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池文化樂園首屆
“抒寫龍王池·贊美新時代”
文學大賽結果隆重揭曉
第二屆文學大賽即日起正式開啟
獎金額度大幅提升
在游子涌動的鄉愁里,在文化傳承的續篇里,在鄉村振興的華章中,永登縣龍王池文化樂園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冉冉升起,熠熠生輝。為全方位、多角度展現龍王池文化樂園近年來發展的全新氣象、嶄新風貌與卓越成果,充分展示龍王池文化樂園的獨特魅力和現代風尚,挖掘龍王池文化樂園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時代精神,更為禮贊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民,龍王池文化樂園于2024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舉辦“抒寫龍王池·贊美新時代”文學大賽并于12月20日截稿收官。
為確保大賽評審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平公正性,主辦方特別邀請有關專家教授組成評委會,嚴格評審標準,規范評審程序。所有作品匿名報送評委會,集中統一評選,共評選出獲獎作品36部,其中一等獎1名,獎金10萬元,價值四千元精美禮品一套;二等獎2名,獎金各3萬元,價值四千元精美禮品一套;三等獎3名,獎金各1萬元,價值四千元精美禮品一套;優秀獎30名,各獎價值4千元精美禮品一套。
一、大賽評委會
組 長:
張 兵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成 員:
雷恩海 蘭州大學國學研究中心主任,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 華 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冉耀斌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所所長,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曉云 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部副教授、博士
秘 書:
李宗安 蘭州市七里河區文聯辦公室主任
王 維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二、獲獎名單
經過激烈的角逐,本次文學大賽一等獎,由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霓娜憑借作品《龍王池賦》獲得,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藝術技巧和積極的時代意義,挖掘展現出龍王池的緣起、建設、以及背后蘊藏的文化意義,觀之如身臨其境,是當之無愧的佳作。
二等獎獲得者分別是來自四川廣元熊芙蓉的《龍王池,我心中的海》;以及四川廣元陶蓉的《相約龍王池》,讀之如沐春風,將龍王池的景致文化之美,躍然紙上;
三等獎為來自黑龍江哈爾濱任秀峰《龍王池文化樂園賦》、甘肅蘭州楊云清《龍王池賦》,以及甘肅榆中黃志文《晚秋,捧起龍王池靜態下的疊韻》,作品各有千秋,從各個角度和層面展示了龍王池之大美風光。此外,大賽還評出了優秀獎三十名。
三、相關說明
1.獲獎名單公布后,獲獎者請于三日內將相關領獎信息(與參賽報名表保持一致)以word版附件形式報送至參賽投稿郵箱(郵件主題填寫“姓名+獲獎等次”)。一、二、三等獎獲獎者:本人的身份證號、銀行賬號(姓名、銀行卡號、開戶行、開戶行號)、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身份證照片、銀行卡照片,同時還需兩百字以內的個人簡介、800字左右獲獎感言;優秀獎獲獎者:本人的身份證號、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身份證照片。
2.一、二、三等獎獲獎者須按規定依程序繳納個人所得稅。或是由主辦方代為扣繳(扣繳票據憑證會反饋給獲獎者)后,將所余獎金匯入獲獎者提供的銀行賬戶,或是在收到主辦方匯入獎金后本人自行繳納(請將繳納票據憑證反饋給主辦方)。優秀獎獲獎者,獎品直接郵寄至獲獎者提供的通訊地址。所有獲獎者都將寄送獲獎證書。
3.主辦方不會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向獲獎者提出諸如交納手續費、郵寄費、驗證銀行卡轉款等任何要求,提醒獲獎者小心上當。
4.一、二、三等獎獲獎作品及個人簡介、獲獎感言,主辦方將邀請名書法家用毛筆謄抄在定制宣紙上,依《四庫全書》樣式裝訂成冊,奉函入柜,長期收藏在四庫書院集部中,供游覽者傳閱賞讀。
5.所有獲獎作品(聯系作者進行必要的修改后)都將在龍王池文化樂園微信公眾號陸續推送,并匯編《龍王池文化樂園首屆“抒寫龍王池·贊美新時代”文學大賽獲獎作品集》予以收藏傳閱。
6.由于短視頻投稿數量極少,未能達到評選條件,本屆大賽取消短視頻評獎。
7.首屆文學大賽所有獲獎者,2025年5月1日起至2025年10月10日之間,凡到龍王池文化樂園旅游觀光,請提前通過投稿郵箱進行聯系,由主辦方負責訂購本人往返機票、火車票并安排在蘭州范圍內兩個晚上五星級酒店住宿,費用由主辦方承擔。
龍王池文化樂園第二屆“抒寫龍王池·贊美新時代”文學大賽即日起隆重開啟!
獎金額度大幅提升
一、大賽主題 “抒寫龍王池·贊美新時代”
二、參賽范圍 全國廣大的文學家、文學愛好者
三、活動時間投稿時間:即日起至2025年9月1日頒獎日期:擬定于2025年國慶期間
四、主辦單位 龍王池文化樂園 龍王池四庫書院 龍王池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殿堂 永登謙謙文旅產業有限公司
五、獎項設置一等獎:1名,獎金十五萬元, 價值八千元左右精美禮品兩套。二等獎:2名,獎金各五萬元,價值八千元左右精美禮品兩套。三等獎:3名,獎金各三萬元,價值八千元左右精美禮品兩套。優秀獎:30名,各獎價值八千元左右精美禮品兩套。以上所有獲獎作者均頒發獲獎證書。
六、作品要求1.所有參賽作品須緊扣主題,傳遞積極向上、格調高雅的正能量。2.文學作品體裁不限,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報告文學、古體詩詞均可。3.所有參賽作品,必須以龍王池文化樂園為創作題材,描繪、抒寫、反映其田園風光、自然生態、休閑旅游、歷史變遷、民情風俗、鄉村振興、研學教育、人文情懷、文化底蘊、時代精神等內容。4.所有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作品,無版權糾紛,未在其他媒體、平臺公開發表過。作者應確認擁有作品著作權,嚴禁剽竊、抄襲。主辦單位擁有對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改編權、匯編權、展覽出版權,不再另付稿酬。5.文學作品新詩單首或組詩總行數不超過80行;散文不低于1000字,小說、報告文學、戲劇劇本不低于2000字;古典詩詞歌賦符合韻律要求。
七、投稿須知1.稿件以word文檔附件形式發送至投稿郵箱18993122127@163.com,郵件主題以“姓名+體裁+題目+字數”命名(如:張三散文禮贊龍王池1668)。2.大賽相關情況、具體事宜、通知公告等信息都將及時在龍王池文化樂園微信公眾號推送,所有參賽人員務請關注。
歡迎到龍王池文化樂園游覽觀光、采風創作!期待您與大獎相約相擁!
龍王池文化樂園
龍王池四庫書院
龍王池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殿堂
永登謙謙文旅產業有限公司
2025年1月1日
附:一等獎作品
龍王池賦
隴右勝地,河西要沖。依黃河而望祁連,鎮絲路而守金城。曾鹽堿盈地,草木不豐;霜華漫野,稼穡難興。忽而山出醴泉,潛龍飛天。有文曰:“蟠龍在地,萬物皆興;龍行一步,百草皆青;龍行萬里,福澤無疆;云龍在霧,萬象皆新;飛龍在天,貴人乃現;九龍捧圣,共沐龍恩;龍王在池,風調雨順”。池因以立,民因以生。
徐公靈光者,一鄉之善士也。沉浮半生,繼往圣之絕學;俯仰列國,知天命而歸真。承蒙國泰民安之盛世,巧遇文化復興之國運,懷報鄉黨養育之夙愿,力營荒丘鄰里成良苑。窮百代之變,通六藝之精,究大道之源,續文脈之傳。乃填荒溝,樹嘉木,浚幽泉,植林藪,起殿堂,建書院。鬼斧神工造圣境,巧奪天工拓荒原。山巒橫亙南北,幽谷陳列西東。長廊棧道,依巒壑之曲升;闕樓亭臺,效北斗之眾望。高山仰止,似周公之吐哺;泉水甘冽,若君子之謙謙。
移步龍門,則百福駢臻,千祥云集。魁星降而乾元升,文運興而狀元茂。祥光靄靄,瑞氣騰騰。滿目芳草茵茵,士隱關山之象。棧道左右十二生肖,推轉年歲優劣之過往;山門南北二十四節鼓,律動天地四時之演化;天市恒象,立黃道十二宮;時序循變,統萬物而歷法成。
洪荒前定,教化后興。六龍御天兆升平,乾坤否泰應天心。仰望山丘,矗立二圣,談天說地,治世安民!遠望夫子恭敬肅立,仿佛授業“仁、義、禮、智、信”五常;親近先生虔聆雅訓,正在解惑《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悉聽老子,忽聞大道之源,道法自然,方知道德五千之法統。“道生之,德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余。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豈不是哉?
穿絳朱魁樓,傍山聳云;過七彩棧道,矯若游龍。有長廊盤踞,臥翠嶺而銜湖光,披文飾而吞八荒。長卷壁畫任卷舒,恰似丹青摹邃古。歷代王朝更迭,序列先后;千古風流人物,粉墨拂袖。匾額懸天,圣訓入目;翰墨長列貫古今,名士耳旁低沉吟;風吟廊柱真文章,雅賢君子伴身旁。鳥啼檐角,如傳興廢之殤;鳳鳴朝陽,如歌周發殷湯。鑒古而明今,察來而知往。長廊貫青史,片語醒世長。
轉曲陌,步回廊。有殿堂聳立,飛檐凌空。朱闕生輝,金瓦耀煌。拾玉階,過丹墀,啟穆扉,入華堂。但見:珍品滿目,器物琳瑯;集歷代之金石,囊萬類于一堂。甲骨符契,述玄秘之洪荒;鐘鼎金文,彰祀戎之氣象;竹簡韋編,銘百家之闊論;活字印刷,襄文運之浩蕩。文字與載具同演進,書體并墨法共昭彰。
至若陶鈞瓷器,藝苑瑰寶。形制有別,鑒朝代之風尚;紋飾殊樣,蘊審美之更張。土與火之凝淬,形與韻之合光。傳文明于宇內,蜚英聲于遐方。
且夫青銅重器,祈福祉于廟堂;中醫針草,救疾恙于市坊。算盤珠響,計古今之盈虧;貨幣星羅,鑒興替于緗囊。典籍合壁,示中華之泱泱。古建樣式,構匠藝之韻章。窮極類目,闕補遺藏。足不出戶,盡覽傳統遺存;信步方寸,閱遍往來萬象。何似瓊樓玉宇,不啻帝王明堂!
至若禮樂殿堂,陳列千古絕唱。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音備具,五聲音響。忽而霓虹乍閃,雅樂宮商。鐘磬流光,箜篌振芒。光色隨聲轉,明暗應律宕。似仙臺飛臨,瑤池忽至,若夢若幻,人間天堂。
吾聞每逢盛世,禮樂昭而風俗正,圣道彰而民德厚。善哉徐公!潛樂典以究世變,游史冊而考律呂。復編鐘于舊帙,奏雅樂于新廬。擲萬金以求索,覓絕響于鄉黎。黃鐘大呂,隱百代而重光;金聲玉振,默千載而復鳴。嗟夫!先圣之遺韻猶在,周禮之教化將興!
殿堂瑰寶既覽賞,又瞻文雅萃淵量。沿長廊前行,有四庫書院,枕山襟池。深藏萬卷墳典,堪稱民間冠絕!且看:書架列四象,函格分九宮,似星羅而有序,若棋布而無極。二百五十六組書柜,丹漆雕鏤,鐫刻盤龍,若文化巨人,娓娓道說遠古文明。典籍置入一萬兩千二百八十八個書函內,謹抒誠悃,樟木含香,竟顯書香門第之模樣。
函內典籍精妙絕倫,博古涵今;包攬經史子集,絕通天地萬有。覽經部,可明道德、知禮義;讀史部,可察盛衰、曉興替;讀子部,能識百家、悟玄機;讀集部,可品華章、蘊才氣!古籍同書畫并美,文墨與蘭麝齊芬。儼天一之舊域,恍文淵之新生。何羨翰林學府,豈非文曲瓊宮!
夫鴻蒙初判,萬類以大道育生;華夏伊始,人倫以文明肇興。修書《四庫》,文之大成。含蓋萬有,綱紀群英。盡典籍之全觀,極圖書之大備!匯華夏之文脈,納千載之智慧!泱泱傳統文化,一書而盡矣!奈何命途多舛,時逢劫難。夷蠻一炬,存毀各半,悵孤本之飄零,嘆書閣之分離!
嗟乎,徐公!懷家國之大義,傾畢生之精力,搜殘籍于四海,訪遺編于九野。精匠數百、春秋十序,楠木作函、紅木為柜、絹絲封面、樟木作背。循古法之調墨,擇手工之宣紙。盡原本而復刻,何謬差之毫厘?宛昔冊之重臨,若進退于古今。昔帝王之御覽,今黎庶而得瞻。澤文華于八荒,啟庠序于山間。煥古籍之芳彩,振先圣之雅典。昭赫赫之行止,實煌煌而勛功!
嗚呼!龍王池之福地,乃一域之勝景。觀賞與風雅兼善,自然與人文齊美。攬珍籍于盟府,存文脈于金匱。領文旅之新風,引福澤于桑梓。嗟乎!民族復興,文化引領。欣逢盛世,圣道弘毅!溯本源而傳薪火,澤天下而昭萬民,誠為當代之使命,吾輩之責任!
于是緣棧道而登峻峰,凌絕頂而撫玄云。望乾坤寥闊、表里山河。奇絕勝景,宛然圖卷。俯瞰文化樂園,學子研學正濃;園中石雕,麒麟降郊;龜馱龍碑,鳳鳴九皋;龍影池沼,燕雀翔巢。童稚戲水,噴泉舞妙;飛行影院,科技領跑;農家院落,炊煙裊裊;和美鄉村,山環水繞;龍首山莊,游客逍遙。于是臨風舒嘯、倚亭長歌。歌曰:
駕六龍兮御清風,游樂園兮訪仙蹤。
探龍王兮臨勝境,聞四庫兮鬼神驚。
瞻殿堂兮賞奇珍,步書院兮覽六經。
慨賢達兮興造化,傳薪火兮耀蒼生。
遇盛世兮國運隆,修文德兮聚賢英。
仰皇天兮俯厚土,賦辭章兮歌太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