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合肥腦波腦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池靜,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含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批發、電子產品銷售、貨物進出口、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等,由腦波(深圳)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科大訊飛股東安徽言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紫荊華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冰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國內三例腦機接口植入患者已可“腦控喝水”
據上海科技微信公眾號12月9日消息,上海首例腦機接口植入患者“已可以完成腦控喝水”,這是全國第三例:一個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體內機被嵌入一位38歲患者的顱骨外,成功采集到他大腦中感覺運動區域的神經信號。
這個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由博睿康與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洪波教授團隊合作開發,在上海完成研發和型式檢驗,于2024年8月成為我國首款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腦機接口產品。
“我們這款腦機接口系統采用的是半侵入式設計,設備非常小,只有硬幣那么大,植入位置就在顱骨上方、頭皮下方。”博睿康產品總監王昱婧解釋道,“手術后,我們將頭皮重新覆蓋,等頭發長出來之后,幾乎看不出來這個設備的存在。”據介紹,該系統采用無線微創設計,不損傷大腦細胞,手術后僅一周,患者便可出院回家。
今年年初,馬斯克宣布Neuralink植入的首個大腦芯片人類患者已經完全康復,腦機接口的進展一直受到高度關注。
早在去年10月24日,54歲的患者老楊就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接受了腦機接口植入手術,成為國內植入腦機接口手術的首位受試者,這比Neuralink的首例臨床植入早3個月。
隨后,2023年12月19日,洪波教授團隊又與北京天壇醫院合作,開展全國第二例臨床植入試驗。
而在2024年,上述聯合研究團隊宣布,通過自主研發的半侵入式腦機接口,幫助兩位高位截癱患者分別實現了自主腦控喝水,以及用腦電活動控制電腦光標移動。
“當我看到老楊能夠重新舉起杯子喝水時,眼淚不禁流了下來。這對脊髓損傷的病人,簡直就是天賜的福音。”上海首試患者小董受此鼓舞,下定決心要參與這項腦機接口的臨床試驗。
腦機接口產品NEO植入人體的示意模型
明年我國將開展30-50例國產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植入手術
目前,我國正在穩步推進并支持腦機接口技術。未來,這一臨床研究是否還會向更多的患者開放?
洪波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NEO腦機接口設備明年將應用在全國約10個中心的30-50例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植入手術中。他說:“這一腦機接口設備已經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審批通道,未來會與更多醫療機構合作,包括西部地區的醫療機構,讓更多的患者加入到臨床試驗中來,我們也會密切觀察臨床研究的結果,及時將相關數據做好總結,遞交給國家藥監局。”
近日,湖北省工商聯副主席、湖北省楚商聯合會執行會長、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高德紅外集團旗下多個業務板塊都緊緊圍繞高科技展開,其中在腦機接口方面,技術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下個階段將會大批開展臨床應用和研究,而腦機接口技術成熟以后,現在一些不太好治療的疾病,比如帕金森、癲癇、抑郁、截癱等,這些疾病的治療都有可能得到改善,甚至于徹底治愈。高德紅外也很希望跟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和各方面力量進行合作,希望這些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人類。
極目新聞綜合澎湃新聞、上海科技微信公眾號、新民晚報、天眼查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