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有一個讓金融人難以置信的消息:
央行表示:鑒于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后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我看到之后第一時間在某條號上隨便發了一下,表示這對A股是利空啊。
消息剛出那幾分鐘,A股還在試圖反彈呢,我看某些傻雀還在叫囂大利好來了,下午果然就急轉直下,讓無數人今晚“吃面”。
1
央行正式把買賣國債納入工具箱是在去年8月。截止到去年12月底,央行已凈買入累積10000億的國債。
不精準地說:這一萬億其實就是在放水。
那么,今天央行怎么又“暫停買入”了呢?
可以理解成央行又開始耍小性子了:叫你們都去買國債,好吧,那就不需要我買了,接下來我會賣,把價格砸下去,砸,砸,砸……
也許,他們應該學一下情緒管理了。
那么,能砸下去嗎?
短期應該能爆錘一下,通過類似的干預以及“電話指導”逼得國債收益率暫時走高,純債債基持有者短期碎蛋。
但然后呢?
央行這種小脾氣去年可發過好幾回呢,結果呢?
去年不也“碎蛋”過好幾回了嗎,耽誤我等債基持有者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嗎?
現在回頭一看:
10年期國債收益率都奔1.5字頭了,
30年期國債收益率早就低于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了。
2
央行為啥這么“出爾反爾”,去年8月剛推出的工具,怎么這么快就暫停呢?
不敢深說,淺淺地蹭一下哈。
當下,請注意是當下,在國內,股債匯三者的聯動從未有過的密切且高相關度。
央行不買國債了表面看是利好股市,因為國債收益率一旦提上去可形成資金回流之勢,實則是利空,而且是單刀直入式的利空。
另一邊,今天財政部還開會,2025年專項債提到四萬億了,且又要至少再加一萬億特別國債,赤字率也要提,三月份兩會還會“批”更多的債……
這些債總要有人買,央行五個月買了一萬億,屬于生印錢,央行不印錢了,全部由市場來負擔,倒也沒問題,買國債的錢很多,但會抽走流動性啊,股市不就更缺錢了嗎。
君不見最近shibor也在飛升?雖然一路高喊大放水,但最近市場其實較缺流動性。
今天又有點變相加息的意思,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為啥非要這么做呢?就為了提高國債收益率?
對股債雙sha就這么不在乎?
剛剛說了,當下,在國內股債匯三者的聯動從未有過的密切且高相關度嘛。
我認為央行此舉主要是為了暫時保住匯率。
決定匯率短期重要因子就是利差啊。國債收益率提高,起碼讓兩國利差小于2.5吧,資金回流一部分,離岸人民幣匯率就會適當止住向下的步伐。
一定有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匯率底線,這個“底線”對某些人來說是KPI指標,極為重要,比如7.37,7.4甚至7.5之類,至于底線為什么是這個數,我們不得而知。
但很明顯,在官方看來,至少現在,這個匯率底線的迫切度高過股市,所以央行不惜祭出在專業人士看來很丟面子的大招,不惜讓股市短期承壓也要砸下國債(保國債收益率)。
言盡于此……
3
2022年,我們還在戴口罩時,我在直播里冒著被罵的風險不斷的說“用定投的方式買納斯達克”,彼時納指在1萬點到1萬1千點附近,前幾天剛剛創了2萬點紀錄。
兩年多前,我告訴大家買純債債基確定性強,能賺點小錢,還說最遲2025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定會見到1字頭,果然,沒到2025年就見到嘍。債基持有者躺賺。
現在,你還在問我普通人有什么“辦法”的話,我會再重復那句我已經重復了很多遍的話:適當增加海外資產的配置。
但,此處特別提醒,跪求我所有的粉絲,不要再買國內已經高溢價的海外ETF了,你們賺不到錢的,眼見著狂割你們韭菜,我……
我說的“海外資產”可不包括這些。
歡迎有意見不同者用數據、邏輯和事實來反駁我。
其實我沒有什么觀點,我只是數據、邏輯和事實的搬運工,這些年給大家的那些結論都是基于常識而已。
如果講不出數據、邏輯或事實,又看不慣我,那就請你拉黑我吧。拉黑者不一定就是敵人,一旦咱線下見著說不定還能扯點亂七八糟交個酒肉朋友啥的。
勸您拉黑我是為了讓您眼不見心不煩……
周末愉快,請相同價值觀的胖友點贊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