武裝起義
西昌武裝起義首領張躍堂,本名國正,原是武生,時任西昌十三團團練副總團,以辦團聞名。他的“太陽會”有數千人,縣境“哥老會”首領和他素有聯絡,與布拖的阿都土司、西溪里恩士目、黃聯阿史土目等彝族領袖人物也有密切關系。
他素恨滿清政府腐敗,官吏貪賊枉法,捐稅搜刮無度。武昌首義成功,南方各省紛起響應,遂與劉次平、王西平、朱用平、賈文明等秘密商定在冬月十九(公歷1912年1 月7日)“太陽會”大集會時起義,并派人通知各鄉準備。
知被誰泄露消息,被德昌分司冉瑞德偵知,冉瑞德以貪殘被稱為冉豹子,急上西昌請求鎮壓。曹吉武趕緊派親信楊子清帶團練奔赴大高橋將冉截殺,隨到黃聯關通知張躍堂,黃聯關在德昌和西昌的中間。
10月26日(舊歷九月初五)又發生一件大禍事。西昌天主堂法國教土甘石泊,羅尚德將搜掠的珍稀動物、礦石標本、古董文物等30余馱,準備運過云南去法屬安南河內。當天經過火燒梁子時,被張躍堂部屬截獲,殺了押運的安南人阮文現。
本來洋人以傳教為名,但常和官員有勾結,所以百姓對他們沒有好感。有關洋人總有很多危言聳聽的話,比如洋人用一張羊皮買了半個會理街等。這些傳言又得使百姓對洋人深感恐懼,1902年,光若翰從冕寧來西昌傳教,路過禮州時,被當地人毆打阻擾,不得不折返回去。
1910年四川敘府至云南東川府的川滇邊區掀起反洋教運動,逐教士,焚教堂,其矛頭直指清政府。這一運動也擴展到寧遠府,德昌、會理教堂多被搗毀。會理東路江西街人胥品三在巧家組織暴動,打出了“反清滅洋”旗幟。
但這張躍堂部屬截獲洋人這一事件,勢必招來媚洋恐洋的清政府大興同罪之師,這是有先例的。三年前,在美姑牛牛壩,幾個彝人殺了英國人布洛克,招致清兵大軍進剿。禍在眉睫,不能坐以待斃。張躍堂決定在清政府行動前,立即起義。
其時正巧,四川各路同志軍圍攻成都,駐防西昌的四川新軍十七鎮三十三協六十六標(團)被調到川中解圍,標統(團長)葉荃、管帶(營長)王邦杰、趙南森、張紹武已經北上,巡防軍馬守城、朱登武兩營也被調走。
這些清軍在大相嶺遣到滎經同志軍羅子洲部的堵擊,被迫改道嘉定府轉成都。西昌城內僅有建昌鎮總兵董南斌的衛隊、寧遠知府王典章的親兵總共一百余名,兵力極其稀少,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10月27日,張躍堂以“廢苛政、殺貪官、滅洋人”為口號,動員了所屬十三團團練,阿都和阿史等士司土目所屬彝兵,德昌楊子清帶來的團丁共約兩千多人,由賴榮廷、吳紹久、劉大橋、殷華峰、黃國成等團正分別率領,浩浩蕩蕩向西昌城用進軍。
張躍堂以自己的克字營為前鋒,其余各團作后隊。前鋒約兩百余人,分作三路,一路自東門入府街以攻占寧遠府府臺街門,一路自西入城以奪取白塔寺附近的軍火庫,再攻占總鎮街門,這兩路均遇到清軍抵抗未能得手。
西昌古城墻
他親率一路,將莫西支的彝人,偽裝成“彝匪”押送歸案,自南門經至東順城街縣衙,捉住西昌縣知事章慶,其人因貪婪殘暴被百姓稱為章剮狗,將其首級砍下,沿街示眾。
起義軍人城,知府王典章施自知硬打不是對手,馬上變換面孔,找到張躍堂,偽稱早就想殺章慶,要張部先退出城去,再商解決,并由城鄉十大團團正出面保證。作為道上的人,張相信仁義信用,輕信了王典章,率部退據瀘山劉公生祠一帶。
王典章立即關團城門,命令團丁、教民上城防守,飛調駐防冕寧、越西巡防軍前來解圍。同時又指使鄉紳前去瀘山假意談和,分化瓦解張躍堂部屬。
10月30日,張躍堂知道受騙,率眾攻城,死傷數十人,無法攻入,仍退往瀘山。
瀘山邛海
起義本來事出倉促,軍心不齊,首領人物意見分歧。張躍堂和同盟會的人更互相指責,張中了離間計殺了王西平、劉次平。朱用平逃走后在樟木箐被清軍捕殺。起義軍內江時,各路救援清軍趕到。
斯茲土司嶺正榮也調來彝兵參戰,他的爺爺嶺承恩曾在1863年,在越西截斷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路,翼王就此折戟沉沙。此時已從越西搬家到安寧場,和西昌近在咫尺,是末代最大的彝族土司,且一直靠攏官府。陸陸續續的,清軍人槍聚集到四五千之多。
斯茲土司衙門遺址
11月3日清軍發起總攻,巡防軍左路第五營由管帶董瑞人率領從瑤山向瀘山側面進攻,馬同光營則由土劣陶寶軒向導從馬鞍山至瀘山背后上山再直下玉皇閣、劉公祠攻擊義軍總部。清軍裝備的是新式毛瑟槍,義軍只有刀矛,接觸之后,義軍傷亡累累,不能支持。
首領賴榮延率部投敵,阿都土司兵倒戈相向,畢竟彝族土司都是一個圈子,多數是姻親,嶺鎮榮的妻子是他的妹妹,嶺鎮榮一喊話,他意志馬上就動搖了,義軍大敗。張躍堂率少數親信逃匿黃連坡豹子洞。部眾除陣亡者外,有兩百多跳入邛海殉難。其余或逃或降,全部潰散。張躍堂旋被叛變團正賴榮延搜出,械送鎮臺衙門,得賞銀一千兩。
清軍大屠殺
11月8日,張躍堂在城內中營衙前米市壩。被背插香燭活祭貪官章慶后,凌遲碎鍋而死。其三兒子及一親家同時就義。曾出銀二千兩(一說二萬兩)支持清軍守城的洪國天主堂教士在行刑時攝下了慘不忍睹的若干照片。張躍堂其余親屬也被捕殺。
清軍緊接著在四鄉搜捕曾參加起義的人,先后在小廟、河西、黃聯關、馬道、高草、鍋蓋梁等鄉搜出六百余人,都被誅殺。投降清軍的義軍也有兩三百名被殺。已投降的首領楊子清被押回德昌凌遲處死。
德昌參與起義的首領汪必樣、文善芝、賢和安、敖躍廷、顧輝庭、馬××(佚名)被斬首于德昌分司衙署前。另有數十名起義軍被殺于青獅廟。曹祚三、曹吉武則于12月13日(日歷十月計三)逮到西昌,當晚于紅照壁斬首示眾,暴尸三天后才由基督教福音堂牧師勞穆斯出面交涉收殮回德昌。
會理獨立
西昌起義時,云南省于10月30日宣布獨立。11月22 日,重慶獨立,成立蜀軍政府。27日立憲派也在成都獨立:成立四川軍政府。四川各州縣先后宣布獨立的已有二十七個。
在滇川獨立影響下,會理黎溪土司自立堂、長沖土目自養山、通安土目張子玉,者保土司祿氏等彝族土司和土目也紛紛宣布獨立,并策劃聯兵進攻州城。
在同盟會策動下東路、西路哥老會正積極準備武裝起義,西路迷易保路同志軍提出打倒州知事王香余。會理天主堂法籍司鐸賈元貞企圖逃往昆明避難,途經東路鐵匠村,被當地農民張治光、王維甫等殺死。
會理城內頓時風聲鶴唄,官紳百姓驚惶不安,內躲外避,大舉搬遷,官吏彈壓不遵。慌亂中,王香余飛?金桂、撒連、草場壩、回龍灣、馬檳、參魚各團正挑選精壯團練三千名赴州域四近要隘布防。
12月10日,立憲派的四川軍政府為同盟會的四川軍政府取代。獨立后的云南軍政府陳兵金沙江南岸,準備出擊會理,駐會巡防軍北調未歸。
會理古城
王香余審時度勢,為求自保,于12月16日召集紳商學界人士開會商討對策,決定宣布獨立。組建會理州自治總局執掌政權,并報告云南、四川軍政府。
12月22日,全城掛起十八星組成的國旗,官紳百姓在南門外較場壩舉行盛大慶祝會,歡呼共和。是日川督趙爾豐在成都被軍政府正法。
寧遠府反正
會理獨立后,寧遠府及所屬其余縣廳,仍為清政府控制,依然尊奉清帝。魏時景繼任西昌縣知事,陳和生繼任德昌分司縣佐,繼續推行滿清暴政。四川軍政府雖然曉諭各府縣清史歸順,但一時還顧不上收拾邊遠地區。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正式成文,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元月初,曾參與過廣東獨立的同盟會員湖光晉、曾參與過云南獨立的周景西,從云南回到西昌。他們立即和西昌同盟會會員、地方看宿串聯商討,迫使在西昌滿清官更和平反正。眾人推胡光晉以民國代表身份前往府臺舞門面促知府和總鎮。
此時王典章、董南斌等日如熱鍋上螞蟻,不知所措。他們也知道民國政府已經成立,共和制度勢難抗拒。而且四川督尹昌衡已率軍南下清溪,討伐頑固分子、川邊鎮守使付華封,云南都督蔡鍔的援川軍一路已進占嘉定、一路正等待入寧遠。他們除反正外別無出路。民國代表上勸促,正中下懷,立即滿口答應,當場商定有關事情,擬出反正通電電稿,擇吉舉行反正儀式。
反正日期,原擬臘月初五,胡光晉等恐事久生變,決定提前在府縣官吏例行集會的初一(這是胡恭先先生86年來西昌時補充訂正的。他在84年所寫辛亥史料中記的是臘月初頭)。地點從文昌宮改在兩等學堂。
1912年1月19日(辛亥臘月初一-)上午,清朝寧遠府文官以知府王典章為首,武官以總鎮童南斌為首,西昌縣以知事魏時景為首,率府縣衙門典吏、駐軍管帶弁目一-百余名,與西昌法團、農工商學、紹紳代表劉指汀、周敬塘、那普生、周景西、付鴻齋、李賜卿、顏琢庵、何玉峰、包樹讓、張掛庭、周甫生,、廖化之等,共約200余人,齊集雞心石兩等校禮堂(今軍分區招待所西部),舉行反正儀式。
民國代表、同盟會員胡光晉主持。依程序首先由知府王典章宣讀反正通電電文,滿清官員卸去頂戴官服,砸毀“當今皇帝萬歲”牌位;然后官吏、紳商代表逐一剪掉腦后長髦搟。
鑼鼓鞭炮聲中,寧遠府就這樣歸順民國,尊奉孫中山大總統。反正后,府縣官吏仍照常供職,等待四川軍政府處置發落。各彝族土司照舊,改朝換代似乎和他們沒關聯。
府屬冕寧、鹽源、昭覺、越西等縣廳也相繼照章行事,咸與共和。2月12日,清宣統皇帝溥儀宣布退位,滿清皇朝從此結束。
但西昌還有一些冥頑不化的人,不肯尊奉民國為正筑,不肯剪掉髦辮,貢生李景西甚至為護辮上吊死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