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番禺行動”的第一款車,并非面向未來的戰略概念車,也并非高端旗艦,而是售價不足10萬元的埃安UT。
看上去似乎有些反差,但這似乎更加說明了“番禺行動”的務實和決心。
或許是距離Polo、飛度“隨隨便便”月銷過萬的時代太久遠了一些,亦或許是“圍攻”特斯拉Model Y的話題更加吸引眼球,小型車市場的復蘇,成為了2024年汽車市場的增長點和新機會。
在2024年下半年的補貼大潮推動下,固定金額的補貼方式對于入門級車型用戶來說,有著比高端用戶強大得多的吸引力,比如比亞迪海鷗的銷量直接從上半年的2-3萬躍升到了4-5萬。
也許相比于20萬+的市場,這些“小錢”并不算什么,但就像比亞迪海鷗5萬的月銷量,即便賺的少,但架不住能薄利多銷。同時這也是傳統大廠的優勢所在,更何況在當下激烈的競爭格局下,小車市場不僅競爭對手相對較少,同時它所帶來的走量規模,以及規模效應下的成本降低,都使得小車變“香”了。
曾經把傳祺GS4賣到全國第一,把埃安AION S賣成網約車標桿的廣汽,也許在2024年看上去不那么高光,但埃安能夠在這樣的時間點推出埃安UT,可見廣汽依然有著深厚的內功。
改變“網約車”刻板印象
2024年前11個月,埃安及昊鉑品牌銷量中,包括租賃營業,以及登記在非個人名下的新車占比大約為49%,仍然是相當高的比例。事實上,相比于其他大多數新勢力品牌,埃安一直在市場中留有一個“網約車”品牌的刻板印象。
首先應當澄清的,是“網約車”三個字的負面效應。就像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曾經所講:“把(網約車)這個行業客戶做好、服務好,贏得口碑,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甚至對我們的品質是非常認可的事情?!?/p>
事實上,在電動車已經占據網約車市場大部分份額后,很多人在打車的時候是希望打到一輛埃安AION S的。而從司機的角度,埃安AION S的可靠性、成本表現也都非常不錯。只是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網約車所代表的品質、可靠,并不能像捷達、桑塔納的時代那樣,直接轉化為C端的銷量與品牌溢價,大多數用戶對于買一臺“網約車”回來并不認同。
因此,埃安選擇的是兩者兼顧。
2024年,埃安銷量中包括營業、租賃和非營業公戶用車占比仍然接近一半,同時隨著網約車市場的趨于飽和,主力產品AION S和AION Y的銷量承壓。但隨著下半年埃安RT、AION V霸王龍的上市,這兩款車型的toC銷量比例大幅提升,也穩住了埃安整體的銷量走勢。
與此同時,埃安也并沒有為了轉型而直接放棄AION S與AION Y的銷售,它們在全年依然撐起了埃安的基本盤,為埃安的轉型與調整提供了空間。其實在2024年這樣“內卷”與“價格戰”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相對穩定的B端客戶本就是銷量的壓艙石,它們所貢獻的銷量也可以更好地支撐上下游體系的運轉。
而在埃安RT、埃安AION V霸王龍之后,埃安加速轉型的下一款產品就是剛剛開啟預售的AION UT。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這三款車型從設計風格到營銷走向,都和之前埃安的產品有著明顯的區別,也更加符合當下個人用戶市場的需求。
而埃安UT所面向的10萬元以下消費市場,客觀來說對于品牌的傾向并不如高端市場明顯,用戶需要的是高性價比、高品質的產品。就像比亞迪、吉利在這個價位也布局有toB市場的車型,但也并未影響海豚、星愿這些精品車型的市場表現。因此選擇埃安UT繼續破局,也是最能立竿見影的一步棋。
喊出“8萬清場”的底氣
肖勇說埃安UT的目標是做A級純電轎車市場的前三,月銷2萬輛以上,或許這也是為何埃安UT敢于喊出“8萬清場”這樣極具震懾力的口號的原因。
但“清場”并非只把車賣到足夠便宜就行,而是需要更綜合的體系能力。
預售價在8.98萬元的埃安UT,未來上市時的最終成交價格或許有望落在8萬元上下。橫向對比目前熱銷的比亞迪海鷗、海豚,大眾ID. 3以及吉利星愿,埃安UT分別有著尺寸、價格、性能的相對優勢。
就像在小車市場能夠制造爆款的,都是比亞迪、大眾、吉利這樣的車企一樣,相比于20萬+市場,小車幾乎沒有太多的溢價空間,要保證基礎的性能、安全和體驗,同時還要在“內卷”競爭中,挖掘出產品亮點,這本身就是實力的體現。
埃安UT為自己設定的定位非常清晰,向上看齊MINI這樣的充滿設計感的精品小車,在安全、舒適層面補足傳統小車的短板,做到行業頭部,滿足使用體驗的同時兼顧情緒價值。
去年10月,廣汽米蘭前瞻設計中心成立兩周年,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帆首次對外展示了埃安UT的設計圖,而這款誕生于米蘭的小車未來也會回到歐洲市場,作為埃安的全球車型發售。
相比于更貴的產品,在不到10萬元級別的產品上花費營銷資源講設計,是不多見的,但這也顯示了埃安要改變品牌認知,以及在細分市場樹立標桿的決心。
埃安UT的設計出自廣汽設計歐洲前瞻設計中心總監Stéphane Janin之手,早些年他曾就職于雷諾-日產聯盟,參與過雷諾品牌幾乎全系主力產品的設計,包括Clio、Megane、Avantime、Espace、Scenic等等。
在埃安UT上,你可以找到很多當下流行的設計元素,比如雙色的懸浮車頂、寬大C柱、圓潤的造型比例,但它也的確是獨一無二的原創風格:“萌鳥大眼”車燈區別于新能源車常用的條形車燈設計,同時用LED燈帶勾勒出獨特的“眉眼”造型。懸浮車頂加入了撞色和“虛擬”小舷窗設計,兼顧實用與成本的同時,讓側面造型更加生動與個性。甚至,埃安UT也為每個車身顏色選擇了對應的歐洲經典建筑與大師畫作,情緒價值拉滿。
而在更核心的產品力方面,埃安UT主要針對小車通常的痛點:安全、舒適以及性能做了針對性設計。
比如可以滿足中歐雙五星碰撞安全的車身結構、V型腔體側氣囊、滾翻事故中通過5個軸滾翻標定氣囊控制器提前點爆氣囊,以及倒車防誤踩電門系統。
比如兼顧車內車座空間(905mm后排腿部空間)和后尾箱(440L)的空間設計、30處儲物空間、熱泵及雙層流空調、后排出風口,以及帶電動遮陽簾的全景天幕等等。這些空間利用率和舒適性配置,在更高一級車型中非常常見,以至于容易被大家忽視,但下放到更低價位的產品時,卻又是重要且容易被“減配”的部分。
此前在埃安RT上,埃安就展示了一把將激光雷達“下放”的實力,而在埃安UT上,14.6+8.8寸雙大屏同時搭載,車機兼容HiCar、CarLink和CarPlay,同時ADiGO 5.0系統應用云端大模型,AI語音可以更清晰識別模糊指令。
動力層面,相比于比亞迪海豚的70kW電機,以及吉利星愿的85kW電機,埃安UT搭載功率更大的100kW電機,最高時速達到150km/h。而同為420km續航,埃安UT相較海豚價格更低,而與同價位吉利星愿相比,續航里程更長。
大公司視點
入門級市場的競爭,其實相比于高端產品線來得更加直接,誰能夠在有限的成本與資源中,給到用戶最強的產品力,誰就能夠贏得市場。
如果說大眾ID. 3與比亞迪海豚的競爭,因為聚焦于10萬+市場,所以多少還帶著些品牌溢價、操控能力、駕駛感受的比拼,那么到了7、8萬元的市場,用戶更需要的是直觀、可見的價值。擺在桌上最好的例子就是吉利星愿,好看的設計、均衡的性能、合理的價格,使得其上市80天交付量超過5萬。
對于埃安來講,UT已經給出了足夠與海豚、星愿競爭的產品力,而“臨門一腳”就是最終的上市價格與權益。從目前瞄準海豚與星愿的預售價來看,埃安應該不會讓市場失望。
而承載了“番禺行動”第一車名號的埃安UT,也的確需要扛起廣汽變革的大旗。至少,若能如愿取得對標吉利星愿的市場表現,那么就可以拉動埃安實現一次銷量的躍升,以及“從B向C”的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