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鐵像寺的時候好像是去年快過年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一轉眼已經一年了。跟老佳打電話,談及我現在的狀態,我說我覺得我還是個孩子。
老佳說她都不覺得自己是個孩子了,我怪好意思的。其實我想表達的意思不是我是一個巨嬰,而是我內心比我年少的時候平靜得多。十二歲的我在想什么呢?想人死了之后去哪里。那個時候我在讀老莊,老莊里面沒有講人死了之后去哪里。
我至今還記得的是,莊子的一個親人死了,他鼓盆而歌,孔子前去吊唁的弟子表示很不理解,孔子說其是方外之人。莊子的回答也很妙,在我妻子出生之前本來沒有這個人,現在她又回到原始的狀態去了,有什么值得悲傷的呢?
莊子的豁達并沒有幫到我,那時我還沒活夠,很多事情都還沒有經歷,內心還有很多的疑惑,雖然他的話也很有道理,但我并沒有準備好回歸空無。站在如今這個時間點上回望過去,我想告訴那個少年,后面的這些經歷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在輪回這個游戲當中,很多東西都是雷同的。
但我寫這篇文章的第一念頭,竟然是想談談這人間的情事,你敢信?人間的情事如同刀頭蜜,我原先在一部經典里看過這個比喻,就一個人掉進枯井,上面是老虎,下面是毒蛇,他揪住的樹枝正在被一只老鼠啃咬,而這個時候他頭上方的樹葉上有一滴蜜正在下墜,他專心地品嘗了。人間的情事亦復如是。
第一次去鐵像寺是和一個很親密的異性朋友去吃飯,那頓飯是素食,是我吃過的飯中最精致的了。吃完那頓飯之后沒多久,我們就不再親密了。
當時我們偶然路過鐵像寺,一起供了燈,根據我目前讀到的經典,多生累劫之后,也許那就是我們的解脫之因了。目前還沒有解脫,妄想還很多,于是難免懷念過去。可懷念也沒有用,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更何況那些隨風飄散的往事了。
說完了人間的情事,說說這座寺院吧。明萬歷十八年,一群人掘地得鐵鑄釋迦牟尼佛像,故建寺供奉,以鐵像名寺。20世紀40年代高僧能海法師進藏學法后開創,建立漢族地區唯一的尼眾道場。后來,寺廟遭到嚴重破壞。
1979年宗教政策得以落實,本寺尼眾很快恢復了鐵像寺的舊觀。1983年國內唯一的宗教高等學府——四川尼眾佛學院辦在鐵像寺內,于2003年搬遷。鐵像寺現為成都市58座開放寺廟之一。
第二次去鐵像寺就多少有點攀緣了,當時是想去看一個展,去了才發現展還沒有開始。在上樓之前還遇到一個現僧相的人,對我說了一些放之四海皆準的話,當然我的心情還是很好的,誰不喜歡聽吉祥話呢。
沒有看到展,也沒有偶遇到我想偶遇的人,本來還有點悵惘,然后忽然在窗邊看到鐵像寺就在下面,然后我就好像明白了什么。一切似乎是巧合,一切又似乎不是巧合,在一起如何,不在一起又如何?
晚上去了一個飯局,吃完飯就在旁邊等他們打麻將。打麻將的人是很開心的,我自己卻不自在,那段時間思量了我此生所有的狀態,我自己呆著思考的時候其實是很舒服的,當然快樂的時候也有,當然那種快樂是不長久了,遷流變化本來就是痛苦。
想起很多人,想起很多事。想起五濁惡世人壽五十和人壽三十時成道的兩位菩薩,世尊說到這里的時候說還有兩個猛人在布施上勝過他,可惜還沒有發道心。然后,我想這兩位很可能在人壽二十和人壽十歲的時候成道教化眾生,不知道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有什么樣的故事。希望龍華三會的時候可以聽到吧。
文圖:都成
編輯:陳希
編審:陳大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