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以及假買假賣行為的高壓,時刻謹記食品安全紅線。
每日資本論(攝)
文/每日資本論
“大鵝情結,大家是知道,但俄羅斯商品館……據說還有部分商品產自我國東北。”“XXX當地特別多俄羅斯商品店,都是用來坑外地人。”沒錯,部分所謂的“俄羅斯商品館”掛羊頭賣狗肉,此事已經在近日沖上了微博熱搜。
據部分媒體報道,已有監管部門對此進行檢查,有俄羅斯商品館因受經營場所和產品資質的問題影響而撤店。因“利”而聚的俄羅斯商品館,也出現了撤退跡象,目前開店的瘋狂更像是為掙快錢的短期狂歡。
事實上,俄羅斯商品館在中國市場興起已經有段時間。藍底白字,已經響徹周邊的音響“烏拉烏拉……”在很多商場或者購物中心門前的廣場上,都迅速搭起了這樣的大棚子。據部分媒體報道,加盟俄羅斯超市的風險小回報高,整體的利潤率在40-60%。
如此高額利潤當然吸引了更多人加入這個商圈。國內現存俄羅斯商品相關企業3532家,近兩年相關企業持續增長,截至12月18日,2024年累計注冊841家,已超2023年全年注冊量。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商品相關企業的地域分布聚集性較強,大多聚集在北方地區,且超八成企業分布在黑龍江省,其中牡丹江市今年累計注冊超500家。
但就如同國內其他行業一樣,只要有較高的利潤,那么就會一擁而上,結果就是魚目混珠。俄羅斯商品館也不例外。近日,一位博主的俄羅斯女友進入該店后的第一句話就是:“這些都是假的。”據博主透露,這家名為 “硬核俄貨” 的店鋪,通過設置 “welcome Russia(歡迎來到俄羅斯)” 等引導性標語、播放俄羅斯音樂以及采用俄羅斯風格裝修等手段,極力營造出一種純正俄羅斯商品店的氛圍,但“店內大部分商品實為中國制造,且價格虛高。”
“每日資本論”也在北京豐臺的一家“俄羅斯商品館”里發現,的確存在并非全部俄羅斯商品的現象。比如,奶粉寫的進口奶源,但產地卻是河南洛陽;而鱈魚粒原料進口,產地是廣東揭陽……
最新消息是,已有監管部門對網友反映的俄羅斯商品館產品來源進行檢查,有俄羅斯商品館因受經營場所和產品資質的問題影響而撤店。
故事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嗎?當然不行。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每日資本論”建議是零容忍。
俄羅斯商品館之所以會火得益于短視頻的興起。由于部分博主通過各種短視頻平臺介紹俄羅斯盛產的牛奶、牛肉、魚肉、蜂蜜、巧克力等食品,不僅份量足價格便宜且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這也讓國內消費者怦然心動。
那么,為什么有這么多國內消費者對俄羅斯產品情有獨鐘,難道只是價格便宜和份量足嗎?
利潤大更是眾多商家對俄羅斯商品趨之若騖的核心所在。要知道,平均50%的利潤,且生意火爆的買賣還真不好找。于是,俄羅斯商品館就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了。但硬幣的另一邊就是出現了魚目混珠的現象。
雖然,現在已經有相關部門對部分偽俄羅斯商品館進行了查處,但真的想說,這遠遠不夠。如何亡羊補牢,如何找到一條提升食品安全有效途徑?
多層次、多維度的事前檢查和事中檢查必不可少。這些俄羅斯商品館開設在各大商場、購物中心的門前廣場上,那么這些商場和購物中心要成為“門前把關”的重要一環。不能指望商家們都能自覺自愿地維護
每日資本論(攝)
建立起對商場和購物中心責任劃分的獎懲制度也很重要。比如,由商場檢查發現并報送相關部門對于假冒或者“打擦邊球”的商業行為的處罰,按照處罰比例百分比給予重獎,讓“門前把關”把門戶看好,而非形同虛設。
相關市場監督部門要真正起到監督者的作用。不能等到消費者或者通過老百姓的檢舉揭發才能發現問題,要嚴格把關,建立一套對于經營范圍、質量等科學、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
敲黑板!“每日資本論”認為,市場上之所以出現類似“掛羊頭賣狗肉”,甚至是假冒偽劣產品,而這些現象并不局限在俄羅斯商品館。如今,食品安全問題依然是國內食品界的重中之重,而一些食品領域出現的問題,確實讓消費者很揪心。
但是對于屢禁不止食品安全問題,也確實讓消費者不能理解,難道就沒有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什么歐美國家,甚至中國香港、中國澳門都很少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每日資本論(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假冒偽劣商品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安全,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和創新動力,還影響了國家的稅收和形象。在美國,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嚴厲懲罰和社會的強烈譴責。
根據美國法律,生產、批發、銷售假冒商品均屬有罪,對生產者、售銷者分別處以二十五萬美元以上、一百萬美元以下的罰款,并處以五年以下的監禁。如果假冒商品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及人命財產的情況,如假藥、假食品、假汽車零件等,則罰款和監禁期限會相應增加。
此外,被告還可能面臨民事訴訟,賠償原告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并承擔訴訟費用和律師費用。
簡單點說,就是目前對于假冒偽劣商品或者行為的處罰力度尚不能達到震懾作用。要罰到假冒偽劣產品的制造者、參與者傾家蕩產,讓所有人對食品安全有敬畏感。不要想著自覺自愿,在商業社會里,紅線思維一定適用于所有商業行為。
就好比,汽車、騎電動車、自行車、行人,逆行闖紅燈,還有車輛亂停放問題,這些好像都成為了城市的頑疾。最核心的問題,還是違法成本太低,起不到震懾作用。形象點說,逆行處罰一次2000元甚至更多,大街上逆行現象肯定銳減。
食品安全領域更是如此。要想提升食品安全就必須加大處罰力度,讓所有人都心存敬畏,在敬畏之下,食品安全自然而然會得到提升。最后,還要加大對執法者的監督,不能為了發展,甚至為了某個區域,某些人的利益,睜只眼閉只眼,最終害得是我們自己。
2025就要來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吃得好,吃得放心。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