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曾經我們的國貨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艱難歲月。
尤其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大多數產品都需要進口。
而第一批支持國貨的領導人之一就是周恩來,他的支持讓國貨有了全新的進步,這是怎么回事呢?
一、陳毅座駕
在1993年,一場拍賣會上有一輛非常精致的汽車受到不少拍賣人士的喜愛。
大家此起彼伏的加價,直至最終一錘定音。
這輛精致的汽車被拍賣了17.25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為137萬。
要知道在當時90年代,形容一位富豪的身價也就百萬。
可以說這輛汽車價值中國富豪的身價,這輛汽車就是曾經陳毅開的“本茨600”。
這是陳毅最喜歡的汽車,它就是如今梅賽德斯-奔馳的前身。
在當時這輛汽車屬于整個品牌當中的豪華轎車,整個汽車生產制造商在全國也就限量生產了428輛。
眾所周知,德國的工業在曾經名列世界前茅。
奔馳汽車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1886年,當時的奔馳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車。
而它的創始人本茨也被稱為是汽車之父,一直以來奔馳都以生產汽車為自己的主要方向。
在長時間技術的研究、革新以及企業的發展中,奔馳汽車一度成為整個行業的標桿。
無論在外觀方面還是汽車的安全技術,汽車的性能中,奔馳都受到消費者的極度肯定。
而陳毅將軍的這輛本茨600,算得上是當時汽車頂端汽車工藝水平和性能的頂端表現。
作為高級小轎車,本茨600有三排座椅,整體的外觀高端大氣上檔次。
它擁有寬敞的后方座椅,在當時那個年代,這輛車還有獨立的空調設計。
后方坐著的領導與司機有隔離擋板,領導可以在后面享受著冬暖夏涼的適宜溫度,同時還可以隨意調節座椅和車窗。
可見這輛車的功能性非常強,更重要的是這輛車屬于限量版,在當時我國也只有兩輛,開在外面別提有多拉風。
這兩輛是屬于我國政府問西德購買的,其中一輛便為陳毅保駕護航。
若說這輛車到底有多么高端,可以看它生產時的對標車輛就會發現端倪。
奔馳雖然算得上是豪華汽車,可是它依舊屬于入門的奢侈品,而并非高端奢侈品。
作為當時的高端奢侈品和現在并沒有太大區別,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豪華汽車是勞斯萊斯。
而奔馳生產的這款限量汽車對標的正是勞斯萊斯,在這輛汽車的技術革新上,奔馳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金。
更重要的是這輛汽車與如今的生產線生產出的汽車不同,這輛汽車屬于手工打造。
放到科技技術高端的現在,只要帶有純手工三個字眼的物品,售賣價格都很高。
可見陳毅將軍的這臺座駕珍稀程度和豪華程度,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臺寶貴的座駕,后來的歸宿竟然是上海汽車廠,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制造轎車
如今我國領導人在閱兵儀式上乘坐的座駕都是由我國自己生產制造的汽車,可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領導人乘坐的座駕幾乎都是進口。
就像陳毅的座駕,本茨600是德國進口,難道說當時的領導人崇洋媚外嗎?
這自然不是,只是領導人想乘坐一輛屬于中國制造的汽車實屬難上加難。
畢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一直處于戰火紛飛的戰亂中。
百姓流離失所,工業工廠被炮彈沖擊,人們每天都在為了明天是否活著而擔心。
根本沒有人會想國家該如何發展,沒有人會憂愁自己明天做什么工作,提升什么技術。
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各行各業百廢待興,我國的工業生產幾乎處于世界最低端。
發展工業除了需要技術之外,就需要資金的投入。
擁有大量的資金就可以購買到相應的技術設備,引入相應的人才。
可是當時我國負債累累,畢竟大多數經濟都被清政府因不平等條約贈予外國。
再加上軍閥混戰,通貨膨脹,國內戰爭等問題,經濟發展十分窘迫。
蔣介石在兵敗之后,還帶走了工業工廠以及大量的資金,黃金文物等等。
一沒有技術,二沒有錢,我國想要制造汽車難于登天。
好在第一個5年計劃中有蘇聯的援助,我國算是有一個領路人。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擁有蘇聯專家的援助和指導,再加上我國技術人才的努力和研究,我國組建了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并生產出了第一批“解放牌”汽車。
這輛汽車引起了我國百姓的轟動,沒有人會想到自己的人生突然見到光明。
百姓突然不需要懷疑明天是否活著,甚至還能希望明天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汽車出行。
只不過這輛汽車并不是家用的轎車,而是運輸和生產的卡車。
對于當時來說,卡車的功能性高過轎車,更重要的是卡車的制造工藝要低于轎車。
對于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來說,能生產出卡車都已經是可歌可泣的事情。
但我國是沉睡的巨龍,我國的發展自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在生產出卡車之后,毛主席就希望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能夠生產出一輛屬于自己的轎車。
這對于各大汽車制造廠來說都壓力重大,雖說我國生產出了第一輛汽車,可是這輛汽車的所有模板都是按照蘇聯給的圖紙和技術制造出來的。
就算這樣,這輛汽車的性能也不是很好,就算空車都有3.9t重,時速自然達不到。
在我國希望制造小轎車之后,不知是什么緣故,蘇聯拒絕了這個提議。
小轎車的工藝技術本身就比普通汽車難,如果沒有圖紙,沒有經驗,沒有技術,沒有任何參照物的情況下,我國汽車工廠根本不知該從何做起。
哪怕是奔馳這樣已經有經驗和技術的車企,在生產本茨600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困境。
更別提我們從未生產過小轎車的新手小白,但是我國人民尊崇的就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就算前途看起來一片黑暗,我國也會勇闖出一條光明大道。
沒有圖紙和技術,我們只能尋找參照物照貓畫虎。
只是選擇什么樣的轎車作為參照物更為合適呢?
我國當時的進口轎車基本都是供中央領導出行使用的。
這些進口轎車價格高,如果作為參照物就需要進行拆卸。
拆卸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結果還無法預測,這讓一汽制造廠根本不敢開口向中央領導索要。
只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周恩來總理知道此事,他沒有等車企廠長開口,就率先幫助他解決了這一難題。
周總理的出行用車是法國雷諾,他毫不吝嗇的將其送給研究組。
研究組則沒有辜負這臺車的報廢,他們拆解研究,尋找零件,制作磨具。
終于在1958年,名為“東風”的轎車出現。
這輛小轎車的生產讓所有人都倍感信心,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這份喜悅,在車輛展覽的過程中,車身側面還印上了“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的字樣。
看到的百姓感覺無比激動,因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意味著曾經的苦日子離大家的生活越來越遠。
我們不再需要擔驚受怕,還能體驗人生的美好。
只不過這輛小轎車相比于各國領導所乘坐的高級轎車來說,它的外觀和配置達不到進口汽車的狀態。
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生產出領導級別的高級座駕,才能真正代表我國汽車的牌面。
這次生產又會經歷怎樣的事情呢?
三、投入研究
我國生產的第一輛轎車是兩排座椅的,在1965年,中央領導希望一切研制中心可以生產三排座椅的高級轎車。
這種轎車走的是高端路線,它最好能夠成為我國領導人的座駕,成為我國的門面走出世界。
對于剛入門的普通車企來說,想要制造高端路線的汽車并不容易。
因為高端不僅意味著外形上的變化,更多意味著制造工藝的精進。
無論是汽車性能還是各種工藝的細節,高端都意味著需要嚴格把控。
犯難的一汽再次想到照貓畫虎,可是高端汽車并不是那么好找。
不過好在有前一次的經驗,廠長的目光直接放在在中央領導人身上。
當時陳毅作為外交部部長,他的座駕引起了一汽廠長的重視。
本茨600是數一數二的高端車輛,畢竟是全球限量428臺中的其中一輛,更是奔馳最后一批的手工制造車輛。
只不過大家都知道陳毅很喜歡自己的這輛汽車,廠長不知道陳毅會不會同意把座駕供自己拆解。
無論同意與否,廠長都想試一試,于是他帶著研發部隊與陳毅取得聯系。
起初廠長想著能通過簡單的觀察加上曾經有的制造經驗,就可以實現對高端汽車的制造。
只是沒想到實地考察后發現高端不僅是車輛外表的變化,更多是車輛性能上的提升。
所以在制造高端汽車的過程中,一汽果然遇到了很多無法破解的技術壁壘。
周總理知道此事后,他沒有絲毫猶豫地找到陳毅。
“這輛車的價值眾所周知,作為自己的座駕反而引的流言蜚語,不如給一汽研發團隊,讓他們制造出一輛屬于我們國家的高端汽車。”
聽到周總理這樣說,陳毅沒有任何不舍,他同樣很希望我國車企能夠實現更高階的跨步。
幸運的是這輛車也沒有白白犧牲,在1965年,一汽成功制造出三排座椅的紅旗高級轎車。
這臺轎車的出世減少了我國對高端汽車的進口,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和對國貨的自信心。
結語
周總理一直都非常支持國貨,他始終要求接待外來貴賓都要使用國貨。
他平日里的行頭都以國貨為主,在他的不斷支持和鼓勵下,我國的國貨受到了越來越多外國友人的關注。
而他的支持也成為我國友商的鞭策,讓他們對工業技術更新迭代。
正是因為有這些領導人的支持,我國的各行各業發展越來越好,紅旗汽車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你喜歡使用國貨嗎?
參考信源:
【1】陳毅生前奔馳座駕被拍賣約137萬 專為領導乘坐僅進口2輛-北京晚報
【2】陳毅元帥座駕,全球僅428臺,周總理:不如送給一汽-九品鏟史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