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智能體將如何進一步改變個人、商業和數字生活?科技和商業領域的專家分享了他們的洞察。隨著AI智能體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將被AI取代,就業市場面臨顛覆性轉變,人類工作即將面臨AI挑戰。
2024年:AI的迅猛發展期
2024年,AI在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迎來了迅猛發展期,AI大佬紛紛預測奇點將至。2025年,AI智能體將興起,將重塑就業市場!多家AI企業高管表示2025年AI智能體將能勝任多種工作。
AI智能體對就業的沖擊
隨著AI的快速發展,智能體正在從輔助工具轉變為能夠自主完成復雜任務的「虛擬員工」。這一轉變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對傳統就業結構帶來了巨大沖擊。許多重復性高、規則明確的工作正逐漸被AI智能體取代。
企業對創新性、戰略性崗位的需求增長
與此同時,企業對創新性、戰略性崗位的需求有所增長,這種AI智能體取代人力的趨勢,既帶來了效率紅利,也引發了對職業安全的深刻思考與討論。
AI智能體步入職場
Charles Lamanna,微軟商業與行業Copilot部門企業副總裁,預測到2025年末,你將擁有為你工作的智能體團隊。這些智能體可能包括:IT智能體,在你尚未察覺問題之前修復技術故障;供應鏈智能體,在你睡覺時防止中斷;銷售智能體,打破業務系統之間的壁壘以追蹤潛在客戶;以及財務智能體,更快速高效地完成賬目結算。
AI投資的轉變
Megh Gautam,Crunchbase首席產品官,指出到2025年,AI投資將從實驗階段轉向執行階段。公司將摒棄通用的AI應用,轉而采取針對具體、高價值商業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們將看到兩個主要趨勢:第一,在處理常規但復雜的運營任務中,AI智能體將嶄露頭角。第二,AI工具的廣泛應用,在優化銷售和客戶支持自動化方面取得顯著改善。
AI與供應商的互動
Scott Beechuk,Norwest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預測到2025年底,大約20%的企業軟件買家將通過AI與供應商的互動。在2024年,推出了許多AI銷售開發代表(SDR)產品,其中大部分采購將在2025年投入使用。它們的成功將為下一代銷售自動化鋪平道路。新一代AI客戶經理,將2025年底開始亮相,并在2026年全面推廣。
智能體AI的自主處理任務能力
China Widener,德勤美國技術、媒體和電信行業副主席,強調我們談論的是智能體AI——可以自主處理任務的智能助手,如能解決客戶問題、編寫代碼和檢測網絡攻擊。就像你與之交流的那些聊天機器人,終于準備好畢業并加入工作崗位。到2025年,25%的企業將開始使用這些智能助手,標志著「我們與誰共事」和「如何共事」的根本轉變。
從生成式AI到智能體AI的過渡
Paul Drews,Salesforce Ventures管理合伙人,認為我們正處于一場技術轉型的過程中:從生成式AI到智能體AI的過渡。2024年是構建和測試AI模型的一年,但智能體是將AI應用于現實世界的下一步。消費者應期待每個與之有關的商業公司創建一個智能體。我們將在銀行、保險、醫療和零售等領域看到智能體的身影。到2025年末,智能體將成為我們數字生活中的一部分。
AI智能體的預測
Stefan Mesken,DeepL研究副總裁,預測AI不僅會更好地理解用戶,還會主動提供建議、進行有意義的協作,并適應個人需求。這些高級的個性化功能早已存在,但目前僅限于研究人員或開發者使用。與AI合作將越來越像與聰明的同事一起工作。
AI提高生產力的潛力
Brandon Roberts,ServiceNow人力分析與AI高級副總裁,認為AI有潛力在未來3到5年內為大多數公司提高10%到20%的生產力。隨著AI帶來的實際效益日益受到重視,將會有更多公司加大投入,利用AI優化其所需的崗位和技能。
原生AI應用的普及
Shawn Carolan,Menlo Ventures合伙人,預測我們將看到原生AI應用出現在幾乎所有大型消費類別中:語音交互將取代傳統菜單導航,AI驅動的系統提供即時個性化的客戶服務響應將成為常態。AI將不僅僅是語音,它還會擁有面孔,面部表情和更多同理心,人類與AI的互動將進入新的階段。
AI與人類決策方式的變化
Timothy Young,Jasper CEO,指出隨著AI越來越深入系統和數據,我們與AI的關系將發生變化:我們不再是主動給AI發命令,而是AI主動給我們建議、洞察和解決方案,改變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決策方式。領導者不僅要應對技術變革,還要促進人與AI之間的信任和協作。
消費者行為的根本性變化
Andy Sack,Forum3聯合創始人,預測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消費者的行為將發生根本性變化。AI驅動的平臺,如Perplexity、ChatGPT和Google的SGE(搜索生成體驗)將重新定義搜索方式。用戶將不再依賴一堆鏈接,而是獲得直接的答案和行動建議。
多模態AI的現實應用
Yash Sheth,Galileo首席運營官兼聯合創始人,預測多模態AI將成為現實,語音將成為越來越常見的用戶界面。AI將更加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平時的各種應用(比如Instagram、Spotify、Doordash)以及工作中用到的工具(如Google Workspace、Salesforce、電子郵件)將會加入更多AI功能。
AI智能體的優勢
AI智能體不僅僅是自動化工具,它們是自主系統,能夠從每次互動中學習、做出復雜決策并不斷自我提升。而且,它們在閱讀、寫作、合作和決策能力也遠超人類。
AI智能體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IDC之所以預測AI對全球經濟產生19.9萬億美元的影響,是因為AI智能體不需要休息,可以一周每天24小時工作;從不犯同樣的錯誤;做決策的速度比人類快1000倍。多個AI智能體協同工作效果更加驚人!
2030年:AI智能體取代辦公室工作的比例
到2030年,麥肯錫分析AI智能體將取代70%的辦公室工作。至于剩余的30%的辦公室工作,可能需要人類獨有的技能,比如戰略思維、建立關系、情商等。但整體上,技術驅動的崗位和常規崗位被替換的風險,大于創意產業和公共部門的崗位;崗位對適應性要求越低,被替換的可能性越大。
谷歌的AI智能體白皮書
眾多網友重新發現了4月前,Google發布的AI智能體的白皮書。該白皮書涵蓋了大語言模型智能體的基礎知識,并提供了Langchain實現的簡要介紹。
智能體的架構和組成部分
白皮書中提出使用LangChain和LangGraph等框架來構建智能體架構。通過引入ReAct、思維鏈和思維樹等推理框架,AI Agent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和制定決策。
Google的Vertex AI Agent Builder
在白皮書中,還推薦了Google的Vertex AI Agent Builder,認為智能體(agent)將超越生成式AI模型,成為具有推理、邏輯與外部信息的結合能力的獨立應用程序。
智能體鏈式協作的概念
白皮書中提出了「智能體鏈式協作」的概念。多個專業智能體可以協同工作,類似于人類專家的合作,每個智能體貢獻特定的專業知識,共同解決復雜的挑戰。
馬斯克的預警
假設每七個員工中就有一個失去了工作,大量崗位被AI智能體取代,并且整個行業一夜之間消失;數十年建立的職業被淘汰;就業市場處于混亂之中。如果假設真的發生,馬斯克的警告將一語成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