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年味漸濃。說起這段時間最火的消費市場,非年貨莫屬了。作為中國人的傳統消費行為,新年換新衣、換新物已經成為了年前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因此催生了一年一度的“年貨經濟”。
尤其是近幾年,隨著90后、95后們以及更年輕一代的00后,逐漸成為年貨消費的主力軍,年貨市場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除了傳統的在線下商場購買年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在線上平臺購買年貨,而電商平臺為了迎合消費者的新需求,也紛紛推出了年貨節活動。
就拿特賣電商唯品會來說,做的是品牌特賣的生意,本身價格相較其他平臺就有一定的優勢。這次年貨節不光有新年新衣、年貨禮盒、堅果零食這些傳統年貨,還有黃金珠寶、美妝護膚等眾多品類,價格更是低至30天最低價的85折,并且無需湊單,一件也能立減,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瘋搶。
從平臺最新數據來看,1月以來,服裝、食品等眾多品類的銷量都迎來了顯著的增長,尤其是海產凍品,頗受消費者的歡迎。像御參島的高品質即食海參,原價599一千克,如今只需359就能到手,足足打了6折。
唯品會最擅長的還要屬鞋服品類,就拿最近很火的羽絨服來說,平臺雖然沒有最便宜的羽絨服,但有最便宜的波司登、雪中飛和鴨鴨。簡單來說,賣的都是大品牌,但折扣后性價比都很高。
例如在南京工作的陳女士,聽母親說最近老家降溫降的厲害,便想著給母親買一件厚點的羽絨服。于是趁著唯品會的年貨節給母親買了一件波司登的女士鵝絨羽絨服,原價1499,到手只用了248,省下的錢又能購買不少年貨。
縱觀今年的年貨市場,不難看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無論是在吃的、穿的還是用的上面,都開始追求品質,大品牌的商品開始吸引越來也多的消費者。與此同時,大家同樣也很注重性價比,因而像唯品會這種“大牌+折扣”的模式在當下市場環境中,無疑成了一個不錯的解法。
如今,隨著春節越來越近,年貨經濟也迎來了全面升溫。這不光是傳統習俗的延續,更是經濟復蘇的有利見證,為新一年的經濟發展,塑造一個活力十足的開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