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探客紀
創作團隊 | 千城記
撰文| 楊辰可
編輯 | 李想
“5、4、3、2、1……”在市民游客自發的倒數聲中,新的一年安然到來,“跨年圣地”上海外灘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黃浦江面上,一艘艘裝飾得流光溢彩的游船緩緩駛過,與兩岸的燈光交相輝映。與此同時,外灘周邊的高樓大廈也紛紛亮起了精心設計的燈光秀,將夜空點綴得異常絢爛。
不得不說,外灘的客流量又一次創下了新高。據當地媒體的報道稱,當晚外灘濱水區瞬時客流達54436人,累計客流 37.8萬人次。在零點即將到來的時候,外灘濱水區客流量飆升到6.5萬多人,截至1月1日零時5分,累計客流更是高達52.8萬人次。
2024年上海外灘跨年夜(圖源@視頻截圖)▼
為了烘托跨年氣氛,各路商家頻出創意:在現場的游客都可以參加“上海外灘黃浦江游覽跨年之夜” 活動,不但可以在游船上欣賞江景,還可現場抽獎,參與激情舞會等。
臨近外灘的南京路步行街各商圈更是聯合打造跨年“不打烊”,重點商場如新世界城、新世界大丸百貨、M558等,老字號品牌新雅食品旗艦店、邵萬生、三陽南貨店、泰康、培羅蒙等都延長營業時間至次日0時30分,把整個跨年夜推向更大的熱潮。
毫無疑問,外灘已經成為上海的地標名片。
外灘位于黃浦江畔,全長約1.5公里,東臨黃浦江,西靠南京東路步行街,南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北連蘇州河,被譽為上海的“城市客廳”之一。
上海外灘全景,圖片較大,請橫屏欣賞(圖源@攝圖網)▼
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外灘就一直是上海及全國金融業、進出口貿易業最集中的場所。外灘的“一舉一動”牽動的可能不僅是上海的經濟發展風向,也可能是國內未來經濟發展的風向。
而近期,外灘的動作可不小,從拆除“亞洲第一彎”到外灘“第二立面”區域更新,一系列舉措好似在“變臉”。
為何說外灘的舉措好似在“變臉”?因為外灘“第二立面”區域更新規模確實很大。
外灘共兩個立面,即“第一立面”和“第二立面”,“第一立面”是面向黃浦江的立面,主要由20世紀初期的歐洲風格建筑組成,用地面積50.93公頃,有30個歷史風貌街坊,目前已經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更新。
“第二立面”是建筑的背面,即面對內陸的立面。在過去,承擔著建筑的功能性需求,似乎顯得較為簡陋,不夠引人注目。
這一次上海是對外灘“第二立面”逐步進行全方位更新,提升整個區域的使用效率和功能。這其中就包含141幢1949年以前建造的老大樓,這也是外灘城市更新和功能升級的關鍵部分。(編者注:“第二立面”占約68公頃,是北起蘇州河,南至延安東路,東臨中山東一路,西到河南中路的歷史文化風貌區。)
外灘“第一立面”“第二立面”區位圖(圖源@網絡)▼
如此大規模的更新上海也是傾盡全力,不但列為十個城市重點更新單元之一,還納為上海首批“三師聯創”機制試點之一,足見外灘變動對上海的重要程度。(編者注:①上海的十個城市更新重點單元分別是:黃浦外灘地區、老城廂地區、東斯文里地區、徐匯衡復風貌區、北外灘音樂谷、“大吳淞”、石門二路01單元、嘉興01單元、金陵東路、張園以及民生碼頭。②“三師聯創”指的是由規劃師、建筑師、估價師聯合編制更新單元實施的規劃方案,力求將風貌保護、開發強度、綜合交通、地下空間、公共基礎設施等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通盤規劃。)
外灘“第一立面”“第二立面”施工規劃圖(圖源@網絡)▼
上海究竟在唱一出什么戲?為什么外灘的更新對上海如此重要?
看“戲”前,先來了解一下“戲”的主角——外灘,它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了上海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的。
故事要從上海開埠后講起。
1843年上海被迫開埠,成為通商口岸后,外灘被劃定為租界。隨后英、法在這里開辟租界,外國銀行、商行等機構開始云集。外灘上空飄搖著各國旗幟,不同膚色、口音的商人穿梭其中,討價還價。外灘就此踏入了風云變幻的“國際市場”,一個金融中心雛形逐漸在外灘形成。
大規模的外國人士不斷涌入外灘,商人們很快嗅到了新的商機——酒店行業。
于是外灘開埠后的第三年即1846年上海就有了第一家外資旅館「禮查飯店」,1864 年又建成了「上??倳髽恰?。
雖然酒店的出現最初只是為了解決外國商人、國內達官貴人、船員等人的住宿問題,但精明的商人發現了更大的商機,很快酒店就擴展出商務交流、舞廳娛樂等綜合服務業務,供有錢人奢靡享受。
與此同時,與外灘相連的南京路也逐步發展成一條繁華的商業街,1906年就已擁有洋廣雜貨、洋布綢緞、衣莊、銀樓、茶食等30余個行業的商店184家。同時,南京東路還承擔著公共租界內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的雙重重任。
上海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圖源@攝圖網)▼
發展到20世紀初,外灘的金融市場就已相當發達,國內外著名銀行匯聚于此,如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中國通商銀行……這里已經成為遠東地區的重要城市之一。
成熟的金融市場促進了證券交易的發展壯大,1914年,外灘第一家較為正式的華商證券交易組織“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1919年,中國第一家綜合性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在外灘成立。
外灘的金融實力得到了國際認證,20世紀20-30年代被贊譽為“東方華爾街”。
一片大好的環境下,商業和零售業空前繁榮,百貨公司、高檔餐廳、酒店等越來越多,最有名的和平飯店就是在1929年建成,當時還是上海乃至遠東地區最著名的酒店之一。
上海和平飯店(圖源@攝圖網)▼
受外灘輻射的影響,毗鄰外灘的淮海路也發展成為一條有名的商業街,匯集了各類高檔珠寶商店、服裝商店、餐飲店、酒吧和咖啡館等,一時間外灘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猶如一個“世界公園”,這里的建筑風格迥異:英國古典式、法國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形成了獨特的“萬國建筑博覽”景觀。
位于上海外灘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的萬國建筑群,請橫屏觀看(圖源@攝圖網)▼
外灘的交通運輸也越來越完善,水路、陸路運量大、速度快,船運、電車、汽車等一應俱全,方便了大批慕名而來的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外灘又迎來了另一大收益亮點——旅游。
但,外灘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同樣歷經坎坷。
時間來到20世紀30年代,全球陷入經濟大蕭條,西方列強為解決市場危機,將商品大量傾銷上海,導致上海白銀外流,外灘金融市場就此陷入困境,匯率波動劇烈,股市也出現大幅下跌。
1937 年上海淪陷后,大量的難民、資本和物資涌入租界,擴大了租界的消費市場,外灘經濟形成了一種“畸形”繁榮。
不正常的“畸形”繁榮很快出現了問題,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加速貶值的貨幣,整個金融市場投機活動猖獗。尤其在上海被日本控制后,外灘的許多企業被強制要求與日資合作,有些企業甚至直接被日軍接管,導致大量民族企業倒閉,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外灘的經濟再次遭受重創。
即使后來脫離了日本掌控,外灘也還是未重新煥發生機。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濫發貨幣引發惡性通脹,貨幣貶值,外灘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導致經濟再次蕭條。
直至新中國成立,外灘重煥生機。雖然外灘金融經歷通貨膨脹、舊金融機構復雜混亂、金融監管法規缺失等動蕩,但這些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外灘再次成為金融機構集中地。
重煥生機的外灘發展的很快,許多上海新建的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要素市場都優先選擇落戶外灘,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清算所等。
外灘的商業更加繁榮,高端品牌店、豪華酒店不斷涌現,旅游業再次興起……外灘發展成為遠東地區的金融中心,也順理成章地打造出了一個“外灘金融聚集帶”。如今,外灘集聚了銀行、證券、保險等超700多家持證金融機構。
上海外灘陸家嘴金融中心,請橫屏觀看(圖源@攝圖網)▼
比如有名的綠地外灘中心就是外灘金融集聚帶的重要承載區,建信人壽、中國人保、海通證券、上海銀行、國海證券等知名金融機構紛紛入駐。
外灘也緊隨“互聯網+”的時代潮流,其金融業態的發展令全球矚目,比如360數科、魔數智擎、金互行、眾邦銀行等紛紛在外灘安家落戶。外灘還設立了金融創新試驗區,為更多新興金融業態的發展提供平臺。
不僅僅是在金融和商業領取大放異彩,外灘還設立了很多創意園區,如1862船廠,外灘美術館等,其中涵蓋了設計、廣告、影視等眾多領域,外灘作為上海的地標名片實至名歸。
外灘經濟如此重要,不難想象對其“第二立面”更新的“戲”有多大,這場“戲”猶如一盤深刻而精妙的棋局。
在這盤棋局里,上海雖然還是以打造“外灘金融集聚帶”為目標,但并沒有一味追求極端的現代化,而是巧妙地將歷史建筑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建筑的功能性需求結合起來,注重“舊貌換新顏”的同時,又不失保留外灘歷史與文化的記憶。
上?!暗诙⒚妗苯ㄖト唤烫茫冀ㄓ?869年,是上海規模最大、現存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圖源@攝圖網)▼
“第二立面”的更新是從“內涵”上提升外灘的城市價值和社會功能。更新后將公共藝術空間、綠化景觀、文化展示以及商業設施有機結合,使得外灘的布局不僅僅是一個觀光地標,更是一個開放、多元、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
比如更新后的“第二立面”會增加特色商業,來滿足人們購物、休閑的需求;培育各類特色小店,如獨立設計師品牌店、小眾香氛店、手工作坊等。
文化層面上還會建設大型藝術展覽館、博物館和畫廊,舉辦各類高規格的藝術展覽、文物展示等活動,真的是從“內涵”上提升外灘的商業價值。
除了滿足日常生活及精神層面所需,更新后還會提供高端商務會議、活動策劃、翻譯等商務配套服務,如法律、會計、審計、咨詢等專業服務機構,外灘的城市名片將被打的更響。
而對于外灘最重要的金融行業,更新后外灘會成為金融科技企業的理想聚集地。
傳統金融機構會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技術也能更好地應用在金融領域。還會聚集更多的私募股權投資(PE)、風險投資(VC)機構,使金融科技、文化創意產業、高端制造業等新興產業得到更多的投資機會和發展空間。
不難看出外灘的變臉,不僅是外觀上的“變臉”,更像是上海提升城市的品質和競爭力戰略體現。
不過,如此大規模的更新,難免會遇到很多不可預見的問題,比如外灘是旅游區,人流大交通易擁堵。更新后,外灘增加了更多的休閑娛樂服務,人流量必然更大,那么如何處理交通擁擠和人流增加的問題需要未雨綢繆。
外灘絡繹不絕的游客(圖源@攝圖網)▼
再比如“第二立面”更新的出發點是在保護歷史建筑的同時還要進行現代化改造,其中必然涉及復雜的工程和設計,難免需要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極有可能在改建過程中預算超支,面臨投資壓力問題。
還有便是投資回報問題,更新改建是為了城市更好地發展,但既要實現商業化又要顧及文化遺產保護,也是更新過程中必將遇到的一大挑戰。
外灘“第二立面”的更新確實是一個復雜又有挑戰性的工程,但機遇與挑戰并存,這次更新將有利于提升上海的國際影響力,為上海帶來更大的機遇。
【文獻資料】
1.《跨年夜上海各商圈跨年營銷“不打烊”,外灘累計客流37.8萬》,新京報,2025-01-01
2.《上海重現風貌重塑功能,“第二立面”更新升級,外灘風貌更顯魅力》,文匯網,2024-01-05
3.《金陵東路重塑騎樓風貌商業街 除了保留歷史建筑 還將新建超高建筑 刷新外灘“第二立面”天際線》,解放日報,2024-01-10
4.《從華亭、希爾頓、波特曼,到安縵、艾迪遜、寶格麗》,界面新聞,2019-05-14日
5.《金色的光榮:見證外灘金融業傳奇的5個門牌號》,大眾證券報,2019-07-11
6.《「城市可閱讀專題」外灘之外|漫步外灘“第二立面”,感受百年街區的煥新重生》,新聞晨報,2024-01-09
7.《新貌可期!上海外灘地區城市更新已向“第二立面”建筑群推進》,澎湃新聞,2019-11-20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聯系刪除,感謝您的包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