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趙洪山,國家一級攝影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中國地質學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協會會員,河南大學兼職教授,自然資源部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自然資源部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旅游協會地學旅游分會顧問,《資源導刊·信息化測繪》雜志攝影總監。
> 恩施大峽谷的天坑、地縫、峰林景觀
恩施,一片神奇的土地。這里有著久負盛名的奇山、秀水、險峰、深谷,是大自然特有的鬼斧神工,把這塊神秘的土地雕琢得淋漓盡致。
到達恩施后,欣賞到這里眾多奇妙景觀:有世界上唯一兩岸不同地質年代的大峽谷和地縫;有集山水洞林于一體,雄、奇、險、幽的騰龍洞;有“地心歸來不看谷”美稱的地心谷;有經地殼運動抬升形成的梭布埡石林;有被譽為水清似翡翠,小船漂浮在水面上的屏山“玻璃船”等眾多景點,令游客目不暇接。
在恩施眾多的景觀中,大峽谷—騰龍洞在2024年3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巖溶地貌及構造地貌類型為特色,批準為世界地質公園,被譽為“立體巖溶博物館”。作為長江的一級支流,清江河流就是湖北境內的一條“景觀內河”,穿山越峽,造景無數。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名錄的恩施大峽谷—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即以清江為軸線,跨越恩施和利川兩市。
恩施大峽谷—騰龍洞世界地質公園是湖北省繼神農架、黃岡之后的第三個世界地質公園,可喜可賀!
聽到恩施大峽谷—騰龍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地質公園的消息后,筆者作為一位多年關注地質的攝影家,為恩施大峽谷、騰龍洞拍照成為必選行程。
4月10日,從北京乘飛機到恩施許家坪機場;次日,從恩施市區出發,輾轉40多公里山路,來到大峽谷景區。我們先乘坐小火車到達索道站,然后再乘坐索道前往七星寨大峽谷核心景區。
>峰林景觀
下了索道后,開始步行上山,邊走邊拍,邊聽向導介紹景區的概況:
在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的三疊紀中期,大地歷經撞擊揉搓和擠壓,經過沉積、變形、抬升……再經清江萬古流淌、切削溶蝕,造就了這里極其豐富的地質遺跡。恩施大峽谷已開放七星寨景區全線和云龍地縫景區局部景點,因此處有七座大山,像北斗七星一樣排列,每一座山又都建有美麗的寨子,因此得名“七星寨”。
沿著通往“七星寨”巖柱群的山路拾級而上,山道地勢險峻,峰回路轉,上上下下,一路上只見孤峰聳翠,山巒起伏。
此外,還有二座相距很近且呈對稱塔狀的山峰,在不同地點觀看形如拇指,又名“大拇指峰”和“小拇指峰”。更有意思的是“母子情深”景點,在逆光拍照時,看到的是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子”相互依偎在山巔,惟妙惟肖,引得不少游客駐足觀賞。
路經兩個幾乎一模一樣的沖天石柱,像雙胞胎兄弟一樣,相向而立,這就是著名的“雙子塔”。在莽莽群山之中,玉筆峰、玉女峰、玉屏峰相鄰而立,遠望近觀,恰似一個巨大的“川”字;從峰頂看到峰底,又神似一個巨大的“山”字;“三峰”同框,攜手成字,巧奪天工,氣勢非凡,因此得名“大地山川”。站在“大地山川”觀景臺上看到一處象形景觀群。這在同類喀斯特地貌中極為罕見。
>“大地山川”
午后,來到絕壁長廊(又叫“絕壁棧道”),它始建于2007年10月,全長488米,118個臺階。棧道修建于海拔1 700余米、凈高差300余米之絕壁山腰間。該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棧道營造法,又結合現代鋼筋“砼”施工,科學且安全,凝聚著當代開發創業者的勇氣與智慧。
> 絕壁長廊
沿著凌空棧道再向前行,就看到一座高大的石柱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這就是著名的 “一炷香”。
> “一炷香”
“一炷香”,是一根巨大的天然石柱,高150余米,柱體底部直徑6米,柱體最小直徑4米,遠遠望去,石柱就像一根巨針,在群峰叢中突兀而立,巍巍高聳,直刺云天。這樣的擎天巨柱,在同類的喀斯特地貌中非常罕見,因此成為恩施大峽谷的標志性景觀。據介紹,從地質學上來講,由于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不斷沖刷侵蝕,形成了細長的石柱。科學家還從力學、氣候學、建筑學、地理學等多學科考證,認為“一炷香”是由化學沉積層和沙石沉積層交替組成,形成了一個結實的整體,所以能夠堅固挺立。而且周圍又有5座大山峰環繞,阻擋了各方向的風吹侵蝕,使得“一炷香”受到保護不易倒塌。
筆者先是站在懸崖邊的棧道上拍攝“一炷香”,然后下到觀景臺上繼續拍攝。眼望著高大挺拔的直立型巖柱,絕壁陡峭,高不可攀,不由得感嘆這真是個奇跡,大氣而震撼。真可謂絕世奇峰,稀世珍品,嘆為觀止!
大峽谷“鞠躬松”是恩施大峽谷五大奇觀中的代表。這棵松樹不同于黃山的迎客松,它屹立于懸崖峭壁間,好似在鞠躬行禮,代表著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遠方的游客深深地“鞠躬”,既表示歡迎,又代表恭送。
> “鞠躬松”
這是一次奇妙的拍攝之旅,雖然一整天的艱難跋涉十分辛苦,但觀賞途中一步一景,目不暇接,驚嘆不絕!盡管天色已晚,我們還要趕在落日之前拍攝“云龍地縫”,但這一路上絕壁叢峰,奇秀無比,充滿詩情畫意,回味無窮。
> 云龍地縫瀑布
不到半個小時,我們乘坐電梯來到了被稱作最美地球“傷痕”的云龍地縫景區。此時,太陽已經西下,地縫中彌漫的一層薄霧。沿著地縫的棧道一路走來,上上下下,但見兩岸陡峭,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據了解,云龍地縫曾是云龍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兩三千萬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強烈掏蝕,在地表不斷剝蝕,致使暗河頂部坍塌,又經山地抬高和水流沿斷裂長期切割、侵蝕,形成了恩施大峽谷的深谷峽道,地縫才得以面世,成為恩施大峽谷一大奇觀。地縫是以原生態自然山水風光為主、科普探險拓展為輔,集山水觀光、深度地質體驗、拓展探險運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游覽區。
我們看到,云龍地縫具有奇異獨特的喀斯特景觀,囊括了諸多旅游資源單體:其外絕壁、巨壑環抱,山巒疊嶂,地形多變;其內流水淙淙,飛瀑跌落,奇石林立;雄奇險峻,厚重幽遠。主要景點有:云龍絕壁、風雨橋、時空橋、云龍懸瀑及跌水。地縫中有三條“瀑布”飄灑在峽谷中,如夢如幻,秀美如仙境,景色奇艷。
返程時,從地縫一端的直升電梯上來,天已經完全黑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游覽騰龍洞。
騰龍洞,并非騰龍之窟,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其名雖帶龍,卻與那虛幻的龍形無關,而是承載了此地厚重的歷史與文化。
在洞口,清江之水從高處傾瀉而下,形成一道道白色的簾幕,水聲轟鳴,如龍吟虎嘯,震撼人心。站在棧道邊,水霧撲面而來,涼爽宜人。
> 騰龍洞口
在這里,我們看到滾滾江水倏忽之間,如巨龍般自遠處飛來,一道白練翻滾著白色的浪花,從我腳下的橋下隱身于地下暗河,形成“臥龍吞江”的獨特景致。
筆者立即支起相機拍攝,把滾滾的江水跌落的水勢記錄下來。隨后,又鉆進一個小的溶洞,洞內水流的沖刷給這里留下了歷史印記,一些奇形怪狀的巖石出現在面前。我們在狹窄的石縫中穿行,兩旁的巖石濕漉漉的,不絕于耳的跌水聲或大或小,猶如始終置身于水的樂章中。
來到一個又高又大的洞口,“騰龍洞”三個大字醒目地鑲嵌在崖壁上,游客們在這里駐足拍照。洞口內,高大的熱氣球帶著游客緩緩升起。站在洞口的遠處拍照這一“奇景”,說實話,拍攝過國內的幾十處溶洞,還沒有見過如此高大的洞口。景區工作人員說,騰龍洞是世界特級洞穴,容積總量居世界前列。進入騰龍洞時,導游提醒,由于洞內溫度較低,建議穿上她們早已準備好的保暖衣物。洞內有些地方較為狹窄和陡峭,在行走時要小心謹慎,注意腳下安全。
進入洞內,有兩個棧道,棧道中部是一個湖面,水清如鏡,燈光倒影如夢如幻,站在湖水的里側逆光拍照,靚麗的風景在鏡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再向里走,有一處供游客乘坐的電瓶車車站,由于洞深,有幾公里之遙,所以,游客要到達最佳觀賞區,需要乘坐電瓶車前往,但也可以自己步行。
在洞內拍攝的過程中,筆者不斷被那些奇特地質景觀震撼。有時會駐足欣賞那些形態各異的石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觀賞著洞內奇景,聽導游介紹著景觀的形成歷史,一步步地走向洞穴深處,探尋那些未知的奧秘。每一次的發現都興奮不已,仿佛自己正在揭開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謎團。
洞內景觀千姿百態,神秘莫測。神奇的是,洞內有瀑布飛流直下,水聲轟鳴,宛如龍吟虎嘯,震撼人心。這些瀑布從洞頂傾瀉而下,形成了一道道白色的水簾,水珠四濺,霧氣彌漫,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壯觀,領略到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喜歡探險的旅行者還是追求寧靜的游客,來到這里都會獲得一次難忘的旅行體驗。
>騰龍洞瀑布
在洞中緩緩前行,時不時停下來撫摸洞壁的巖石,遙想這巖石萬年前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的神力,拍攝那些瑰麗的石筍。那石筍,有的如千年古松,有的如仙鶴獨立,每一株石筍都訴說著不同的故事;那石瀑,似銀河倒掛,燈光將整個洞穴裝點得如夢如幻,光影與水霧交織,形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畫面;那飛瀑,在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條條銀色的綢帶,舞動在洞穴之中;而那水霧,似輕紗般縹緲,為整個洞穴增添了幾分神秘和幽美。洞內之石,或圓潤如玉,或峻峭如刀,各具姿態,宛若天地間的精靈,默默守護著這片神奇的洞穴。四周的石壁,經過歲月的打磨,猶如古老的史書,訴說著那些遙遠的故事。
由于我們走完了洞內全程,耽誤了觀看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也沒有看到洞內的燈光秀,實屬遺憾。
走出洞口,回首望去,洞內那神秘的世界漸漸消失在視線之外。在這里,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壯麗,也感受到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
作者: 趙洪山
編輯: 張佳楠
排版: 張佳楠
審核: 刁淑娟
官網: https://kpwhbjb.cgl.org.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