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汽車電驅動化,鐵流是贊許新事物的發展,認為30-50年后很可能會進入電驅動時代。
不過,這是遙遠的將來,而我們活在當下。
就當下而言,鐵流站在工薪階層的立場,由衷建議買車要買成熟的工具車。買那些10萬元以內,不會自燃,能夠穩穩當當開15年以上的工具車。
畢竟富人是錯成本低,買車如買菜,東西不好換一個就是了,但對于工薪族而言,試錯成本就很高,穩定靠譜耐用安全就非常重要。
事實上,當下的電車是靠政策和補貼催生的,真正的好東西是不需要補貼的,大家會搶著用。當一件商品需要政策和補貼推廣的時候,高概率是缺乏市場競爭力的東西。
作為普通人要牢記,真正的優質資源基本被社會頂層瓜分,普通人、好事、不排隊是不可能三角。
特別是那些政策驅動,財政補貼,綁架愛國情懷,輿論引導老百姓去買的商品,十有八九是拿普通人當韭菜去給企業去庫存。
現在鼓吹的很多電車對油車的優勢,很多是噱頭,比如鼓吹電車省錢。
事實上,除非年公里數高,電車是省油不省錢,而且換電池成本很貴,廠家的電池終身質保條件苛刻,而且換到的也是翻新電池,而非全新電車。
電車車主找廠家換電池,電池價格達到車價的6成,可以說,每年公里數1萬以內的話,電車的綜合使用成本遠比油車更高。
電車一直鼓吹動力強,事實上,這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電機對內燃機的優勢其實是低轉速高扭矩,也就是起步快,但高轉速下電機發熱大,能耗高,還有消磁風險,高速表現反而不如內燃機。
電機上標的高馬力其實是巔峰瞬時功率,是無法維持的,內燃機標注的功率是能夠持續穩定輸出的。
因此,電機對優勢在中低速場景,而高速場景是內燃機的天下,10萬元對艾瑞澤8在高環可以穩定跑230碼跑幾個小時,20-30萬對特斯拉、極氪、小米在高環只能短暫沖到200碼,但維持不住,然后速度掉到180碼,不到1個小時全部沒電。
電車一直鼓吹起步快,其實,前驅車不論電車油車,最快零百加速都是7秒左右,因為大馬力前驅車會導致車頭上仰,前輪抓地力不足。
因此,零百加速要開到6秒以內,必須是后驅車或四驅車。
前驅電車鼓吹大馬力,加速快,其實是忽悠小白,因為前驅車馬力再大,零百也是7秒左右,Uni-V、影豹、艾瑞澤8等廉價油車都能做到。
上了高速后,電車壓著90-100公里時速開,化身移動路障,原因就在于電車高速能耗表現不行,高速場景綜合性能不行。
從安全的角度看,后驅大馬力電車零百加速過快并不是好事。
駕駛零百加速5秒以內的大馬力車對司機的要求很高,很多年輕人對后驅大馬力車缺乏經驗,對安全不知敬畏,經驗不足的駕駛員很容易因此發生事故,特別是當駕駛員是年輕人的時候,這種現象尤為突出,Su7各類事故層出不窮也也驗證了這個觀點。
兼顧起步體驗和安全性,7-8秒對零百加速已經足夠了,而這個性能8-10萬的國產油車也能做到。
和行車安全真正關系重大的加速性能,比如高速超車100公里時速至140公里時速的加速性能,只要油車不是日系三大媽,對比MG7、Uni-V、影豹、艾瑞澤8這類車,同價位電車是沒有優勢的。
就目前來看,液態鋰離子電池車絕對不是未來,產業界需要電池革命,開發出安全、廉價、長壽耐用的新電池。
到了那時候,不需要政策和補貼,電車也能完成對油車的替代。
從歷史上看,新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會付出很多代價,作為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讓自己成為發展的代價。
這個代價理所應當讓有錢人去承擔,路子試錯了,有錢人賠得起,路子試對了,工薪族再跟進就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