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朝鮮旅游的話,從丹東乘坐國際列車前往平壤是最便捷的出行方式。
火車過了大橋后,就進入了朝鮮境內的第一個城市新義州,這是朝鮮的第四大城市,位于鴨綠江沿岸。
以城市發展狀況來說,新義州的市容狀況大概和我們國家的一個大縣城差不多,甚至于高樓大廈還不如我們的縣城多呢。
從新義州到平壤的鐵路線被稱作平義線,名字就是取自于平壤的“平”字和新義州的“義”字,簡單易懂。
這趟國際火車是一輛綠皮火車,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外表顯得有些老舊,但這并不阻礙它繼續載著旅客們前往目的地。
在新義州到平壤之間,是一片廣闊無垠的田野,其間也偶爾點綴著些許小城鎮。
我們坐在緩慢行駛的車廂中,抬頭向窗外看去,天空顯得格外地湛藍,這表明朝鮮的工業污染比較少。
時值金秋,正是水稻成熟的季節,朝鮮的田野上到處都是收水稻的農民,拖拉機正在一車車地把稻谷運走。
朝鮮的農業依然還保持著大集體模式,種出來的糧食要先上交給國家,然后再進行統一分配。
在有些已經收割完畢的稻田里,還有一些老婦人在拾掇著遺漏的稻穗。
曬谷場上,有些勞累了的男人們,會直接坐在晾曬中的稻谷上休息。也有些男子們,會直接在田埂上抽煙,享受繁忙之中難得的安逸時刻。
途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列專門運送糧食的火車,上面有幾名士兵負責押運。
在經過六個小時的奔波后,火車終于到達了平壤市。一下車,就聽到了廣播里播放的朝鮮老歌,曲調還算比較激昂慷慨,很有蘇系國家的味道。
那段時間,正是去朝鮮旅游的旺季,因而在車站前的廣場上,我們能看到有很多的外國游客們。其中,有很多是來自歐美的白人游客。
在朝鮮游玩的幾天時間里,我們游覽了平壤和開城的多個景點。看過萬景臺的噴泉公園,也在金日成銅像前獻過花。還去了開城工業園,在那邊喝了人參雞湯。
說到吃,就不得不提我們在平壤玉流館吃到的冷面了。
玉流館是朝鮮最有名的餐廳之一,創建于1960年,迄今為止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
朝鮮人都很愛吃冷面,而玉流館恰恰就是以做冷面而出名的餐廳,每天都有很多朝鮮人排隊等著吃玉流館的冷面。
我們一行人在玉流館吃了冷面,綠豆煎餅和泡菜。
以味道來說,玉流館的冷面還是不錯的,湯汁濃郁、鮮辣可口,吃著很過癮。
而且配料也豐富,像牛肉片、雞蛋絲、蘋果片、西紅柿、蔬菜、白芝麻等集中在一個碗里,看起來特別地賞心悅目。
吃飽喝足后,導游還帶著我們去科學家大街溜達了一下,這可是平壤最繁華的街道。
在這里,我們還看到有當地人在這邊舉辦婚禮。
新郎穿的是西裝,新娘則是身穿朝鮮民族服裝,也沒有煙花爆竹什么的,看起來比較樸素。
聽導游說,朝鮮普通人舉辦婚禮時,一般會選擇在家中辦,只有少部分富人們才會在酒店舉辦婚禮。
而且,現在有一些朝鮮富人們,會選擇在游艇上舉辦婚禮,這也成為了平壤的年輕富人中一件時髦的事情。
一般而言,他們會先乘坐小汽車接新娘,然后在江中的游艇上舉辦婚禮,最后回到酒店中吃席。
整場婚禮下來,大概的花費在5萬元左右。
而平壤普通人每月的工資為三百元左右,只有那些在貿易公司工作的朝鮮人,才能有比較高的收入。
結束了幾天的旅游后,我們一行人坐上了返程的火車。
回顧這幾天的旅程,可謂是收獲滿滿,既吃到了美味的朝鮮冷面,又看到了不一樣的朝鮮婚禮,實在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