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愿
卓愿,1983年生于廣東揭陽,現居廣州。本碩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師從方楚雄教授;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第五屆書法高研班成員,問學曹寶麟先生。廣東畫院“綠美廣東”主題創作特邀藝術家。馬順先工作室成員。
現為廣東省藝術品收藏協會書畫部執行主任、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兼花鳥畫藝委會秘書長、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監事兼花鳥畫藝委會秘書長、廣州書畫名家藝術促進會理事、嶺南畫派·梅社書畫院理事、佛山市藝術創作院院聘藝術家、澳門中國畫研究生創作研究會副監事長、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文化傳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工商聯書畫藝術協會顧問、深圳九三學社社員、揭陽畫院特邀青年畫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員。
秋里農家 中國畫 138x68cm 2024
談談卓愿和他的花鳥畫
文/李叢
掐指一算,認識卓愿兄已經有十幾個年頭了。猶記當年在美院學習期間他遞給我一張名片,臉上還洋溢出一絲尤為難得的青澀和淳樸。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很奇怪他的顏值似乎沒啥變化,看起來依然是個滿滿膠原蛋白的青春煥發的小鮮肉,不過觀其近作,倒是感到技法明顯日益成熟。
紅柿垂枝 中國畫 180cm×98cm 2024
火鶴舞步 中國畫 180cm×98cm 2020
靜美山村 中國畫 180cm×98cm 2022
卓愿兄出生于揭陽一個藝術家庭,父親卓素銘先生是“揭陽畫院”首任院長,傳統功力深厚,在粵東地區頗有名望;胞姐卓莎也是嶺南畫壇知名的青年山水畫家,在這樣一個藝術家庭里,卓愿兄自幼就受到比較充足的藝術熏陶,算得上妥妥的“藝二代”。早年的家學讓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那幾筆氣韻生動的墨竹,就足證明他肯定“食過夜粥”,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劉昌潮筆法”,十足的“海派”氣息。
清風雅韻 中國畫 138cm×68cm 2025
春日瑞景 中國畫 138cm×68cm 2023
竹亭鹿影 中國畫 138cm×211cm 2024
得水能仙 中國畫 138cm×69cm 2018
后來,他一路上曾轉益多師,從廣州美術學院的方楚雄教授,再到暨南大學的曹寶麟先生,從兼工帶寫的花鳥畫,再到法度森嚴的帖學摹寫,使得他的繪畫和書法雙管齊下,兩者相得益彰??v觀卓愿兄的作品,基本上以業師方楚雄教授那種兼工帶寫的路數為主,偶爾也有一些寫意風格的嘗試。題材上除了常見的花卉草木和家禽家畜之外,還擅長如老虎、駱駝、猿猴、熊貓、孔雀、火烈鳥等各類大型野生動物。他的畫構圖飽滿,設色秀麗,畫工細膩,一絲不茍,很好地繼承了“嶺南派”形神具備的傳統。我也特別注意到的是,他近期的某些意筆之作,又似乎融合了近現代“海派”風格,甚至可能還受到“長安派”代表人物石魯的影響,這類作品比較注重線條的質感,用筆恣肆縱橫,蒼勁挺拔,妙趣橫生。
胡楊林之約 中國畫 138cm×68cm 2017
康壽 中國畫 138cm×68cm 2023
虎虎生旺 中國畫 68cm×68cm 2022
春風梳翠羽 中國畫 180cm×98cm 2020
我與卓愿兄同屬八零后,如今都剛好步入不惑之年,這個年紀,正是一個畫家的轉型期和探索期。而一個畫家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最為直接的依據就是能否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風貌。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就不應拘泥于某家某派,特別在當今網絡和科技如此發達的年代,世界各地的信息及文化碰撞早已互相滲透,呈現出多元共存的狀態,理論上來說,任何畫派都早已不純粹了。因此,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再推陳出新,無疑成了我們這代人的重要使命。
嶺南名品 中國畫 68cm×138cm 2025
春庭紫帳 中國畫 138cm×68cm 2024
庭園濃夏 中國畫 138cm×68cm 2023
綠蔭如水 中國畫 138cm×68cm 2025
近年來,外省有評論家對“嶺南畫派”提出批評,認為“嶺南畫派”一代不如一代。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一分為二:論傳統上的師承,我們當然不如居廉、居巢、“二高一陳”及關、黎、趙、楊“四老”那代人那樣純粹,但論表現形式的多元化及豐富性,這也是前輩畫家們那個時代所不具備的景況。另一方面,由于前輩名家輩出,一座座高峰屹立于眼前,后輩們除了對其高山仰止之外,也在另謀新的出路,因此不可能一直沿襲前人的道路,畢竟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放眼望去,近現代曾跟“嶺南畫派”三足鼎立的“海派”和“京津派”,又何嘗不是遇到同樣的困境和挑戰?
基于此,我愿與卓愿兄共同努力,也期待卓愿兄能夠早日獨創出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卓氏風格”!
2025年1月21日
子熟秋霖 中國畫 138cm×68cm 2024
萬家煙火 中國畫 180cm×98cm 2024
往事清夢 中國畫 138cm×68cm 2024
桃紅又是一年春 中國畫 138cm×68cm 2025
作者簡介:
李叢
李叢,1985年出生,廣東澄海樟林人。獨立畫家兼自由作家。目前舉辦個人畫展五次、聯展近五十次,著有各類題材的文學作品約三百萬字,已出版評論文集《圣凡齋隨談》?,F為《千島日報》“粵僑書畫”欄目副總編輯、湖南《藝術中國》駐廣州工作站站長、廣州市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會花鳥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廣州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僑界作家聯合會理事、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海珠區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武術協會詠春專業委員會會員、廣州市詠春拳協會常務理事、廣州市文化館國學講堂特聘教師、正氣書院特聘顧問。
來 源| 公眾號“叢里尋藝”,作者:李叢
轉 載| 藝術媒體“八鏈名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