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碧桂園終于公告了境外債務重組的最新進度,宣布與7家銀行組成的協調委員會達成共識。
如若實現,將減少最多116億美元債,并將債務到期時間延長至最多11.5年并降低融資成本,最短也有7.5年。
碧桂園的債務重組方案也并復雜,五選一:
一是拿錢出局?只能拿本金的10%;
二是債轉股,100%認賬,轉成股東;
三是組合方案,33%拿錢,67%債換股,也是100%認賬,7.5年兌付;
四是等著拿錢,認賬65%,9.5年后兌付;
五是等著拿錢,100%認賬,11.5年后兌付;
簡單來說,急著要錢,沒有。想拿全額的,等我修復。
截至2023年上半年,碧桂園的總債務規模大概是1.36萬億,其中境外債務規模是164億,相當于1200億人民幣。
存貨還有8827億。
我一直強調,碧桂園過去主打三四線城市,這五年來全國資產價值下滑,導致碧桂園的資產估值存在虛高現象。在如此債務規模下,碧桂園給出這樣的債務重組方案,并不稀奇。
解決境外債務,只是首要目標,還有近萬億的境內債務,還沒有給出明確的重組方案。
2024年,碧桂園累計降幅房屋超38萬套,比預期的減少10萬套。
在1月7日披露的信息中,碧桂園2024年銷售471.7億元,中指院的數據是604.8億。
現在的地產銷售,大部分進入負毛利銷售階段,如此的銷售額,盡管仍在TOP20以內,但要想短期修復資產負債表,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我可以百分百肯定,只要國內資產無法進一步推高,國內任何一家地產公司都無法自我修復資產負債表。
過去的頭部民企是,未來的地方城投也是。
因此,當下的任何一家暴雷房企的重組方案,本質上就兩個思路,一個是割肉走人,另一個是用時間換空間。
等資產價值重新回到上升通道。
我們當下的經濟,本質上是家長有意識讓孩子們主動降杠桿,以應對全球化障礙和全球經濟失速。因此,讓孩子們重新加杠桿肯定是絕無可能的。
隨著五年的樓市調整,全國的資產估值基本下滑30%了。這意味著資產持有者的短期賬面負債率是上升的,資產持有者不得不采用“縮衣節食”來逐漸修復資產負債表。
由于資產估值的下滑,房價收入比也得到了修復,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無論未來我們的家長采取什么的政策,基本上不會再去拉升房價收入比。
因此,答案也就顯而易見。
要么是全民等比例通脹,要么就是地產雙軌制(保障房和商品房)。
暴雷房企,賭的都是這個。
因為如今的地產大船,又上來了兩位大哥,一個是地方城投,一個是國央企。
學習強國,走進新時代
關注一下,防止失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