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孩子和家長苦啊!同一個星期的短短四天里,有兩張內卷,啊不,卷子刷屏。
先是深圳中考適應性考試的語文試卷,然后是南山區(qū)小學四年級期末數學試卷。
也有關于福田區(qū)三年級英語考試的傳說,但我沒看到試卷流傳。
對那張語文試卷叫苦不迭的當事家長和吃瓜群眾表示:怎么從頭到尾都在考地理?
凡是說這話的朋友,是不是對那張語文卷子有什么誤解?
我來說兩句公道話吧。這張語文試卷并沒有考地理知識的記憶,而是在材料里提供了各種地理信息。很多家長抱怨沒聽說過“鯤鵬徑”,但材料里說了那是最近命名的一條遠足徑主線,而且用地圖標示了這條線路上的主要地點。
異曲同工的是南山區(qū)小學四年級期末數學試題,題量大,難度高。
這兩份卷子難就難在,要求學生快速閱讀、理解題目,靈活應用平時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
劃重點:平時掌握的。
這意味著,平時就要多閱讀,并且培養(yǎng)迅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不說一目十行吧,至少要能一眼掃過一句。磨刀不誤砍柴工,把這種基本功練好,讀題就能快起來。
當然,課本知識點也要掌握牢,這是一切的基礎。
我試做了南山四年級數學試卷的第1頁。我感覺最難的是第6題,我不太清楚計算器CE鍵的功能,所以用排除法排除了其他選項。剛才上網查了一下才確定,CE按鈕清除的是最近的一次輸入,C按鈕是清除所有輸入。
經此一周,有教育觀察者驚呼:死記硬背、盲目刷題的時代過去了。
但有沒有可能,大家反而會加大刷題力度,心想:不就是閱讀理解嘛,多做閱讀理解題就行了!
這又會重蹈多年來的覆轍:所有教育改革,最終都是讓孩子和家長付出代價。
我覺得,相對于大量地刷那些枯燥的閱讀題,不如讓孩子多讀感興趣的讀物。
那么問題來了:孩子可能沒時間讀,或者沒興趣讀。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成就真學霸的,應該是天賦、興趣、自驅力、專注力。但這些年我們都在做些什么呢?
最后附上這兩張試卷的其他題目,你也來大顯身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