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長壽老人,生于清朝光緒年,膝下子孫達到100多人,最小的重重孫已經10歲。
100多歲還能自理,不挑食不抽煙不喝酒,然卻并非是林蛇母的長壽關鍵。
123歲的長壽年紀,或打破當下世界紀錄的年齡,林蛇母的長壽秘訣又是什么?
123歲了
出生于清朝光緒年間,生前便多次蟬聯漳州市最長壽老人,歷經清朝、民國、革命,戰爭,林蛇母是個“苦命”的女子,旁人終是如此形容。
一生123歲的經歷,林蛇母的生活卻是有著時代變遷的痕跡。
也是因為長壽,早在十多年前,林蛇母便是鎮上家喻戶曉的人物,也終是逃不開這“長壽”的標簽。
林蛇母是個苦命人,自小貧窮,年輕便一路漂泊,晚年也才能夠享些清福,3個兒子4個女兒,最小的兒子也已經有77歲。
1902年出生,也終是難抵擋林蛇母在鎮子上的紅火,五世同堂,兒孫環繞,單是膝下的子孫人數便達到100多人,最小的重重孫也已經10歲年紀。
別看林蛇母年紀大,但據村干部表露,100多歲的林蛇母身子骨依舊硬朗,一個人住一個人煮飯都不成問題。
甚至林蛇母的意識也終是清醒,能聽懂來的人說話,耳朵也是機靈。
即使3年前外出不慎摔倒,雙腿留下舊患,視力漸漸模糊至失明,甚至行走不方便,大部分時間只能臥床,但基本的日常,老人終是能夠完成。
可以說,吃飯穿衣上廁所都不成問題。
甚至對于記者的前來,林蛇母也是熱情招待,即使眼睛看不到,但林蛇母的情緒卻是穩定,一頓飯吃下一碗稀飯,得空還能吃點點心,食欲好,一頓7個餃子一碗下肚不成問題。
自然,這長壽的話題也終是繞不開林蛇母的生活,但此前林蛇母卻是直言,被問到長壽秘訣,自己也并非清楚具體,但外界的猜測終是有吃食問題。
閩南人有吃早茶的習慣,林蛇母自然也不例外,幾十年如一日的習慣,一壺清茶,幾塊糕點,送到林蛇母房間。
兒子黃春風直言,林蛇母不僅食欲好消化功能也好,但至于說大頓補肉,實際也并沒有,便是他們吃什么,林蛇母便吃什么。
只是因為關照到林蛇母年紀大了,三餐的食譜更多會是以易消化的稀飯為主,午飯前的包子、晚飯前的水餃也會赫然在列。
也就是說并非符合外界理解的“養生長壽”,那這又是哪的問題?黃春風的一句話怕是道出其中關鍵。
高壽“內因”
“母親向來知足常樂,脾氣很好,不曾與誰吵過架。”
即使外界終是好奇林蛇母的長壽秘訣,但黃春風如同林蛇母被詢問的一樣,也并非能夠說出個所以然,只是一點一點分析母親林蛇母的日常樣態。
既然吃食并非令人聯想到“長壽”,那這“心態”也便顯得尤為顯眼。
而在黃春風看來,母親林蛇母經常敘說的便是“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遭遇變故或者生離死別,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其很快便會走出陰霾。
脾氣好,不曾與人吵架,跟誰都是笑嘻嘻,即使生活過得艱辛,但在黃春風的印象里,母親林蛇母從未對生活有過抱怨。
甚至還會勸誡同村的人萬事要學會想開一點。
很少生病,從未住過醫院,就是基礎病也鮮少患有。
即使是仔細聽聞林蛇母的日常生活,也終是“習慣飲早茶,多次直呼‘能吃能喝能睡便是?!?/strong>。
滿面的笑容,即使因為摔倒眼睛看不見,情緒也是穩定。
以黃春風的理解,母親林蛇母便是傳統的農婦,不識字,也不懂得外界好奇“養生”的秘訣,甚至母親并未做些什么體育鍛煉。
翻來覆去的思考,也終是四個字“知足常樂”。
“不爭、不氣、不強求、為人處世順其自然。”大抵便是林蛇母高壽的原因。
心態好,才是真的好。
123歲的高齡,2025年1月1日的離世,林蛇母一輩子窮過苦過,但好在兒孫環繞,膝下子孫100多人便是福分,更何況兒孫皆孝順。
只是家人唯一的遺憾,便是沒帶林蛇母出過遠門。
這個出生于清朝光緒年間的女子,123歲的人生履歷卻是寫滿了時代的痕跡,好在安享晚年,兒孫孝順,走的安詳。
一輩子,123年,林蛇母的名字卻也是讓人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