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訊】(作者:張昊 房書華)12月28日,備受矚目的第十屆(2024)東方文藝復興論壇于北京鴻華社區美學美育中心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以“美育浸潤與學科建設——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探索實踐”為主題,聚焦于新時代美育與學科發展的前沿領域,旨在匯聚各方智慧,共繪文化產業與教育融合發展的嶄新藍圖。
本屆論壇由多方權威機構攜手打造,指導單位為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學習強國平臺“美育強國”號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擔當學術引領,文藝復興研究院與中國社會藝術協會美學與美育專業委員會作為主辦單位,共同為論壇的專業性和權威性保駕護航。
學術新視野:交叉融合,驅動創新
在新文科與新藝科建設蓬勃興起的時代浪潮下,交叉學科發展已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核心議題。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強強聯合,精心搭建起一座跨學科交流的橋梁,致力于挖掘學科交叉所蘊含的創新潛能,深入探討絲綢之路“失落非遺技藝”的傳承脈絡、非遺傳承與美育浸潤的特色學科構建、美育教學裝備向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的轉化路徑、美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策略以及校企合作項目的落地與拓展模式,為學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注入新的活力。
群英薈萃:共襄美育盛舉
論壇匯聚了來自學術界、藝術界的眾多杰出代表。學術召集人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丁方教授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向勇教授擔任,出席嘉賓包括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劉韜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居科學學院楊華教授、成都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嚴夢陽副教授、南京傳媒學院顧生蓉副教授、人民大學文藝復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房書華老師、仲文老師、楊潔老師,成都大學美術與設計學教師張昊、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師史蕊、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會務會展賽事管理中心主任姜曉和副主任王利晶以及社會各界精英人士,他們的專業見解與實踐經驗將為論壇增添豐富的學術內涵與實踐智慧。
思想交鋒:智慧閃耀論壇
本次論壇圍繞“美育浸潤與學科建設”這一核心主題,深入探討新文科語境下新藝科建設與交叉學科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積極推動產教融合,助力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
本次論壇由丁方教授主持。他從當下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出發,深入闡述“古代壁畫與美育浸潤”“高校美育科研平臺建設”“美育實踐教育與文旅研學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等議題的重要價值,為美育事業的發展指明方向,為文旅產業的創新提供新思路,致力于提升公眾審美素養與社會綜合素質,推動文化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源泉。
向勇教授則從文化產業發展的宏觀視角出發,運用前瞻性的思維和深入的分析,探索文化藝術新質生產的創新路徑,剖析文化產業的現狀與未來趨勢,挖掘文化藝術的深層內涵與價值,為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嚴夢陽副教授以成都大學綜合材料藝術美育浸潤實驗室為例,分享“高校美育科研平臺建設”的最新成果與前沿動態,展現高校美育科研的創新實踐與發展潛力。
劉韜教授聚焦“古代壁畫與美育浸潤——以德藏吐魯番壁畫為例”,通過對吐魯番壁畫流散、德國探險隊、簡目編纂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還原吐魯番壁畫的歷史脈絡,梳理德國藏吐魯番壁畫的殘片信息,為古代壁畫的保護與美育價值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參考。
張昊老師從綜合材料繪畫與新型美育教育裝備研發的角度,深入探討綜合材料繪畫的定義、發展現狀及其在美育教育中的應用潛力,以及如何通過新型美育教具裝備推動文化遺產的復原與轉化,為美育教育的創新實踐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史蕊老師圍繞“古代壁畫非遺技藝、美育浸潤與藝術療愈的融合實踐”,探討美育在不同人群中的應用價值,致力于推動個體與社會的心靈健康與和諧發展,為美育的社會功能拓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仲文研究員以“美育實踐教育與文旅研學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為主題,通過對實踐案例的深入剖析,預測美育與文旅研學產業融合的發展趨勢,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指導。
楊潔研究員以藝術療愈為主題發表了講話,她談到,近年全球藝術療愈市場增長迅速。隨著心理健康備受重視,其市場規模不斷拓展。快節奏高壓下,人們愈傾向于借助藝術療愈舒緩壓力、調節情緒。而且,它適用于家庭各年齡段成員,滿足多樣化需求,我們自身也對此有著迫切的需要。
顧生蓉老師以南京傳媒學院的美育實踐為例,分享“主題性內容——以丁方教授的‘神圣山水’藝術創作”在美育浸潤中的應用經驗,探討如何在高校中打造具有特色的美育樣板,為高校美育實踐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楊華教授基于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居科學學院的學科建設實踐,深入分析藝術與科技融合的現狀與趨勢,闡述其在美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美育創新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與新的方向。
房書華研究員以“書法、雕刻、拓印——人才培養”為主題,探討當下書法雕刻拓印教育的難點與痛點,并結合教育部相關政策,提出切實可行的實踐解決方案與課程方案,為傳統藝術人才培養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在主旨發言之后,參會專家們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自由研討交流,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從不同維度為美育浸潤的發展出謀劃策,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學術氛圍濃厚而活躍,共同為美育事業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十年風華:學術碩果累累
“東方文藝復興論壇”歷經十載歲月沉淀,始終秉持著以社會發展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的研究理念,持續探索中國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的創新路徑。歷屆論壇議題從“東方文藝復興”理念的率先倡導,到“藝術技術學”學理體系的構建,從“絲綢之路國際實驗室”的創新實踐,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模式的深入探索,再到如今美育浸潤與新型學科建設的前沿研討,不斷拓展學術邊界,引領學科發展潮流。
十年來,論壇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包括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重大項目“藝術技術學”學科建設、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項目《藝術品修復人才培養》、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當前中國美術創作重大問題研究》、全國藝術科學“十五”規劃年度項目《佛教藝術圖像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項目《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研討巴米揚壁畫數字化》、北京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北京法海寺壁畫巖彩與圖像學研究》等多個重大項目均已順利結項,尤其是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基金重大項目“藝術技術學”學科建設研究于 2024年4月經嚴格審核成功獲批結項,并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這些成果不僅彰顯了論壇的學術影響力,更為推動中國藝術與美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藝術與美育領域的深度挖掘與探索,更是對未來藝術教育發展方向的精準把握與積極引領。通過廣泛而深入的研討交流,論壇不僅傳播了先進的美育理念,還成功搭建起一個“跨界融合創新”的高端交流平臺,有力地推動了美學美育事業的繁榮發展,促進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的緊密結合,為文化產業的升級與教育事業的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