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為大家在呈現這份詔書的同時,希望借此機會,重新介紹一位歷史人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們或許未曾充分認識到她的重要性,甚至可能將她置于邊緣地位。
然而,實際上,她是一位極為關鍵的人物,在宣德朝、正統朝期間產生過極大的影響。
今天的這份《太皇太后尊謚詔書》,就是朱祁鎮在她死后,(正統七年)為她上謚號所發,詔書中清晰而明確地強調了她的重要地位。
朕以藐孤,嗣祖宗大位,仰荷大行太皇太后圣德,啟迪維持,用寧國家,以暨于天下,于今八年,不幸奄棄,哀慕無極。上薦徽號,厥有彝章。爰命禮官,稽古典,集群議,公論僉允,已昭告天地、宗廟社稷,恭上尊謚曰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圣太皇太后,布告中外,咸使聞知。——《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九十八》
太皇太后即指誠孝張皇后,她是朱瞻基之母,朱祁鎮的祖母。自仁宗朱高熾駕崩后,直至她離世,她始終是大明王朝最有權勢的女性。
在丈夫去世、兒子繼位,以及兒子去世、孫子繼位的兩段權力真空期間,誠孝張皇后更是成為了整個大明朝的支柱,大臣們都以她的態度為風向標。
當朱瞻基駕崩時,誠孝張皇后念及孫子年幼,便親自攝政,掌管朝堂事務。
正是在她的鼎力支持下,后世贊譽的賢臣“三楊”得以大展拳腳,整個大明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也正因此,就有了朱祁鎮口中的“朕以藐孤,嗣祖宗大位,仰荷大行太皇太后圣德,啟迪維持,用寧國家,以暨于天下”。
朱祁鎮感慨地說,多虧了祖母的細心教導和扶持,天下才能這么太平。他對祖母的貢獻非常認可,這點很明確。
不過,考慮到正統七年時,朱祁鎮才15歲,因而對誠孝張皇后的這份肯定,是有極大可能是朝臣們的一個集體共識。
詔書的后半段則著重強調了尊謚這一行為的正當性,明確指出“上薦徽號,厥有彝章”,尊謚行為符合自古以來的禮儀典章,合乎規矩。
緊接著,詔書對尊謚中的謚號進行了強調,指出這并不是拍腦袋決定,而是“稽古典,集群議,公論僉允”,誠孝張皇后是否配得上這幾個字的謚號,是大家有目共睹、共同認可的事實。
除此之外,在《明實錄》中緊挨著詔書的內容,還有一段記載,我認為這段記載極具價值:
百官各具素服,烏紗帽、黑角帶,于承天門外行禮開讀。——《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九十八》
這份尊謚詔書的頒布儀式十分莊重,不是隨便找個太監在朝會宣讀就完事了。
頒布儀式中需要禮部官員身穿素服,頭戴黑角帶在承天門宣讀,讓京城百姓都聽到,讓天下百姓都知曉。
*以上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見解,若您有不同觀點或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