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內,兩地先后官宣“取消公攤面積”。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發文明確,取消商品房銷售價格限價機制,鼓勵實行“現房銷售”,逐步推進“取消公攤”。此前的12月12日,湖南省衡陽市亦發文明確,自2025年1月1日起商品房銷售實行套內建筑面積計價。
這不是國內首次“取消公攤面積”。今年更早之前,廣東肇慶和湖南湘潭等地就提出“取消公攤”。此外,廣州、杭州、長沙和廈門等地雖未明確取消公攤,但也通過放寬對贈送面積限制、優化陽臺等空間面積計算規則等方式提高實際得房率。這類改革措施均贏得好評,對于提振當地樓市有積極意義。
此前,部分樓盤公攤面積過大、購房者得房率偏低,一再受到輿論詬病。今年以來,部分城市汲取教訓主動“取消公攤面積”,順應了民意,糾正了公攤亂象。此舉對購房人而言,既有利于提高得房率也能明明白白購房,還有利于降低與公攤面積掛鉤的物業費、暖氣費等,可遏制開發商“公攤侵權”。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取消公攤面積”后,購房人的買房成本是否隨之降低?報道顯示,對于一些實際得房率較低的房子而言,如果按照“套內面積計價”的方式購買,對部分購房者來說,相當于以更低的總價購得了相同戶型的房產。言外之意是,“取消公攤面積”,等于降低了這部分人的購房成本。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只是一種假設性的結論,未必能照進現實。也就是說,“取消公攤面積”不等于購房成本降低。原因是,地方政策剛剛出臺,已經在售的現房樓盤不可能推到重來,這意味著公攤面積客觀存在。所謂“取消公攤面積”,只是改變了房價的計價方式而已,即從建筑面積改為套內面積計價。
未來有望倒逼新建樓盤從規劃、設計、審批階段就壓縮公攤部分,從而可顯著提升實際得房率。但這并不意味著房價會因此下降。因為決定房價的并不是公攤面積,而是取決于樓盤綜合開發成本、區域內同等樓盤定價及競爭情況、當地樓市供需關系以及開發商經營情況,坦率說,主要由供求關系決定。
如果一個城市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平衡,房價就會保持平穩,并不會因為“取消公攤面積”發生大波動。但如果樓市供小于求,房價大概率會上漲,“取消公攤面積”也摁不住上漲勢頭。假如樓市供大于求,房價大概率會下降,即便“取消公攤面積”也很難刺激購房消費,因為公攤不是主要的決定因素。
所以,指望“取消公攤面積”來降低房價或購房成本,恐怕要失望。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此舉有利于購房者,有望提振購房信心,對于樓市消化庫存、恢復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從房地產發展趨勢來說,因公攤亂象叢生,“取消公攤面積”是大勢所趨,目前三四線城市先行一步,一線城市也會實施。
總之,“取消公攤面積”值得肯定,將對未來樓市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可使開發商和地方主管部門意識到,只有充分考慮購房人權益和意愿,才能受到市場青睞。而包括“公攤侵權”在內的各種侵權亂象,是時候該退出樓市了。即便“取消公攤面積”未必能降低購房成本,但大概率會降低住房持有成本。
此外,實行“現房銷售”也是中國樓市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