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行文細節 練好記者基本功
——大同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召開新聞修辭與標題制作講座
【網易新聞】12月18日,大同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邀請山西日報高級記者、《山西內參》原主編、山西省作協會員李化民,在本真樓眾創空間做”新聞修辭與標題制作”主題講座。
李化民圍繞“注重行文細節,練好記者基本功”這一主題,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一是“消滅錯字”,二是“號脈病句”,三是“巧治標題”。他強調,作為新聞工作者,務必要高度重視并切實關注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在“消滅錯字”方面,李化民邀請學生上臺書寫易錯字詞,并對正確的用字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李化民詳細討論了一些常見的邏輯錯誤和用字誤區,以及新聞工作中需要關注的細節,他鼓勵大家,要時刻警惕,堅決消滅錯字,避免在新聞報道中犯下低級錯誤,尤其是要高度關注政治性內容的準確性。在“號脈病句”這一環節,李化民指出了新聞工作中存在語病和用詞不準確的問題,邀請學生參與討論,并指出學生們的錯誤。他向學生講解了文字表達中語序不當、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以及主謂搭配不當等問題,通過實例展示了如何通過調整語序、修正關聯詞語位置和確保主謂搭配正確來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邏輯性。
李化民重點講解了“巧治標題”技巧。他通過舉例人民日報的新聞標題,討論了制作優秀新聞標題的技巧和策略,指出它不僅是記者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新聞作品能否在眾多信息中脫穎而出、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新聞標題的制作需要準確、簡潔并富有吸引力,避免使用夸張或含糊的表達,確保新聞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不僅要吸引人,還要傳達文章的核心思想,體現新聞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內涵。
講座臨近尾聲時,李化民向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實踐建議:在課余時間,嘗試獨立制作新聞標題,并深入研究不同媒體新聞標題的制作特色,鼓勵學生們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通過親身實踐加深對新聞標題制作技巧的理解與掌握。
文字:郝偲彤 圖片:彭怡菲 王長盛
編輯/董應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