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硯 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文聯第九屆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兼女書法家委員會主任。現任職於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藝術創研處,兼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教務長。
1975年出生,字墨玉,浙江瑞安人。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
現為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教務長。
篆刻作品數十次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展覽。被評為首屆“新峰計劃”人才、浙江省文聯“新峰計劃”二十家、浙江省“五個一批”文藝人才孵化對象。在第五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中榮獲“蘭亭七子”稱號。
文章、作品、專題介紹發表于《中國書法》《書法導報》《美術報》《書法報》《中國篆刻》等。作品被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以及藝術機構收藏。出版《新峰計劃書家檔案李硯》、《谷里·墨隱—李硯書法篆刻作品集》。
作品參展情況:
中國當代篆書名家提名展第三十屆中日友好自作詩書交流展。
第九、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
第三、五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
第一、三屆全國婦女書法篆刻展。
第一、二屆中日女書法家代表作品展。
第二屆全國大字書法藝術展。
漫持正御氣 擇途善取
——李硯書法印象
(節選)
文/林岫
杭州女書家李硯,自幼篆楷起步,刻苦研習,積淀已見深厚。印象中,李硯屬于那種“拼功力”型的女書家,筆耕多年,即使近期已有不少創作愜意的佳品,心態仍然比較沉穩淡定。
觀賞李硯的書法作品,可道者有三。
首先,李硯書風清雅,其著筆的點線律動總帶著幾多爽快,沒有沾染上那種“亂加噱頭”的拖泥帶水和“狂躁病癥”的扭捏作態,應該是基于習書初始即把持住的良好狀態。
何謂習書的良好狀態?簡而言之,傳統的書畫藝術教育強調“入門須正”和“慧心巧運”,藝者若能持之以久,即有良好狀態。這是敬畏奉藝之正道,也是千秋如斯的經驗之談。黃賓虹先生認為,對學習書畫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持正御氣”,待到日后功成名就,頗堪回顧和評價的亦不過此四字而已。
持正,即把持藝術正道。御氣,即成功駕御技能,創構出自己的藝術作品。稍作透徹,“持正御氣”四字,不啻“入門須正”和“慧心巧運”的換個說法。事實上,以千秋書畫大家的成功之路為據,惟有入門“路子走對,成功一半”的保證,而后大膽放言“白紙青天,造化在手”才有可能。
觀賞李硯書法作品,都不難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她執著學習傳統經典,在硯窗自苦的多年砥礪中又得浙江潘知山、林劍丹、張如元、金鑒才、祝遂之等諸位名師指教,故能始終恪守“持正御氣”。這一點看似簡單容易,其實,對從藝者而言,非但至關重要,而且諸多不易。當今不歷經十數年“持正”入門的艱苦訓練,以為隨心所欲便可筆墨狂舞的藝者不在少數。風氣是影響創作的潛勢力,眼孔放大到“前無往者,后無來者”的不可當世者,大都會陷進《論語·陽貨》嘆息過的“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的淤坑,回頭難堪,轉身也無從華麗。所以,遠離或拒絕藝海太多的功利誘惑和市儈俗念,能自持“不動心”的蒲團定力,應屬當今藝者“出門的第一功夫”。看來,善擇良師,路子選對,即使付出十年光陰,營構一個適合藝術發展的自在環境,無疑是李硯的大聰明。如今,李硯置身其間,悠游從藝,不亦幸乎?
藝無捷徑,但有正確途徑,立定地步的執著,是真正的增強自信。李硯篆楷兼習,不亦幸乎?
再次,今人評書法,喜歡追究出處,例如窺測承習何家師門又步從何代的碑板墨跡,不大理會藝者的天機自運,情趣興致,應屬偏頗。其實,窺測門徑畢竟浮波表象,透過楮紙點線,感受或理解其天機情趣,方是由表及里的真知實評。藝術作品的審美評鑒不能忽視創作者的審美情趣,習“二王”還是習“蘇黃”,猶如聽泉,情趣不一,所得所失焉能如一?躁者聽其動疾奔速,灌耳囂競俱響,泉愈喧,神彌躁亂;靜者會其音韻圓轉,入耳蕭爽俱樂,泉愈喧,神彌閑靜。情由興發,趣由慧生。
所以,明初袁中道《爽籟亭記》專以聽泉談到聽者各異和情趣不一,特別是拈出泉聲“入耳注心”,言及“浣濯肺腑,疏瀹塵垢”的澡雪精神,最是精警。此文素為識者列為古代文藝美學名篇,會意者由邇思遠,豈止發蒙振聵。當今藝界繁華紛紜,面對的機會很多,李硯不騖巧捷,順其自然地讓在西泠社的工作成為從藝的一種需要,甘苦其間,如此閑靜從容的耕耘和付出,相信會有更多可喜的收獲。
朱德《經閩西感懷》
作者:李硯
尺寸:138cm×69cm
釋文:不聽仙人指,尋求武夷巔;
越過仙霞嶺,早登天臺山;
贛閩成一片,直到杭州灣;
出擊求鞏固,滅敵在此間。
款識:朱德元帥詩甲辰仲秋之月西泠李硯恭書
鈐印:李硯私印(白文)、墨玉(朱文)
彩云仍舊現滇南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全國書法名家朱德元帥、葉劍英元帥詩抄作品展
指導單位
云南省文物局
中共昆明市委統戰部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昆明市委黨史研究室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
協辦單位
云南省圖書館 昆明市博物館
學術支持
浙江省書法研究會 《中國篆刻》
支持單位
朱德故居管理局 古田會議紀念館
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
云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
云南民族藝術研究院 云南革命軍事館
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
云南省人大服務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云南省昆明警備區
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
機構支持
齊廬畫會 西湖畫會 三星堆詩書畫院
鳴謝單位
云南省博物館
展覽顧問
韓天衡 何應輝 鮑賢倫 孫慰祖
學術主持
劉新德 金心明
文學統籌
曹曉宏
總策劃
杜 拉
策展 人
劉德武 張 震
策展助理
念繼新
展覽協調
班 文 李建坤
展覽統籌
張文清 楊丹堯
展陳設計
邱 燁 方世秋
視覺設計
王昕蕾
展覽執行
鄒興梅 張玲玲 唐友軍 朱 曉
宣傳推廣
張 穎 劉堂建 張學聰
作品釋文
熊廷獻 劉慶飛 朱青玉 廉文杰
行政事務
李麗娜 馬 晨 張 穎 朱曉娟 梁甦君
公共教育
李安妮 曹楚坤 謝 瑞 張 睿 李 珊 王亞楠
趙凌瀟 張啟文 張瑋皓 王銓銳 朱翠紅 楊 楠
劉昊諺
展覽時間
2024年10月23日——2025年1月12日
展覽時段
9:00——17:00(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臨展廳
云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參觀需提前使用小程序預約。
圖文編輯:杜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