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步伐加快,“兩新”(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工作正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2024年,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首次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支持各地對4萬余臺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實施更新。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背后,我國擁有龐大的電梯存量市場。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梯總數已達到1100余萬臺,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數量接近全球其他國家電梯總和。預計到2024年年底,中國使用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預計將達到90萬臺。
在今年的第五屆SPM廣州物博會上,也特別打造了“以舊換新展區”,匯聚了一大批電梯優質企業,推動“以舊換新”進物業社區,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第五屆SPM廣州物博會--通力電梯展位 人流涌動
電梯更新改造也成為了行業新的增長點。芬蘭通力集團是國際電梯行業三大巨頭之一,在其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新戰略中,明確提出“推動更新改造,釋放成長潛能”。
“城市化、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這些影響電梯行業發展的宏觀趨勢不斷演變,給我們在諸多領域,尤其在維保和更新改造領域,帶來了激動人心的新機遇。”通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hilippe Delorme表示。
“針對電梯更新改造這一新增長點,通力中國已經做好充分準備。”近日,通力大中華區更新改造業務副總裁周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通力在中國市場已成立了獨立的更新改造業務部門,推出了全新的定制化電梯更新改造方案,并在現有產線基礎上增加了一條針對更新改造業務的柔性生產線。
“過去15—20年,中國一直在飛速發展。我認為,2025年中國需要更新改造的電梯可能將突破100萬臺,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周芳進一步分析道。
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需求明顯增加
黨的二十大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各級政府陸續出臺政策支持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環境。電梯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對居民日常生活的直接影響而受到特別關注和重視。
2024年7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確,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首次將支持范圍擴大到老舊電梯領域。
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宣布將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年內計劃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各地更新4萬余臺、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舊電梯。補助標準為更新電梯每臺定額補貼15萬元,改造電梯每臺定額補貼5萬元。
周芳告訴記者,到2024年年底,中國使用超過15年的老舊電梯預計將達到90萬臺。超過15年的電梯面臨零部件老化、故障率高、安全隱患大等問題,且維修成本逐漸增加。
基于此,通力集團在今年9月發布2025—2030年的全球新戰略——“騰飛”,提出的四大戰略變革舉措之一便是“推動更新改造,釋放成長潛能”。
“10年前,通力便在中國市場涉足電梯更新改造業務,但一直屬于后市場管理業務的一部分。”據周芳介紹,隨著中國電梯市場正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加之國家政策大力支持,近兩年更新改造需求明顯增加。為了應對市場變化,通力中國2024年將更新改造部門獨立出來。
周芳表示,中國已經歷基建建設的騰飛期,電梯后市場的成長速度非常快。同時,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電梯市場,超過90%的電梯使用年限不超過15年。在過去5年中,通力中國電梯后市場業務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我們對這一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樂觀,2025年需要更新改造的電梯可能將突破100萬臺。”
超長期特別國債緩解資金難題
今年7月,通力開始對太倉東林佳苑小區進行電梯更新改造,這是江蘇省蘇州市首個保障性住房電梯集中改造項目。
“東林佳苑共有29臺老舊電梯,這些電梯的使用年限均超過16年。”周芳告訴記者,該項目啟動時,住宅老舊電梯改造還沒有明確被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范圍。“東林佳苑由于是保障房項目,沒有公共維修資金,得益于太倉政府部門的財政支持,這個民生項目才得以順利推進。”
事實上,在電梯更新改造過程中,資金一直是最大的難題。“電梯改造費用相對高昂,國內小區普遍面臨公共維修資金不足且籌資機制復雜問題,無法滿足更新改造的資金需求。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的引入,為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極大推動了這一進程。”周芳感慨道。
11月20日,通力方面宣布,公司海口市美蘭區金椰都花園小區電梯更新項目正式啟動。這一項目是海南省首批獲得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的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工程,涉及的14臺電梯完成更新及投入使用后,預計將惠及近百名居民。
記者了解到,自上述項目簽約以來,通力電梯僅用10天便完成了首批4臺電梯的發貨工作。首臺電梯在11月底完成安裝,12月完成驗收并投入使用。14臺電梯安裝工作預計將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
周芳表示,新政發布后,能明顯感受到電梯更新改造熱度上升。通力也正積極推進納入超長期特別國債的項目落地。除海口市外,公司還在武漢市、寧波市、嘉興市和蘇州市等地“落子”。國債項目的資金劃撥速度非常快,資金從上級住建部門直接撥到地方政府,再由地方政府繼續下發。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居民的決策速度較慢,小區人口越多,越容易產生分歧,我們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來推進這項工作。”周芳直言,通力在實踐中有時也會分擔部分居委會的工作,安排很多一線員工組織居民簽字投票,以便統一意見。
此外,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推進工作還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電梯管理責任分散,如何協調開發商、物業、維保公司和業主之間的關系一直是“老大難”;另一方面,老舊建筑結構復雜,改造難度高且周期長。
“通力也在積極教育市場,幫助居民認識如何識別電梯危害,如何保證自身安全,如何要求維保或者物業公司關注設備的日常使用情況。”周芳闡釋道。
定制化個性化服務至關重要
在電梯更新改造工作推進過程中,業內經常會遇到一個核心的問題:老舊電梯到底“該修”還是“該換”?
據周芳介紹,通力會根據居民的日常使用場景、建筑物的結構特點以及設備的實際情況,定制化選擇全部置換或者保留部件的方式。
例如,在太倉東林佳苑電梯更新改造項目中,由于居民希望能盡快用上新電梯,通力提出了保留原有門框和地坎的方案,以確保與建筑環境和諧,提升整體美感。
“考慮到居民日常的使用場景,我們還引入以電瓶車檢測為代表的智能功能。”周芳表示,東林佳苑新梯交付使用后,通力還將提供數字化維保服務,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電梯進行實時監測,提前預測風險并及時解決潛在問題,使得設備故障率降低約55%、困人風險減少約40%。
記者注意到,除了住宅,商業樓宇、公共設施等眾多場景也有大量的電梯更新改造需求,但關注點和要求各不相同。
周芳告訴記者,商業項目尤為關注電梯更新改造對自身運營的影響,如何減少施工帶來的收入損失是重中之重。“以我們完成改造的上海美羅城為例,這是一座運營時間超30年的繁忙商場,日常客流量非常大。因此,在電梯改造過程中必須確保施工安全,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正常運營的干擾。”
據介紹,通力首先采取梯內換新,在現有的扶梯桁架內完成所有部件的更新,減少噪音和灰塵,降低整體改造成本,并大幅度減少后期整修工作量;其次,針對商場運輸空間狹窄的特點,通過保留桁架進行模塊化部件安裝,避免大型零部件占用過多空間;最后,為了避免大規模施工影響商場正常營業,通力選擇避開商場營業時間因時施工。
“在商業項目中,電梯不僅是運輸工具,也是商場整體形象的一部分。”周芳表示,在更新改造中,電梯的外觀設計需要與商場的整體風格和品牌形象相匹配。通力根據商場布局和設計風格,定制扶梯外觀,不僅關注個性化設計,還注重與建筑整體融為一體,提升商業空間的美學感。
而在很多公共設施中,電梯更新改造的個性化需求更加細化。周芳以地鐵為例解釋稱,地鐵人流量較大,實際運營中往往采取單向流動模式。對此,施工方會在改造的電梯上安裝攝像頭,一旦出現反向人流將會立刻發出警報。
來源:中國經營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