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逛常新
有一陣子沒寫新店了。
太陽早早下班,寒風接替上崗。沒有光和熱的冬天,人也有些沮喪。
寒潮在即,想躲進溫暖的小木屋取暖。8家小店,8間風格各異的小木屋,裝滿食物、咖啡和風景線。
從頭逛完,咱們柔柔順順地開啟一年。
anchory coffee
手沖專門店
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杯子
喝杯手沖吧
地址:江岸區京漢大道1115號
營業時間:周四店休
11:30-18:30
近期武漢咖啡新店,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anchory 靠近天地,京漢大道上,小木牌刻著手寫店名,與二中附近明亮時髦的門頭區分開,醇厚的木質調就像咖啡豆,粗糙中帶點苦澀。
橙子香氣率先進入鼻腔,“鼻子好靈,店里剛買來的。”小哥笑著遞過來兩個黃澄澄的小球。
點單過程新穎,落座先填口味卡(卡里密密麻麻的是種子,可以帶回家種出豆芽),方便咖啡師推薦最適合你的單品,新手友好度滿分。
“客人普遍喜歡花果香氣,香料接受度最低。”
選完豆子再挑選飲用器皿,老板從景德鎮人肉背回的,陶器木皿都有,審美相當在線。
神奇,我才知道杯子造型會影響口感,杯口大小、杯壁厚薄等因素都是。
我點了一款店鋪同名anchory,日曬瑰夏,店里自己烘的豆。
小杯口聚香氣,柑橘香很重,像一杯橙子味的咖啡軟飲,中淺度烘焙,入口有很明顯的酸。
手沖是在眼皮子底下做出來的,小哥先將咖啡豆磨成粉讓我們聞,再將手沖壺拿出,一邊閑聊一邊沖煮,氣氛歡快,有種吃板前料理時的感覺,只是料理師變成了咖啡師。
與美式拿鐵相比,手沖更像是緩慢的代名詞,出品時間長,飲用也需要放緩速度,感受風味隨溫度而變化。
二樓空間新開放出來,一盞野口勇風格的宣紙燈點亮空間,墨綠色懶人沙發朝向窗口,像間傳統的日式喫茶屋,舒舒服服呆一個下午。
綠鯉魚咖啡
店名綠鯉魚
有杯特調叫紅鯉魚
地址:洪山區珞南街道武珞路376號
2號門面你好酒店對面
營業時間:11:30-14:00
從小巷穿過去,木門、草屋頂,像臨街住戶半開的窄門,綠鯉魚咖啡藏一堆民房中。
外觀樸素,門后就是老錢,吧臺機器陣容豪華,slayer和邁赫迪是主力軍,愛喝咖啡的朋友看的眼睛發直。
菜單簡潔清晰,產地、風味、價格從上往下排列,一眼看出J人出品。
店內目前有五款豆子,分別制作美式、拿鐵、手沖、黑加白,推薦款會細心標上一顆小星星。價格30-80不等,豐儉由人。
感冒藥界的黑加白小時候常吃,咖啡界的我還是頭回見:一份豆子萃取出2杯濃縮液,搭配成套餐提供,大多以“美式+拿鐵”形式出現。
點了兩杯咖啡,特調再相見,和一號豆子的黑加白。
店里空間寬敞,位置不算少,沙發,書架,投影儀在播放黑白電影,一臺marshall音響坐鎮四方,液晶壁爐火光把人臉打上一層橘色腮紅。
||附贈一小塊老板自家做的水晶糕,味道有點像云片糕夾沙琪瑪。
木質托盤端上,兩個小杯子分別裝著美式和拿鐵,mini杯口也不忘拉花,畢竟主理人是咖啡培訓老師還是拉花冠軍,高手來的。
酸甜口特調,咖啡因不耐受的小路都說好。黑加白的拿鐵,堅果味蠻濃,能嘗到榛子和杏仁的味道,奶香濃得像黑巧。
后院還有一方小院,滿地碎石,石板鋪出一條不規則小路,適合晴天美美曬自己。
YIJIA CAFE
西式烤火
圍著壁爐喝咖啡
地址:洪山區東湖風景區街道大李村133號
營業時間:10:00-19:00
位于東湖大李村,門頭被爬山虎等綠色植被包圍。
一樓咖啡店,往上是民宿。店主和男朋友經營著小店,養了七八只小貓,晴朗的時候,會搬幾把竹椅在門口曬曬太陽。
挑選了個靠窗位置坐下,咖啡中規中矩,巴斯克蛋糕倒是相當絲滑,推薦搭配入口。
進門的壁爐,我原以為是按下開關就有電子烈火的那種,直到店主男朋友弓著腰坐下,才發現是燒柴的真家伙。
順勢圍觀起來,前期工作鼓搗了好半天,最后鋪上易燃的樹枝和木頭,
木柴燃燒有股干燥的木質香,噼里啪啦像持續播放的白噪音,偶爾蹦出幾顆火星,整個人懶洋洋陷進椅子里。
店主說,很多客人都喜歡這個壁爐,專程跑過來。
有個女生在這里找到了芬蘭大雪天氣,躲進咖啡館的感覺,“和羅瓦涅米木柴燃燒的溫暖,一模一樣!”留言里,她這樣寫道。
Bloooom花花田園廚房
被綠葉包圍
像在一座微型植物園里用餐
地址:江岸區同興里16號3樓
營業時間:周二-周日
12:00-17:00
開在同興里老洋房三層,樓梯陡峭狹長。從夏天收藏到秋天,終于趕在冬天見面。
店里主打經典的法式鄉村菜,不定期也會舉辦活動,印象最深刻的在開業前,主題叫“帶上椅子來吃飯”。
活動內容蠻豐富:搭建天臺花園,舉辦午餐會……都不收費,只要帶把還能用的舊椅子當入場券。
這能完美解答,為什么店里桌椅都不盡相同。其中既有椅子計劃的戰果,也有市場專程淘來的二手貨。
主理人堅持環保理念,店里很多物什都是舊物改造而來的。
中央長桌就是一扇舊門板,擺放著舊雜志、罐裝器物和小盆綠植,風格混雜中帶著秩序。泛黃的葉子掉落在銅環扣周圍,星星一樣。
據說他家油封鴨腿相當不錯,還原了“法國國民菜”的咸甜風味,一問才知,原來和黎黃陂路上的 landing bistro 是同一個老板,難怪了,更適合武漢胃的法式創意菜,輕松拿捏。
奈何沒到飯點,我們簡單點了下午茶。炸蟹腿表皮酥脆,肉汁飽滿,配拿鐵或熱紅茶入口,都是一個完美的午后。
窗邊用餐視野最佳,能看見老里分的屋頂。發財樹長得極好,橫斜過來的樹葉翠綠油亮,像一株提前到來的春天。
虎咬居
臺灣小吃喜遷新家
吃包不用再隨緣啦
地址:江岸區蔡鍔路6號
營業時間:周二-周日
12:00-15:00
17:00-21:00
一家賣臺灣本土小吃刈包的店,老板慧慧不按常規出牌,地道武漢人做起異鄉小吃。
之前開在勝德里的民居中,防盜網上掛著手寫菜單和小紙片「買包請按鈴」,好俏皮。
慧慧隨心開門,常常推著小車四處出沒,像來無影去無蹤的劍客,主打一個賣包隨緣。
11月中,她結束了神出鬼沒的生活,新店定在蔡鍔路上,二層貼著威風堂堂的小老虎,剛結束試營業。
木質小門很mini,橘色燈光,家庭式開放廚房,半臂距離的吧臺,人和食物的距離不超過5步。
刈包外形神似中間割開的饅頭,內含餡料,我內心OS:這不是肉夾饃嗎?
店里兩種口味可選,經典五花肉,沙姜松板肉。
前者比較常見,半肥半瘦的五花肉,鹵到晶瑩油潤,撒入白糖、花生碎、香菜,口感比想象中清淡很多。
還有新品花生芋頭粥,一口呼啦喝下去,暖透全身。
在臺灣,刈包又叫“虎咬豬”,念起來像“福咬住”,是福氣的象征,很適合新年一口咬住。
Fkitchen艾芙小廚
足球場上,長出一棟尖頂小木屋
地址:蔡甸區太子湖路經開體育中心旁
足球公園內3號樓
營業時間:11:00-22:00
蔡甸不算近,但拗不過這家店的絕世容顏,漂亮飯和漂亮小店,是最難抗拒的邀請。
去時還是深秋,滿地或紅或黃的樹葉,混合出絕妙的涂鴉盤。
店里已穿好豪華的圣誕戰袍,槲寄生、圣誕樹和朱紅色絨布,三角尖的大門,像美式青春電影里約會的浪漫小木屋。
主做西餐,也有咖啡和下午茶小食。
一口莓果提拉米蘇,是讓煩惱和壓力盡數融化的最佳辦法。
慕斯絲滑香濃,草莓酸甜,佐以微苦的巧克力粉,剛好中和掉些許甜度。
心情低落時,甜品是最觸手可及的安慰。熱量炸彈之類的事情,暫時不用考慮啦。
二樓風景最盛,客人們窩在座位上,各自占據一小塊兒陽光。窗外紅楓隨著風晃動。
我沒戴眼鏡,瞇起眼看像躍動的火光。
30 PARK
東湖邊,小白象
練完太極拳的婆婆陪我喝咖啡
地址:東湖風景區聽濤景區內
營業時間:周一-周五 10:00-17:30
周六-周日 09:00-17:00
木質調讓人聯想到溫暖,陽光也是。
早晨十點半,東湖小白象旁的咖啡店剛睡醒。白色窗口,木質露臺,幾十把椅子次第擺開,在樹下,在湖邊,幾十把椅子,齊刷刷朝向東湖寬闊的湖面。
店里售賣咖啡、軟飲和蛋糕,特調“惹柑眠”很有意思,諧音熱干面,店員小哥傾情推薦,專為武漢定制。
混合了柑橘果汁、氣泡水和燒酒,既保證清爽酸甜的口感,氣泡水又豐富了層次。
名稱也有講究,惹字打頭,先把調子拉起來,湖北人不好惹。
柑是指內容,眠是后果,告訴你內含酒精,喝了微醺,生人勿近。別學我幾大口下肚,喜提一張紅彤彤的臉。
晨練結束的婆婆,邊聽廣播邊打著八段錦,阿姨們裹絲巾帶墨鏡,坐在陽光下比耶自拍。不遠處,有人直接呈大字型草地攤開。
人在曬太陽,湖在想心事,每個人都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愜意時分,等待后背傳來一陣暖融融。
暖島畫室
相比于畫畫,更適合打卡
地址:一元街道珞珈山街17號
營業時間:09:30-20:30
:20/人
當你在黎黃陂路閑逛,拐過路口后抬頭,一定會被這兩扇窗口吸引,一面春,一面秋。
開在紅磚瓦房里的畫室,二樓可以畫油畫,三樓有幾處造景,因時而變,需購買門票進入。
春天長出莫奈花園,粉紫月季沿著窗欞攀爬,橫斜進幾株雪白的繡球花,人也入了畫,夏天,金魚如游弋半空中,襯托著窗外碧綠的法桐。
時間輪轉,等到秋天來時,這里又開啟了一扇楓葉之窗,深深淺淺的紅色鋪陳,如同一個畫框,鎖住四季的美,制作成標本。
冬日滲透進每一寸空氣,黎黃陂路的小屋里,以一種獨特的姿態,留住了秋的尾巴。
晴天總有許多念頭,去曬太陽,去街頭散步,去探訪收藏夾里吃灰的小店。但生活總有脾氣,突如其來的店休、變天,計劃打亂。
不用著急,慢慢來。
計劃外的隨機嘉獎最快樂,例如路中央露出肚皮的小貓,汁水甜蜜的橙子,以及最佳賞味期限的歸元寺銀杏。
上周五下午,anchory喝完最后一杯,討要兩張種子卡帶走。打算泡在水里,期待冬天過去后長出豆芽,咖啡師小哥笑,“如果種出來了,我肯定要請你喝一杯哦!”
好,那時再見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