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萬科會不會出事?”
昨天萬科總裁被帶走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很多讀者在后臺問我……
先給大家答案,基本不會。
萬科出問題,并不是一兩天了,按照常規邏輯,上一輪房地產硬著陸后,萬科跟恒大、碧桂園、融創等大型房企一樣,基本難逃一劫。
只不過深圳方面財力雄厚,硬生生把萬科保了下來。
只是現在樓市行情還沒有完全復蘇,萬科自身問題較多,銷售跟不上,賬補不平,那么就會從內部去“優化”一些問題。
再加上萬科在業內風評一般,管理層不為股東負責,各種隱蔽的騷操作太多,如“表外負債”“私人小金庫”“影子銀行”等等。
以至于經常有合作過的供應商,經常發文舉報萬科的祝和郁某人……
徹查優化+江湖結怨太多,經不住查的萬科,只能看地方的意思了。
問題可大可小,往大了走,深圳方面會借此機會,優化萬科管理層,把一些“問題人士”清除出去,然后注入新鮮血液。往小了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穩住再清查。
但我為什么說,萬科爆不了雷。答案其實很簡單。
其一,“保交房”是寫在大小文件中的頭字號任務,這兩年治理的還算不錯,一旦萬科出險,那么之前的努力和付出,全部泡湯。
其二,現在樓市正在“止跌回穩”,信心是根本,而且新房市場,決定了地方財政收入的大頭。萬科覆蓋面太廣,出險后,誰敢再買新房。。
其三,萬科是深圳本土企業,背后是深圳國資,作為全國第一梯隊資力雄厚的背景,于大于小,于國于城,都會硬保。畢竟萬科出現問題,背后會牽連成千上百家中小微企業。
這個節骨眼,房地產是經不住負面折騰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萬科榮光褪去,很難再有當年風采,而接下來整個市場,將被國央企接棒。
這對于購房者來說,是一件好事。起碼沒有爛尾風險。
2024年年度GDP數據,同步出爐,134.91萬億元,增速5%。
不多不少,剛剛好。
只能說,統計 ju 的朋友們辛苦了,完美達標,專業、敬業、職業。
其實我昨天在小號上寫的文章也論述了,有時候數據服務于預期管理。
這方面美國經驗成熟,前幾天的美國通脹數據和非農就業,基本存在處理痕跡,服務于市場預期調控的表達。
修數據,好不好呢?
站在客觀和道德層面,肯定不好。
但站在操盤邏輯上講,好,也不好。
好是能暫且穩住市場預期,騰挪出操作空間。
不好是,這玩意容易上癮,如果長期數據偏離實際運營,而后期真實數據又無法撐住真實數據,那么很容易出現滾雪球效應,直至無法收場,一地狼藉。
漂亮國靠數據做預期管理,被美國人認為是合情合理,那我們這邊呢?心里明白即可。
不過最近,我看到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經濟數據,的確出現了改善,第一個是M1。
M1已經連續3個月反彈了,硬是把2024年第四季度物理上冬天,變成了投資上的春天。
M1上行,M1-M2剪刀差,迅速收窄。歷史上,出現這種情況,都是股市或者樓市比較好的時候。比如2015年,2019年,2020年5月后,2024年1月,2024年10月。
尤其2024年10月左右,先是股市大反攻一波,緊接著樓市跟上,實實在在促進了流動性,很多人都把定期存款轉成活期,等著付款買房。
第三方機構克而瑞數據和全國70城數據,也佐證了這個事實:
2024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0280億元,同比下降10.6%,降幅比前11個月擴大0.2個百分點,該指標連續8個月位于兩位數降幅水平,且降幅仍在緩慢擴大。 2024年,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9%,跌幅比1~11月收窄1.4個百分點,該指標出現連續7個月收窄態勢;新建商品房銷售額96750億元,同比下降17.1%,降幅較1~11月收窄2.1個百分點。 2024年12月,30個重點城市新房整體成交1801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17%;二手房方面,35個重點城市二手房單月成交同比增46%,累計同比增長6%,尤其是一線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均出現增長。
70城數據中:
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23個城市新房價格上漲,比11月增加6個,有9個城市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 其中其中,南京、成都、三亞以0.6%漲幅領漲全國;上海、寧波上漲0.5%;杭州、鄭州、武漢、泉州、南充上漲0.4%;廈門、青島、南寧、贛州上漲0.3%;天津、深圳、沈陽、無錫、平頂山上漲0.2%;福州、長沙、烏魯木齊、惠州上漲0.1%。
總之,投資端未見好轉,但需求端,無論是銷售面積還是價格,都在持續改善。樓市觸底回暖,正在成為確定性事件。
2025年,3-4月,一二線城市會迎來小陽春,但“成色”還要看各自的內生性動力,而更大維度的小陽春,則需要增量政策盡快落地。
按照合理的操盤邏輯預測,我認為年后2月份左右,相關政策就會落地。因為每年3月都是傳統小陽春,銷售旺季,這時候注入活水,會起到四斤撥千斤的作用,這是2025年房價止跌回穩的關鍵窗口期。
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后再講一下,宏觀博弈。《美媒:拜登將不執行TikTok禁令》。
美國總統拜登將不執行原定于19日生效的TikTok“不賣就禁用”的法律,其命運將交由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決定。
前幾天,很多人都擔憂,而我在一文中,寫過:
我更相信,TikTok最后不會被禁,多方利益在背后運作,最終可能是達成某種妥協。
這次拜登選擇讓特朗普解決,是很明顯的“甩鍋行為”。
因為禁止TioTik,已經激起了1億多美國用戶的不滿,這些用戶把自己稱為TK難民,涌入小紅書,來做某種意義上的對抗運動。
那么對于拜登來說,如果強制禁止TikTok,將會背負罵名,而特朗普上臺,解除禁令,就會有圣主形象,這會讓背后兩黨的社會形象,形成割裂式對立。未來拜登背后的黨派,再想上位,機會渺茫。
所以不禁TikTok,是拜登政府最好的選擇。但特朗普未來會不會拿TikTok作為籌碼跟中方談判,還不好說,但他肯定要保TikTok。
因為TikTok是特朗普選民的大本營,功不可沒,其次特朗普未來還要用TikTok,鞏固自己的輿論優勢。
還有一件大事是,特朗普將于20日舉行就職典禮,甚至對東大最高發出邀請。
要知道,這是150多年來,美國總統第一次在就職大典上邀請外國領袖。
東大最后做出安排,規格超往常,但不“頂格”。
特朗普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玩家。他的底層邏輯,就是在極限拉扯中獲取更多利益。模糊敵友關系,包括這次就職,還特別邀請了TikTok總裁周受資,當然還有頭號紅人馬斯克。
特朗普為了達到目的,讓中國多幫忙多讓步,反復橫跳,威逼利誘,極限施壓,憑空造牌,都是他的通用籌碼。
但最后他也會發現,能解決美國“不可能三角”的,或許只有東大。所以特朗普口中,“中美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并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當下的東大和美國,想解決自身的問題,真的很難跳過對方。
憑借多年對于國際博弈的感知,我預測特朗普上位后,改善兩國關系,實現進一步的貿易互通,會存在很大的概率。
最主要美國數據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特朗普能打的牌有限,啟動降息潮是必然趨勢,2025年上半年就會降息,那時候東大有了空間,也會順勢進入經濟復蘇正周期。
而美國想降低通脹,東大充沛的產能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最后某些領域必然會達成長期合作。
這些預測,放在當下,可能比較違背常識。
而這就是宏觀博弈的有趣之處,棋手對弈,我們作為旁觀者,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度揣摩博弈的底層邏輯,就會有更宏觀的視野,而非人云亦云。
在未知中尋找已知,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把握更多趨勢中的機會,才是我們入局的真正意圖。
最后,近期流感比較嚴重,大家出門在外多戴口罩,尤其小孩,更容易被攻擊,渾身發軟,還容易嘔吐。
千萬別過年時候發病,我經歷過,本來放假團聚的好日子,結果吃啥都沒味道,別提多難受了。
這段時間,家人病了一茬,公司里小伙伴,病了一茬,我嗓子疼了一下午好了,應該跟常年打八段錦和規律作息以及習慣性養生有關。
總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大家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這是中年人最大的人生危機,能治因,不治果,并不是去自律,而是學會敬畏,敬畏身體的脆弱性,敬畏天道對放縱的懲罰,不要造作自己的身體。
當你慢慢形成好的生活習慣,你的身體自然也會跟著好起來,帶動著情緒穩定,心向陽光,世間有大不同。
只是大多數人,永遠不珍惜現有的東西,忘掉了健康這一筆最基礎最重大的投資,再企圖其他方面的投資,最終只能被困在因果的循環之中。
最后年貨節下周就要結束,所有快遞停發,工廠停工,有送禮需求的抓緊時間,陳皮、金駿眉、馬肉、金交椅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或在看。可以加入下面星球,我會在里面每天寫更多的信息和分析,跟72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