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北站的建設非常快,巨大的工地上聚集了超多吊機,或許周邊十里八鄉(xiāng)的工程機械都聚集到了這里,北站的新建給人以巨大的信心,江北未來的發(fā)展穩(wěn)了。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南京北站的新建對江北尤其是老山以北的區(qū)域有著巨大的利好,但對于老山西南側的江浦、橋林一帶卻不見得有多么讓人振奮,為什么呢?
因為從實際路程的角度來說,南站和北站距離江浦的實際路程差不了多少。以江浦文德路附近為例,從地鐵10號線文德路站出發(fā),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到南京南站的車行時間最快僅需23分鐘,地鐵為48分鐘。
而如果目的地是南京北站(在建),車行時間最快為26分鐘,甚至比去南站還要慢幾分鐘。而地鐵就更離譜了,需要從江南繞一大圈,路程時間高達1小時37分鐘。
所以站在江浦的立場上,北站的實際作用可能并沒有那么大,未來充其量是增加了高鐵出行的選擇,對于時間成本來說可能并不會節(jié)省太多。江浦到北站雖然不需要跨江,但早晚高峰的江北大道快速路也不見得多暢通,所以北站對于江浦的利好預期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之所以當下地鐵需要繞這么久,是因為江北的地鐵11號線還沒有建成,所以地鐵10號線,3號線、S3號線在江北暫時還都是各自為戰(zhàn),沒有形成組網(wǎng),也就無法直接換乘。但也不用擔心,2026年11號線建成后就不用再這么折騰了,會方便很多。
那如果是橋林呢,到北站的時間還會更長,反而南站會比較有優(yōu)勢,畢竟地鐵S3直達南站。全程時間雖然不見得多短,但也控制在了45分鐘之內(nèi),優(yōu)勢還是很明顯的。
想到這里,其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江浦站(未啟用)其實是有很大發(fā)揮空間的。我們知道江北是一個十分狹長且連貫的線狀城市帶,十分利于軌道交通的布局,但部分設施的輻射范圍或比較有限。
因此很多時候,需要多點布局。對于高鐵樞紐來說同樣如此,北站對北面有較好的輻射帶動作用,但對南邊的影響力有限,所以未來如果在南邊也能再設置一處功能和規(guī)模類似的設施,對江北發(fā)展的帶動利好就非常全面和周到了。所以我認為把江浦站升級成新的南京西站還是挺有必要的,就正好形成了長江兩岸各有兩座高鐵樞紐的配置,十分對稱。
尤其考慮到橋林芯片領域的高強度發(fā)展,我認為未來江浦站的升級和啟用是值得的,當然人口依然是非常關鍵的指標。
江南兩大鐵路樞紐+一座航空樞紐,不算長江以北,直接對應的人口包括主城6區(qū)、江寧區(qū)和溧水高淳,人口比重占到全市的近8成。
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江浦站如果想要在未來啟用并升級為南京西站,人口的提升還是很重要的,不談江南江北五五開,我認為至少也要提高到三成的比重。
假設除了江北,其他區(qū)的人口都不變,江北的總人口要達到300萬這個水平才能達到3成比重,而300萬這個數(shù)字也是最近一份文件中對2027年江北人口目標的描述。而目前江北的總人口只有210萬左右,顯然增長的空間不小。實際上也只有人口持續(xù)增長,各方面的需求持續(xù)增加,高質(zhì)量的城建才有持續(xù)投入的動力,這才是一個持久的良性循環(hu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