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9時45分,G9508次智能復興號動車組列車載著旅客平穩駛出湖州東站,駛向上海虹橋站,標志著滬蘇湖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滬蘇湖高鐵正式開通,這條鋼鐵巨龍疾馳在江南大地,宛如一條熠熠生輝的紐帶,串聯起上海、蘇州、湖州等城市,在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藍圖上勾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區域協同發展奏響了激昂奮進的新樂章,其帶來的積極影響廣泛而深遠。
“坐高鐵游古鎮,滬蘇湖好舒服!”“一路坐車一路玩,沿途都是打卡點!”……開通首日,一大波乘客搶先體驗,好評拉滿。玉帶蜿蜒串起詩意江南,滬蘇湖高鐵穿行于江南水鄉,串聯練塘、金澤、朱家角、周莊、黎里、盛澤、震澤、南潯、織里等古鎮群,是一條具有濃郁江南水鄉特色的休閑旅游黃金線。滬蘇湖高鐵,不僅縮短城市間的時空距離,更為長三角城市群之間的互聯互通帶來更多可能!
推動經濟發展,開拓廣闊市場。對于沿線城市來說,高鐵的開通如同打通了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擁有雄厚的資金、前沿的技術、豐富的人才和廣闊的市場資源。滬蘇湖高鐵是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大項目,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互融互促的交通大動脈。這條脈動的“經濟線”將進一步吸引高端產業在沿線集聚,點燃“軌道上的長三角”和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高鐵沿線城市將更緊密地融入g60科創走廊的建設中,形成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產業集群,提升長三角整體科技創新能力。同時,沿線城市間的時空距離縮短,有助于人員、資金、技術等要素的高效流動,提升區域內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各城市協同發展,推動科創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
促進文化交融,發揮獨特作用。從上海浦江之畔,經滬蘇交界的水鄉客廳、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南岸,開往“兩山”理念誕生地、國家生態日起源地湖州,滬蘇湖高鐵穿越了太浦河、元蕩湖、三白蕩、北麻漾等眾多河流、湖泊和濕地,沿途河網交織、湖蕩密布,練塘、、周莊、盛澤、南潯、織里等江南古鎮星羅棋布,高鐵把沿途風光美景與江南水鄉文化的顆顆“珍珠”串成文旅“項鏈”,為沿線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一條極具水鄉生態風情的黃金旅游線躍然上新,通向每位旅客心靈深處的“詩與遠方”。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滬蘇湖高鐵的順利開通運營,無疑是一項承載著厚重歷史意義且蘊含著重大現實價值的宏偉壯麗工程杰作。它既是長三角地區在新時代浪潮中蓬勃發展活力的生動見證者,更是為這片富饒區域的未來精心描繪出一幅美輪美奐、令人憧憬的宏偉藍圖。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滬蘇湖高鐵的開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以交通之變撬動發展之變,帶動區域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維度協同共進,向著更高質量、更具活力的發展方向穩步邁進,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期待這條高鐵線路在未來書寫出更加精彩輝煌的篇章。(文/吳錦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