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的人,一到冬天手和腳都特別容易冰冷,總感覺氣喘、體虛。如果你的家里有養貓,那不妨和它學學“養生之道”,對你幫助會很大!
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自古以來,在傳統文化中一直都有模仿動物的習性動作來強身健體,和學習動物生活習慣的養生方式。
那么貓的“養生之道”到底有哪些呢?
01 沒事多睡覺
為什么貓每天總是精神飽滿地上躥下跳?因為貓平均一天至少睡12個小時,正常情況下要14-16個小時,且喜歡找安靜的地方睡,所以睡醒之后生龍活虎。
傳統醫學認為,睡覺是養生之首,“靈丹妙藥,不如睡個好覺”。睡眠充足可以滋陰養陽,使人體氣血充足、頭腦清醒。而睡眠不足輕則導致精神狀態不佳、記憶力減退、皮膚變差,重則導致血壓升高、內分泌紊亂等各種疾病的發生。
所以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優質的睡眠質量,沒事多睡覺,盡量別熬夜,睡夠睡好才能保證良好的生活狀態。
02 多伸伸懶腰
養過貓的人都知道,它經常伸懶腰,雖然只是簡單的動作,但卻能夠讓它的筋骨得到舒展,讓身體保持靈活健康。
有一句老話說“筋長一寸,延壽10年”,在中醫看來,拉伸除了能鍛煉肌肉、筋,同時還調節了呼吸,有助增加全身供氧,讓氣血更通暢、精力更飽滿。
大名鼎鼎的五禽戲,就是名醫華佗根據古代導引、吐納之術,研究了虎、鹿、熊、猿、鳥的活動特點,結合人體臟腑、經絡和氣血等編成的一套健身氣功。
對于常坐辦公室的人來說,本就缺少運動,更需要多伸伸懶腰,活動筋骨,拉伸四肢,讓身體更輕松。
03 閑來曬太陽
貓雖然是恒溫動物,但特別喜歡曬太陽,只要有能夠躺的地方,它就可以長時間躺著,享受陽光的沐浴。
中醫理論中,多曬太陽有助調整五臟六腑功能,改善氣血,排出體內寒濕。氣血一旦運行通暢,體內沉積的“廢物”就無處藏身。
尤其是到了冬天,氣血不足的人更需要陽光的滋潤。陽光是有能量的,不僅能提供暖意,還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能夠促進人體代謝。今年夏天很流行的曬背,就是一種很好的養生之道。
04 獨處不內耗
貓日常總是靜靜待著,或望著窗外,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而且貓從不怕孤獨,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獨處、取悅自身上,比如它會在被子里拉粑粑,會將主人的襪子藏在沙發縫隙里,會在半夜睡不著覺的時候滿屋子跑,一切行動只為自己的感受服務,一定程度避免了“內耗”,這就是貓生快樂的原因。
生而為人,我們可能沒辦法做到像貓咪一樣“自私”,但要明白一點,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于這個世界是來體驗的,少些沒必要的思慮,多專注自身,懂得接納生活的變數,盡量不患得患失,拒絕“精神內耗”!
當然,除了跟貓咪學養生之外,要想養足氣血,還可以學一學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的養生秘訣:蟻食、猴動、龜欲。
蟻食:像螞蟻一樣吃
飲食結構和食量都要類比螞蟻,吃得雜但不吃太多,做到不貪食、不偏食、不飽食。
猴動:像猴子一樣動
活潑愛動是猴子的天性,人要學習它們的這一優點,勤活動、堅持運動,只有這樣,氣血才能“流水不腐”。
龜欲:像烏龜一樣少欲
烏龜因壽命長被視為祥瑞的象征,它之所以長壽,功在無欲無求。現代人壓力、欲望都很大,情緒致病的情況非常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